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遷在《史記》中為什麼這麼評價戰神霍去病?真相很意外

司馬遷在《史記》中為什麼這麼評價戰神霍去病?真相很意外

司馬遷對霍去病的評價並非不高,只是沒有當代的「粉」們期待得那麼高。

而這種矛盾的產生,與其說是司馬遷與李廣家族的關係而「褒李貶衛霍」,進而質疑太史公的「史德」,不如說是古今價值觀的差異。

事實上,我們看對於衛霍的記載,《史記》和《漢書》其實非常相近,當然,會有不少「傻孩子」在不了解歷史文獻學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會認為《漢書》成書時間晚,是東漢初年的作品,史料沒有司馬遷這個同時代人掌握得多,所以照錄了《史記》,其實不然。

二十四史中,把枯燥的歷史寫的可以當小說讀的,大概只有司馬遷的《史記》了。也正因此,《史記》中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有些可能混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因素,對於寫歷史來說,這可能是忌諱,因為歷史的記錄必須是客觀公正,不帶感情色彩。後世的史家寫歷史的時候,都是過去的事情,做到盡量客觀相對容易些。而司馬遷寫的歷史,是從遠古寫到他自己所處的時代。到最後,他所寫的歷史,就是他的當代史,而他自己就是那段歷史的參與者或見證者。因為自己置身其內了,對人物的評判就難免會受主觀情感的左右。這恐怕是誰也免不了的。也正因此,才使我們看到的《史記》有了情感,有了溫度,有了人情味,比那些站在客觀立場上乾巴巴的敘述要好看的多。

霍去病十八歲時,受到漢武帝的寵愛當上了侍中。之後兩次跟隨衛青征戰。

霍去病率八百騎,奔襲數百里。殺敵二千,活捉單于叔父羅姑比。被封為冠軍侯。」

元狩二年春,霍去病率領一萬騎兵。出隴西擊匈奴,殺死折蘭王、盧胡王,殲敵八千,加封二千戶。

同年夏,霍去病直奔祁連山,俘虜塗王,獲二千五百人,斬首三萬,加封五千戶。

同年秋,渾邪王和休屠王想投降漢朝。霍去病誅殺前來投降而又企圖逃亡的匈奴八千多人。匈奴王及十萬匈奴大軍全部投降。霍去病加封一千七百戶。

元狩四年春,霍去病領五萬騎兵出征,捕獲匈奴屯頭王、韓王,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斬獲七萬。又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漢武帝再封他五千八百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影視屋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德國士兵佩戴月牙金屬牌是用來做什麼的?為什麼要佩戴
我們常說中國是「上下五千年」,這個五千年是個大略的數字?還是有五千年的歷史?

TAG:娛樂影視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