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師勝傑去世!所患疾病死亡率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

師勝傑去世!所患疾病死亡率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

資料圖 北京日報提供

事件

9月28日21時43分,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在哈爾濱因病逝世,享年66歲。師勝傑曾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在除夕之夜給廣大電視觀眾帶來歡聲笑語,如今他在台上說相聲的畫面還依然歷歷在目,他的音容笑貌還清晰回蕩在腦海里,然而他卻離我們而去,真是太令人悲痛了,許多網友看到消息後,一時間難以接受。據侯耀華經紀人2018年3月份透露的消息,當時師勝傑的胰腺癌已經擴散到肝部,到現在半年時間還是沒能躲過病魔。

事實

胰腺癌,可能並不被很多人所熟知,但卻是常見的、惡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統腫瘤,胰腺癌死亡率卻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

胰腺癌是一種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其起病兇險,侵襲性強,病程短、進展快、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僅為6個月左右,約3/4的患者在確診後1年內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5%。,5年生存率僅為5%。本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男性高於女性。

近年來,我國胰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已成為人口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各大醫院近年來收住院的胰腺癌患者比20世紀50年代增加了5~6倍。較10年前相比,年輕的胰腺癌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而且惡性度更高,預後更差。胰腺癌因其發病隱匿,發現晚,手術切除率低,發展迅速,死亡率高,常規放化療效果不明顯等特點,被稱為「癌中之王」。

很多名人死在胰腺癌下

蘋果創辦人之一、前CEO喬布斯因胰腺癌去世,終年56歲。原國務院副總理黃菊、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香港著名藝人沈殿霞等不少名人都因胰腺癌逝去。

2005年以來已有16個名人因胰腺癌而去世,2000年之前有2名,並且他們在確診為胰腺癌後生存時間大部分不超過2年,最短的僅2個月。

這18個因胰腺癌而去世的名人,最年輕的僅46歲。

胰腺的功能強大

胰腺,雖只有2-3cm寬,但作用非凡,不僅是最主要的消化液分泌器官,還是混合性分泌腺體,有內、外分泌兩大功能。

內分泌功能

內分泌主要為胰島,能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調節血糖。

外分泌功能

外分泌主要為胰液,含有脂肪酶、澱粉酶等大量消化酶,能將蛋白質、脂肪、澱粉等消化分解成小腸能吸收的細小營養分子,在食物消化過程中起著「主角」的作用,特別是對脂肪的消化。

為何多數人在確診胰腺癌時都為晚期?

胰腺,深藏在人體左上腹的最深處,與肝、膽、腸、胃等器官緊密相鄰,其後方是錯綜複雜的血管和神經組織,特殊的位置也導致它更易「隱藏病情」。

偽裝胃疼,不一定是胃病

胰腺癌的臨床表現較為隱匿,引起的疼痛沒有特異性,可表現為脹疼、鈍痛、燒灼痛等,且易發生於飯後1-2小時,有時不吃東西會有所緩解,常被患者誤以為胃部疾病。

偽裝脂肪瀉,不一定是腸道炎

胰腺發生病變時,其消化功能會減弱,而人體中的絕大多數脂肪都在胰腺中消化。當患有胰腺癌時,大量脂肪會直接被排出體外,出現脂肪瀉,易與腸道炎等消化道疾病混淆。

偽裝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胰腺癌分泌的一些因子可能會導致胰島素抵抗或是損傷β細胞功能,從而引起血糖升高。

對於一些無肥胖、家族史等危險因素的老年人,突然出現血糖升高或是血糖不穩定,可能預示著胰腺癌。

偽裝腰背酸痛,不一定是骨科問題

胰腺在腹膜後方,也就是緊鄰脊柱。當胰腺腫瘤長大,侵犯或壓迫到腹腔神經叢時,會引起腰背的疼痛,尤其是有平卧時加重酸痛感的癥狀,可能預示著胰腺癌。

偽裝黃疸,不一定是肝功能障礙

胰腺管與膽總管的匯合處被稱為壺腹部,若早期胰腺癌的腫瘤長在胰頭處,既可能壓迫胰管,導致胰管擴張,也會壓迫膽管,輕時導致膽管擴張,嚴重時出現膽管完全梗阻,引發黃疸。

若胰腺癌腫瘤長在胰體尾處,到腫瘤晚期時,會出現肝臟轉移,如:肝內膽管轉移,肝門的淋巴結轉移等。此時也會壓迫膽總管,引發黃疸。因此,黃疸,不僅是肝臟疾病的徵兆,也可能預示著胰腺癌。

這些人容易患胰腺癌

40歲的中老年男性

男性的胰腺癌發病率遠高於女性,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風險增大。

一方面,胰腺的重量會減輕。人體在30歲時胰腺最重,約有60-100g,但到50歲後可減少至60%。與此同時,胰腺功能也會衰退,增加病變風險;

另一方面,中老年人血管硬化加重,會導致胰腺組織缺血,而引發胰腺導管上皮出現增生,增加胰腺癌風險。

急、慢性胰腺炎患者

胰腺炎,是胰腺癌的最大危險因素。胰腺炎有急性與慢性之分,但經常反覆性的急性胰腺炎會發展為慢性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變。

炎症刺激會胰腺,當胰腺管道有損傷時,胰液中的消化酶會將胰腺自身溶解消化,擴大胰液的滲出。此時就像開了閘洪水般,病情迅速蔓延,引發癌症。

膽結石患者

胰腺管與膽總管有一個共同開口——壺腹部,但膽結石堵住這個開口時,胰液無法通過胰管到達腸道,其消化酶也會消化胰腺組織,誘發胰腺炎,增加癌變風險。

吸煙酗酒人群

據資料顯示,煙草中致癌物質會通過多種途徑傷害胰腺。如:經膽汁分泌進入膽道後,反流入胰管內刺激胰管;肺部及呼吸道吸入後隨血循環進入胰腺等。

正常的胰腺比一般器官都要軟,似豆腐,但飲酒過多會導致慢性胰腺炎,出現胰腺硬化,硬度可似木頭。

超重、肥胖人群

胰腺癌也被稱為「富貴癌」,超重、肥胖人群的發病率可提高45%。高脂肪、高膽固醇等食物會在體內轉化,形成環氧化物,從而誘發胰腺癌。

而日常的暴飲暴食,也會誘發急性胰腺炎,輕則上腹痛、噁心嘔吐,重則導致休克。

有胰腺癌家族史人群

若有胰腺癌家族史,也會增加發病率,尤其是患有胰腺炎的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療。

一般情況下,B超是胰腺癌患者首選的檢查方法,而CT的診斷準確性高於B超,準確率可達80%以上。

如何預防胰腺癌

胰腺癌,有位置隱蔽,早期典型癥狀少;發現時較晚,轉移擴散快;存活期極短,病死率極高等特點,除了避免高危因素,如何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生活規律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用各種娛樂方式來進行周末的消遣,有時還會通宵娛樂來宣洩一周的壓力,因此,正常的作息規律被打亂,身體的抵抗能力下降,並加重了體質酸化,影響了機體器官的正常分泌及作息規律。這些都是誘發胰腺癌的重要因素,所以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人們都應該保持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來進行娛樂,使身體的器官功能保持正常,遠離胰腺癌。

改掉不良嗜好

日常生活中,吸煙、飲酒對身體的危害本身就很大,對於胰腺癌來講,煙草中的酸性物質更是重要的誘發因素,所以儘早戒煙戒酒能夠預防疾病的發生。

禁食刺激傷害性食物

過辣、過熱、過涼、過期以及過鹹的食物都在不知不覺中誘發了疾病,人們應該保持一個合理的膳食計劃,飲食口味應該適中,切勿過於刺激。體質較為虛弱或年長的群體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攝入適量防癌含鹼類的食物。

禁止食用被污染的食品

日常生活中的飲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例如,路邊攤上的食品常被馬路上的塵埃所污染,應該盡量避免。此外,人們也應禁止攝入一些疑有農藥或其他有毒物質殘留的食物,以免引起腸胃不適,增加胰腺負擔。應選擇攝入一些有營養的清潔的綠色食品,如新鮮蔬菜、瓜果等,能夠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心態良好,勞逸結合

隨著生活腳步的快速邁進,很多人在工作以及學習中承受著過多的壓力,從而導致機體免疫力的下降,胰腺分泌的失調,以及體內代謝水平的不協調,這些都是引起胰腺癌的因素。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調節情緒,加上適當的體育運動,是預防胰腺癌發生的良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原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這個進口葯,全國禁用
上百名學生流鼻血、嘔吐 「毒跑道」到底有多毒?孩子們中的是什麼毒?

TAG:中原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