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第23講:普洱茶的湯色

第23講:普洱茶的湯色

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說茶網謙不語,說茶網「普洱茶知識100講」上期同諸位分享了茶葉香氣的種類,點擊《普洱茶知識100講|第22講:普洱茶的香氣(二)》可查閱。本期「普洱茶知識100講」分享課第二十三講中,便給大家談談普洱茶的湯色。

唐宋之後,明清之前,喝茶盛行煮飲。煮茶時,往往在茶里加入鹽、花椒、酥油等配料混合煮成茶湯,這個時期的的茶湯色算不上純正。明清之後,開始流行泡飲,這時的茶湯湯色才算得上一門美學。

清朝入關以後,普洱茶漸漸進入權貴的視野,像當初盛名一時的「女兒茶」「人頭貢茶」便是清朝貢品,價比黃金,而且有價無市。若單論湯色變化的豐富性,普洱茶位居第二,筆者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茶能位列第一。

普洱生茶

湯色是衡量普洱生茶陳化程度的重要指標。隨著時間的不斷陳化,生茶的湯色將逐漸向黃色甚至栗色轉變,其湯色變化一般呈:黃綠、綠黃、明黃、金黃、橙黃、栗紅而依次遞增。(註:黃綠以綠為主,綠黃以黃為主,為避免茶友們造成誤區,特此註明)

茶湯能呈現為黃綠色的茶,一般指還沒壓成磚、餅、沱等形狀的大葉種曬青茶,即茶友們認為的普洱茶散茶,其湯色之中綠中帶黃,卻仍然以綠為主。曬青茶經蒸壓成形,便開始了它的陳化生涯,在陳化過程中湯色會逐漸向黃轉化。

一般陳化五年,湯色會完成黃綠至明黃色之間的轉化,此時的湯色明黃清亮。陳化十年,湯色會漸漸轉為橙紅色,而且已有逐漸轉紅的趨勢。陳化十五年,湯色會逐漸轉變為栗紅色。整個陳化過程中不僅是湯色上的變化,也是生茶品質升華的階段,這便是普洱茶湯色的形態主義美學。(近期說茶優品商城推出兩款茶品:2018年【深山老樹】與2005年【深山老樹】。產地相同的新茶與陳茶,13年的陳化差異,兩款茶品有何差異?點擊可詳實了解。)

普洱熟茶

熟茶的顏色變化則相對單一,剛成品便以栗紅色為主,因發酵程度不同湯色會在栗紅色至黑褐字之間進行變化變化。一般而言,一餅發酵程度適宜的熟茶,在陳化過程中,湯色會愈發清澈透亮、毫無雜質。(近期說茶優品商城推出一款陳化了20年的【不二禪茶】普洱熟茶,湯色澄澈透明,滋味溫潤醇厚。點擊可詳實了解。)

湯色清澈度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斷熟茶的品質好否,卻也不完全可取。一些熟茶固然澄澈透亮,口感卻略顯寡淡,滋味變化單一;而有些熟茶儘管茶湯表現得並不完美,卻勝在茶湯飽滿,協調性與穩定性較好。就從普洱散茶來看,茶湯渾濁誠然是它的弊病,但泡飲下來便會發現它的口感其實勝過很多壓緊熟茶。

儲存環境降低湯色變化周期

若仔細觀察一款茶產品,無論生茶熟茶,儲存環境一項皆標有「乾燥」的關鍵字樣。原因在於在乾燥環境下儲存,儘管陳化時間長,卻更容易越陳越香。現在很多茶商對倉儲的管理都很上心,基本滿足清潔、通風、避光、乾燥、無異味等儲存要求,不過由於地理氣候造成的影響,即便人為因素能有所改善,其實也非常有限。

便以廣東倉與昆明倉為例,廣東氣候濕熱,適合「養」人,卻不適合「養」茶。而昆明氣候溫暖乾燥,便是天然的「干倉」,只需注意好雨水天氣的防潮,即便放在家裡,也是最佳的存茶之所。這便使得廣東倉普洱茶陳化速度高於昆明倉,若同產地、同年份的兩款茶品分別放於兩地儲存,湯色也會是廣東倉的變化更為明顯。

本期內容暫且分享到這裡,下期「普洱茶知識100講」分享課第24講,我們便談談普洱茶的滋味。以上行文,讀者若有異議,可以通過說茶網服務號5810670與說茶網主編艾文華共同探討,我們期待你的進步。(本文系說茶網原創,作者:謙不語,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有了這份普洱茶清單,買茶再也不怕糾結了!
爆料!五十年代的紅印普洱茶是否真實存在?這些內幕驚人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