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孔子如何成為聖人?

孔子如何成為聖人?

孔子一生坎坷,四處碰壁,被當時的人奚落為「累累如喪家之犬」。講事功可說毫無建樹;論立言,流傳最廣的《論語》不是他著;說立德,也沒有感天動地的故事。可為什麼偏偏孔子被公認為聖人?如北大教授李零所說,是歷代統治階級捧出來,人造出來?可為什麼不捧別人?唐朝捧老子,宋朝推朱子,為什麼老子、朱子沒有成為聖人?

我認為,孔子之所以成為聖人,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論語》。可以說沒有《論語》,就沒有孔子聖人。《論語》是儒家學術的源頭,《論語》是儒家學術的核心。弄懂了《論語》,搞清了《論語》的價值,就知道聖人非孔子莫屬,就知道子貢之言恰如其分:「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寡矣」!「他人之賢者,丘陵也,有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也。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子貢就憑這三段話,足可成為當之無愧的賢人。

一個已經作古的人,當代人為什麼對他情有獨鍾?如果對我們沒有好處,對我們沒有利益,人們絕對不會尊敬他、紀念他。過世的人怎麼會對當代人有利益呢?只有他的思想,他的精神,能給當代人以啟示、激勵,除此之外,再沒有其它東西能利益當代人。請看歷史上多少皇帝、多少宰相、多少將軍,當代多少官員、多少老闆,在世何等威風、榮耀,不要說死去,只要一旦無位失權,立馬就成為不齒於人類的狗屎堆。不要說後人懷念,當代就臭不可聞。很簡單,因為他沒有利益別人,更不可能利益後人。

《論語》所給與人類的利益,確如子貢所言,像「日月」一樣,不求任何回報,源源不斷、一刻不停給予光明和能量。任何一個真心追求利人利己、幸福圓滿的人,只要「學者為己」,只要正確理解,只要「學而時習之」,就一定能心想事成,「貧而樂,富而好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否則,任憑你天資聰明過人,必定無得而還。因為「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陀慈悲,只度有緣之人」。所以判斷《論語》的對錯,不需要任何權威,只問自己受益了沒有?受益了,說明理解對了;沒受益,說明理解錯了。非常簡單,非常方便。

所謂「仁者」,即追求利人利己的人。因為只有利人利己,才能幸福圓滿。這是唯一的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泛愛眾,而親仁」。「親仁」,即親近利人利己成功的人,也就是以這樣的人為榜樣。「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即人如果不追求利人利己,學習作人的標準、規矩、禮節有什麼用?如果不追求利人利己,高雅的音樂熏陶有什麼用?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自己不感興趣,對自己又沒有用,能學好嗎?除了浪費時間有什麼用?看看今天多少家長,逼著孩子學鋼琴、繪畫、舞蹈,而不是因為孩子興趣才學,其結果如何呢?這種解釋與現實生活相符。

再如: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里」者,裡面,內心也。不是表面,不是掛在嘴頭上。「擇」,選擇。「處」者,深藏也。古代稱無官職、在家謀生的學問人為處士,即在家,不參與公共事務。因此整句的解釋是:孔子說,把利人利己這個目標放在心裡,默默追求,天天進步,才是最美的。不選擇把利人利己的目標深藏心中,而是掛在嘴上,言行不一,這個人難道有智慧嗎?由此可知,孔子多麼腳踏實地,埋頭實幹;又是多麼討厭兩面派、偽君子。這難道是令人討厭的「道德說教」嗎?誰老老實實照著作,立竿見影,馬上得利。誰自作聰明,巧取豪奪,損人利己,必定「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是萬古不變的鐵律!

作者寫於2016-08-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什麼樣的普洱茶是最適合你的?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