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修行,你的動機正確嗎?

學佛修行,你的動機正確嗎?

學佛修行,你的動機正確嗎?

「亦因如來願力起」,如來是自性,諸佛是講覺悟,一切境界覺悟,自性的本願也能出生這個普賢菩薩。自性的本願怎麼出生呢?我們人人都有自性,這一點不容否認。但是,你的自性是一種能力,不是一種品質,佛的自性是一種品質,因為他的自性顯現出來了,所以他那個色身,悉達多太子這個色身,是已經具備了自性的品質。我們這個色身具有自性的能力。因為你沒有把那個自性給顯現出來,所以你這個色身還不具有自性的品質。悉達多太子,他就是把那個能力變成他的品質,所以他才叫成佛。我們是把那個能力一直隱藏著,所以我們叫凡夫,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人人都有這種佛性。在佛,並不比我們多,在我們,並不比佛少」,沒有錯,這個誰都會講,那你想想看,你我跟佛,到底差別在哪裡?在於他顯現出來,使他的這個四大具有自性、佛性的品質,而我們沒有顯現出來,我們這個四大只是具有那個能力,但你沒有辦法用它,你不會用啊。所以,同樣是講自性的那個性,一個是性質,一個是品質。佛是品質顯現,我們是性質沒有辦法顯現,差距就在這裡。

現在這個所謂本願就是指,你能夠把你的自性激發出來,普賢菩薩就出現了。而這個激發不管是從外來引發的或者內心自己自動自發的都可以。但我們可以告訴你,從外面來引發的通常是比較不正確。我們現在告訴各位,學佛也好,修行也好,你自己鑒定一下,看看你學的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同樣是聽華嚴,同樣是學華嚴,但是我告訴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弄錯了。怎麼弄錯呢?我現在跟各位舉個例子。

我們一個人在社會上生活到某一個程度,你應該會想說「嗯,不管在社會上是順境還是逆境,我應該過一個比較踏實的生活」。所以就有些人,不管是有錢的,還是沒錢的,他多少都會想要做一點善事。做一點善事,其實就是一種修行。那麼他為什麼要做善事呢?他只想說「我應該做一點,這樣就好了,這樣人生才有意義嘛,不要老是享受國民義務教育,也不繳稅,那麼我現在就做一點好事」。這樣的話,你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生命品質是正確的。

但是假如這個人說「我到廟裡拜拜應該比較好,這樣我比較幸福,我的子女會更乖,事業會比較順利」,有沒有這種人?我想這種人到廟裡去拜拜,或者做善事,希望有好報的,佔百分之九十以上。這樣的人來學佛、來修行、來聽華嚴經等等種種,告訴你,基本上他都錯了。所以人在社會上到某一種程度以後,譬如事業到某一種程度之後,他可能會想說「嗯,得來不易哦,我要怎麼樣讓這個江山鞏固下來?我應該來拜一拜,來修一修,修哪個法可以怎麼樣,聽說怎麼樣怎麼樣」,是為了自己的事業,或者是為了自己的什麼,告訴你,這種學法全部錯了,你再怎麼修怎麼學都錯了。

假如你認為說「我們到這個時候了,生活也沒問題了,你說大積蓄沒有吧,但總算綽有餘裕,來回饋給社會,做一點善事。那麼我來學佛來修行來拜拜或者是什麼」。不一定在佛門中,包括在外道都一樣,這樣的動機就是正確的。你可以衡量看看,在我們生活周遭,具有這種動機的,十個當中有沒有一個?我說真正要修行的人,能夠得百分之十這種觀念的,那就不可思議。這種人不用擔心,即使他進步慢,他也不會退道心。為什麼呢?因為他只是想盡點力去做而已,為大眾盡多少力就是多少,要不要回報呢?那就無所謂了,因為他是要儘力付出,並不期望你回報。

可是當你一想到說,要保護我的事業,或者保護我的家,讓我健康等等,來從事這個工作的時候,你馬上會發現,你會要求回報。一要求回報,稍微不順利就開始懷疑了。所以,你不應該懷疑佛法,應該懷疑你的信心,懷疑你的動機。我們現在學佛就在這個地方,「如來願力」是指這個部分,你能夠發起,不管是聽人家介紹的,或者是我們怎樣自動自發的都好,只要你是純粹的,只想奉獻、付出,那麼這樣的修法就叫「如來願力起」。

假如說為了保護你那個有漏的福田福德,我告訴你,怎麼弄你怎麼錯。而且你會發現,你的學佛修行等等,反而變成你在世間鬥爭的一個工具而已。為什麼我們不再跟大家講修財神法,我告訴你,要修財神法,百分之兩百,統統是為了保護他事業的。那個不修還沒罪,一修都是罪,原因就在這個地方。因為他的基本出發點就是錯的。哪一個傳授財神法的人會跟你講得那麼詳細?講那麼詳細就不要修了,他一定告訴你修這個多好多好,事業多順利,財源滾滾來,似春潮帶雨來,錢財就像春潮,像昨天晚上刮一陣風,今天下大雨一樣,錢財就那麼多。「哇,這樣真好」,你拚命修啊。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這個修的,那我告訴你,怎麼弄怎麼錯。

有的福氣比較大的,馬上現生受報;有的福氣比較糟的,那就來生受報。現生受報叫現世報,來生受報叫異熟果,說不定到地獄到哪裡去。你受現世報還好,把這個業給消掉,可能還掉不到地獄裡去,所以我們說,還有點福報。你假如說沒有福報,這輩子好像賺的不錯,下輩子到地獄,地獄出來到惡鬼,惡鬼出來當驢子騾子,做牛做馬,那你去還好了,還到什麼時候呢?所以,這個基本的動機很重要。「如來願力」四個字很簡單,自性的本願力,這個本願力是指什麼?你要去把它區別出來,你才不會走錯路。因為這個地方不區別,好多人走錯了,自己都不知道。

我們自己看看,你進來動機怎麼樣,以前的我們不管,進來以後已經聽了,那就應該導正一下。不要進來「哎呦,我當時這樣進來,那我不能修了,我要回去了」,那你什麼時候才能弄正了再進來?所以我們進來之後,要好好把它導正。人生觀一定要正確,人格弄錯了,有瑕疵不要緊,可以修正過來。心靈上有缺陷不要緊,我們可以把它彌補過來。剛開始初發心的動機是千奇百怪的,各種各樣的都有,那既然進來以後,我們希望你能恢復正常。

擷自《普賢三昧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修行,就是要讓我們從相上轉入體性
修行本身不涉及道德不道德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