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為什麼會有家國天下情懷?

中國人為什麼會有家國天下情懷?

原標題:中國人為什麼會有家國天下情懷?


今天,共和國迎來69歲華誕。69年來,篳路藍縷,風雨兼程,億萬中國同胞共同締造了她的榮光。為了她更美好的未來,我們一起努力!


上下五千年歲月悠悠,因為一代代有擔當、有家國天下情懷的人,中國才能發展至今。今天這篇推送,法學家、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朱蘇力將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為我們解讀中國人的家國天下情懷。祝國慶節快樂!



提起家國天下,很多人會想到《禮記·大學》中的那段話:「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必先齊其家;欲先齊家者,必先修其身。」這就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不過,《管子》書中也曾提出「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就是說家就是家,國就是國,天下就是天下,這是三個不同的問題。


能齊家的人未必能治國,能治國的人未必能平天下。反之亦然。歷史上就有在齊家方面做得並不好,但治國和平天下都極為出色的人物,比如李世民。


家、國和天下是三個分離的制度體系,不能混為一談。那麼,中國人的家國天下情懷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這還得從歷史的發展說起。


小農社會有「家」無「國」


什麼是「家」?今天的「家」就是指小家庭。而在古代,五口之家是為「戶」,「家」則指一個村莊或家族。古時候的村莊往往由血緣關係形成,如周庄、祝家莊和石家莊。


傳統農耕社會的中國人首先接觸的就是「家」這個社會組織,「國」對他們而言很遙遠。


先秦時期有一首歌謠是這樣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與我有何哉?」



就是說,我過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國家和我有什麼關係呢?這雖不是無政府主義,但至少也是對家與國關係的一種理論思考。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也從側面反映了這種思考。一群人為避秦時戰亂,逃到桃花源。與世隔絕600年,並沒有國家的力量,依然過得很好。

可以說,小農經濟社會是不需要國家的。想在農耕社會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國家,很難。


但是,中國就是在農耕社會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大國,而且文明綿延數千載而不中斷。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文化傳統延續了下來。


為什麼?這和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有關。


黃河治理需要國家做後盾


中國的可耕地主要集中於黃淮一帶,也就是所謂的中原,這裡是農耕中國最富饒的地區。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會就這一片區域展開爭奪。早期的夏朝、商朝和周朝,都大致是以這片地區為核心而建立起來的。


這片區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黃河是一條懸空河,一旦衝垮堤壩,就會造成巨大的自然災害。災害一產生,難民就會流離失所或揭竿而起。



因此,黃河治理是中國曆朝歷代的大問題。早在夏朝時大禹治水,治理的就是黃河。


治水並不是一家一戶的力量可完成的事情,必須要有跨地域合作。而且,治水過程中,要確保大家都積极參与,而不是出工不出力甚至渾水摸魚,這就需要一個有號召力和強制力的組織,也就是集權政府。這是國家產生的一大前提。


國家才能抵抗游牧民族入侵

同時,中原以北有遼闊的草原,游牧民族長期生活在此地。


對中原的農耕民族而言,土地越耕種越肥沃,最後人都綁定在土地上了,並不會去侵佔北方游牧民族的土地。


游牧民族則不同。他們雖然逐水草而生,但他們還需要定居的農耕社會才產出的糧食、茶葉、麻布、絲綢、鐵具等生活用品。


特別是北方氣候變化,遭遇災難期時,游牧民族往往會從遼闊的北方草原居高臨下,闖入中原農耕區搶奪生活物資。



他們機動性非常強,紮根於村落的農民很難進行有效的抵抗。要想建立起有效的防衛,大家必須組織起來,以武力抗爭。但無論是組織軍隊,後勤補給還是修築長城等,都需要強有力的政權組織做保障。


可以說,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政權組織,才能保證中原農耕民族在這種文明衝突中存活下去。多難興邦,這是國家產生的另一大前提。


分封制:靠熟人治理社會


因為治水和抵禦北方民族入侵等需要,中原地區建立起了統一的國家。國家建立後,面臨的第一個現實問題是,如何把國家有效組織起來?


雖然《詩經》裡面早就提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政治理想,但是如何才能貫徹這一理想,讓普天之下都認可「王」,也就是服從中央政府?

西周採取的做法是分封,將土地封給熟人。熟人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孩子和兄弟,另一類是可靠的功臣,比如姜太公。直到今天,一些私營企業擴展經營時還是沿用了這種做法。



雖然「任人唯親」備受批評,但這樣做某種程度上有一定道理,因為用熟人可降低一些組織風險。


用熟人建立政治共同體,除了彼此熟悉外,還因為使用的語言和文字相同或相近,不同封地之間的溝通交流成本就會降低。


孔子能周遊列國,春秋戰國時的精英可以在他國變法,這和中原各諸侯國的文字、語言等相近不無關係。


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為了土地和人民而連年征戰,分封制難以維持下去了。


郡縣制:靠能人治理社會


在激烈的競爭中,血緣關係必然淡化,賢人政治成為主角。諸侯們傾向於選得力的人去治理一個地方,逐步晉陞,不再分封,郡縣制產生了。


「縣」最早的含義就是懸空、懸掛,意思是這塊地讓它懸起,暫時不分封給任何人。


到了秦朝,「廢分封,建郡制」,所有的官員都由中央委派,郡縣制就徹底建立起來了。

我曾經到四川廣元看當地的一個古代衙門舊址,裡面將公元前238年到1958年撤縣期間的所有縣官羅列了出來,我發現幾百個縣官裡面沒有一個是本地人。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郡縣制的一個好處,那就是防止血緣關係慢慢造成地方割據,從而維護國家的統一。


科舉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郡縣制是靠賢能的人去治理一個地方。這又產生了一個問題,如何知道誰是賢能的人?


韓愈在《馬說》裡面講,「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如果是小國寡民,這種說法當然沒問題,君王一個個去挑選就行。


但是,在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裡,就算君王是伯樂,他往哪裡去找千里馬?他怎麼知道哪裡的馬更好?這就需要有標準化的選拔制度。


漢代的時候推行選舉制,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這一制度讓很多有真才實學的人步入仕途,得到重用。三國時又採取了察覺制,由中央政府派官員來選拔人才。


但這些制度也有很多弊端,如受制於地方,弄虛作假,所薦舉的多是當地有影響力的豪門貴族,或是相互舉薦對方的親屬子弟,導致社會底層的人才很難有機會參加國家治理。


所以,到隋唐時期,產生了更加規範化和標準化的對讀書人普遍開放的科舉制度,一直沿襲到清末。


科舉制是最基本的人才選拔制度,但人才選拔和培養並不僅僅靠科舉,還有其他輔助性的制度來防止一些弊端。因為,有時會考試的人不一定會做事,因此要注意從實踐中培養經世致用的人,而不是偏好詩文或只能紙上談兵的人。


此外,不同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一致,受教育機會不等,社會穩定程度和富裕程度不同。因此,只看考試分數,對各地方的政治參與不公平,以及對國家統一不利。因此在選拔、培養人才時,要有適度的制度回應。


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制度,科舉制度是所有不完美的制度中相對較優的。科舉制度讓中央政權實現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強了中央集權。


對天下蒼生,應心懷大愛


除了家和國,古人還講天下意識。范仲淹曾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需指出的是,中國古人說的「天下」並非今天所謂的全世界。古時候的國家,主要是指中原的農耕地區;而天下,則可以說是與中原農耕區關係比較密切和複雜的周邊少數民族地區。


古代中原政治精英經常提起一個詞「天下蒼生」,這表明他們認為周邊地區的少數民族,哪怕與中原地區有利益衝突,卻也是人。他們只不過是受生長方式、居住地域的影響,與中原農耕者在文化上存在差異。



秦征討匈奴時,有人主張將匈奴人都殺了,但李斯反對,理由是這就不算愛民如子的父母官。對於天下蒼生,應當心懷大愛。

對周邊游牧地區,在保證中原地區國泰民安的前提下,基於生產方式和文化的差異,中原王朝或主動採取或被動接受當地人治理當地的制度。因此,可以說歷史上的中國其實一直實行特定意義上的「一國兩制」。中原王朝採取的措施主要有兩種:


一是使用軍事力量去反擊、制約和防範。最典型的就是兩漢時期,北伐匈奴一直打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當邊疆政權受到軍事威脅時,中原王朝也會給予軍事援助;二是給游牧地區一定的經濟物質利益。


現代人應當有家國天下情懷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人有家國天下情懷?因為這三者雖然彼此分立,卻保持了緊密的聯繫。


家、國和天下三者中,中國的歷史經驗似乎是,國家是根本。也即國泰才能民安,然後才可能天下太平。


即便今天,類似於家國天下的這個概念體系仍然可以用來解釋與我們個體相關的現代中國。


農村的治理一直就是一個獨立的重要課題,大致相當於傳統的「家」。在城市,我們工作的單位或生活的社區,其實也類似於傳統的「家」。因為作為個體,我們更多地同這樣的小型社會群體發生關係。


今天的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兼容並包多種文化歷史上曾屬於天下的一些地方,有些已經和中原地區沒有區別,典型的如東北,其他地區則基於各種經濟社會發展等現實考量,實行了地方自治制度。


總體而言,中國已不再是以農耕為主的國家。今天中國的城鎮常住人口已經高達8億,相當於整個歐美髮達國家的全部城市人口的總和。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人湧入城市。


因此,傳統中國可以說是以中原農耕文明為核心與周邊多種文明互動構成的,今天的中國則正在發展成為一個以工商城市文明為基本架構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中國人很早便建立了一個大國,延綿逶迤數千載,直到如今。這過程中流了多少淚與汗,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因為一代代有擔當、有家國天下情懷的人,中國才能發展至今。


當前我們正經曆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也理應傳承這種家國天下精神,為家、國和天下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你如何慶祝國慶節?歡迎評論區留言。


本文根據朱蘇力教授在中歐EMBA人文藝術講座上的演講整理而成,內容已經本人確認


編輯 | 岳頂軍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海洛圖庫,嚴禁私自轉載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的精彩文章:

TAG: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