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盛京是清代瀋陽的舊稱,是清朝(後金)在1625至1644年的都城。清人入關以後,康、雍、乾三代皇帝始終保持著巡幸盛京祭祖。而盛京宮殿里的文房陳設、文玩字畫、服飾、器皿等無不保持了皇家富貴的風格。在「來自盛京——清代宮廷生活用品展」的展覽中,皇帝的書房陳設、后妃所戴的點翠女帽、存儲食物的掐絲琺琅蟠龍透雕寶相花獸耳冰箱、收納化妝品的紅木染牙三多花卉梳妝盒等文物集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體,集中體現了清中期社會手工業製作工藝的發展水平和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

記者從「來自盛京——清代宮廷生活用品展」中獲悉,此次共展出瀋陽博物院館藏清宮文物一百三十餘件(套),內容涵蓋服裝佩飾、食用器皿、文玩字畫、宮廷陳設等多個方面,這些瑰麗精美的清宮遺珍集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體,集中體現了清中期社會手工業製作工藝的發展水平和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展覽現場

展覽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內容「華服有章」。清宮服飾保留了較多滿族特色,早在崇德年間,太宗皇帝皇太極就提出滿族以騎射為業,衣冠服飾不可輕易改變;而後乾隆皇帝更強調,衣冠制度要遵循舊制,力主不改祖宗服制。此部分展出的瀋陽故宮博物院所藏皇家服飾,一方面展現了清朝統治者制定的我國歷史上規範最為詳細、嚴格的冠服制度;另一方面,通過展示清宮帝王后妃日益華美精緻的衣著佩飾,體現出清代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民族文化交融,逐步形成了滿漢融合的宮廷服飾特色。

如清皇太極御用黃色團龍紋常服袍,這件袍服的形制屬於滿人傳統的服裝樣式,與入關之後的宮廷服飾有較大不同。袍服由黃色錦緞製成,緞面綉有暗團龍紋和雲紋等圖案,領口、開襟和箭袖部分則以織錦雲龍紋裝飾。袍服袖前端為箭袖(俗稱「馬蹄袖」)設計,平時翻起以便活動,冷天翻下蓋在手背即可保暖,體現了滿族的騎射特色。袍內里加有薄棉用以禦寒。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清皇太極御用黃色團龍紋常服袍

清宮后妃所戴點翠女帽,俗稱「鈿子」。其外形類於平頂斜帽,帽框由竹、藤等編製而成,再用黑綢網罩於帽框之外,帽兩側垂有黑紗;帽前後兩面及邊緣部分插有許多鑲珠點翠,製成雙鳳、牡丹等圖案。此帽做工精巧,點翠多而精美,為宮廷佳品。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點翠女帽

現場也展出了很多清帝畫像,如皇太極全身坐像圖軸,盛京皇宮舊藏。天聰十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皇宮崇政殿舉行即皇帝位典禮,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改元「崇德」,標誌著一個新王朝的開啟。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皇太極全身坐像圖軸

還有弘曆騎馬半身像圖軸。乾隆曾先後四次東巡盛京祭祖,並在首次東巡後對當時的盛京皇宮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和營修,並將大量的文玩書等典藏於此。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弘曆騎馬半身像圖

展覽現場也有很多皇帝和后妃的帽子、鞋子所佩戴的活計等,如清宮后妃所穿的高底旗鞋。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清宮后妃所穿的高底旗鞋

展覽第二部分為「宮壺春色」。「美食不如美器」這一部分通過清宮舊藏的皇家膳食器皿,展現了清代獨樹一幟的皇家飲食風格和登峰造極的膳食水平。宮廷膳食中做工精美、寓意吉祥的膳食器皿不僅使美食美味錦上增輝,更具有區分等級地位、實踐禮制規度、彰顯皇家氣派的重要作用。瀋陽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這部分皇家膳食器皿全部由清廷內務府造辦處所制,其中瓷器多為江西景德鎮官窯每年按規定燒制呈進。

如乾隆款畫琺琅纏枝花卉萬壽無疆盤。此盤為銅胎畫琺琅工藝製成。盤內外面均為明黃色地,盤內沿為藍、綠色折枝花葉圖案;花葉之間有四個藍色開光,圈內各有藍色篆書「萬、壽、無、疆」四字。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乾隆款畫琺琅纏枝花卉萬壽無疆盤

還有黑漆描金山水紋方勝盤,此盤如兩菱形相套,形成傳統吉祥方勝紋狀。盤四周口沿向內翹,盤邊黑漆地上滿繪星狀裝飾點;盤心描金繪有兩幅山水畫,一幅繪有寺廟、樓閣、亭台、小橋,一船夫駕扁舟向岸邊駛來,水面波光粼粼;另一幅描繪了舞樹歌台佇立在水中,栩栩如生。盤外側口沿繪有團形花紋,盤底繪有形彩飄逸的纏枝花卉飾紋。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黑漆描金山水紋方勝盤

一起展出的還有一個器形較大的掐絲琺琅蟠龍透雕寶相花獸耳冰箱。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掐絲琺琅蟠龍透雕寶相花獸耳冰箱

第三部分「摛藻抒華」。在尚武之風盛行的清代宮廷,帝王的文化藝術生活也相當豐富,在深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清宮之內,清朝皇帝都非常重視對於漢文化的研習,清代多位帝王都有著相當深厚的書法造詣。這一部分以精美奇巧的文房精品和保存珍貴的君王墨跡,傳遞了一朝天子的翰墨情懷。

現場也復原了一個清帝書房的場景,桌子上擺放的是乾隆款掐絲琺琅海水雙龍筆架,此筆架由銅胎掐絲琺琅工藝製成。筆架整體呈弧形山巒狀,五組山峰聳立,峰與峰之間的壑谷可做承筆之用;山體以深藍、淺藍、深綠、淺綠等色為地,使山峰更具層次感;峰下飾有金黃色雙龍圖案,龍首之間為金黃色「卍」字形紋飾,龍身下方飾有綠色海水紋;筆架之下為弧形鎏金底座,鏨刻一圈珍珠紋,其下鏨刻卷草紋;底座下部呈雲頭紋,底部中央鏨刻陰文楷書「乾隆年制」款。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清皇帝的書房還原場景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乾隆款掐絲琺琅海水雙龍筆架

這一部分也展出很多書畫,如玄燁臨董其昌行書詩軸。此軸為玄燁臨摹董其昌書作,其書寫內容為唐代詩人杜甫所作《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中的詩句,抒發了康熙帝欲廣納英雄賢臣為其所用的豪情帝志。此書作中,玄燁書風頗得董書神韻,且顯露出更多英武之氣。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玄燁臨摹董其昌書作

第四部分「閶闔瑞景」。康、乾、嘉、道四位皇帝的東巡駐蹕和大批皇室成員的到來使盛京皇宮始終保持著它作為皇家宮殿的主要功能,宮、殿一體的皇家建築既是帝王施政御宇天下的威嚴寶地,也是后妃親眷濟濟一堂,養尊處優的華麗居所。此部分展出的宮廷陳設用品均為清宮舊藏、宮廷御用,既顯示了君主的權威氣概、皇家的富麗堂皇,又在細節之處體現著別緻獨到的審美意趣和萬福萬壽的精神追求。無上的皇權、虔誠的信仰以及無處不在的福祉駢蕃,都在每一處的妙思巧技和精心雕琢之下呈現出來。

如掐絲琺琅象馱瓶。此為乾隆時期清宮陳設品,用以裝點殿堂,寓意「平安吉祥」。此象俯首而立,長鼻微卷,神態生動;象牙、象耳均鎏金,象身以掐絲琺琅制橫紋;象背馱八角葫蘆式寶瓶,瓶壁四面嵌「大」「吉」文字;瓶口有鎏金如意頭銅條二枝,懸系「磬」和「魚」,寓意「吉慶有餘」。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掐絲琺琅象馱瓶

還有一尊乾隆款粉彩鏤空三友轉心瓶。此瓶由三個部分組成,上部為套頸,中間為套瓶,下部為瓶底座和與其連接一體的套瓶內芯。套頸一段有內口,可插入瓶內芯並與外層瓶體銜接為整瓶,其表面為粉地軋道,上為如意雲紋,下為蕉葉紋和回紋;套瓶近似於圓形,表面為藍地軋道,上面飾以蝠、磬、番蓮、佛手等吉祥圖案,腹中央有三處圓形開光,內為鏤空雕刻的松、竹、梅「三友」花卉圖案。瓶內芯為圓柱空腹式,表面白地繪一條昂首長嘯的紅色行龍,在洶湧的海水中騰空而起,穿行於五色祥雲之中,龍首正對鎏金火焰球,光彩奪目;底座為高圈足式,表面為黃地軋道,上下分別飾藍色、粉紅色回紋,上沿之下有變體蕉葉紋;瓶底內為蘋果綠釉,中心位置為無色白釉,淺刻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三個部分嚴密地套合一體,恰到好處地組成完美的整體,轉動瓶腹,里芯的紋飾可從鏤空部分隱隱透出,別有一番獨特的趣味。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乾隆款粉彩鏤空三友轉心瓶

展覽中也有一些供清宮后妃使用或賞玩的展品。如紅木染牙三多花卉梳妝盒,此為清宮后妃使用的梳妝盒。盒身頂部飾綠色染牙圍欄,鏤雕勾蓮紋;頸部與底部正面各鑲嵌一株染牙佛手,其兩邊裝飾染綠牙方形夔紋;中部為兩扇紅木方形門,門扇上鑲嵌染牙石榴、仙桃及花卉圖案,象徵多子、多福、多壽;兩個側面鑲嵌染牙山石、天竺、菊花、牡丹、水仙、桃花等四季花卉。整個梳妝盒用料名貴、工藝精湛、色彩雅緻。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紅木染牙三多花卉梳妝盒

還有后妃使用的檀木柄大紅緙絲蘭蝶扇,配色雅緻,紋理細膩。扇面為雙面緙絲,兩面的紋飾相同。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檀木柄大紅緙絲蘭蝶扇

來自盛京,並非源自盛京。隨著清朝由式微到覆滅,這座皇家寶庫難免遭受磨難,大量珍貴文物流離失所。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政府調撥、自主徵集、購買、社會捐贈、整理修復等多種途徑,今日瀋陽故宮的藏品已由解放初期的幾千件增加到現在的十萬餘件。此次展覽所展出的展品多為解放後政府從北京故宮進行調撥的歷史文物,這些文物從歷史意義的角度與瀋陽故宮相互契合,相得益彰。

「來自盛京」,在首博看清宮帝後的華服配飾與宮廷陳設

展覽現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鎚子革命性操作系統上線:生產力神器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