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2,太平洋戰爭慘烈又輝煌的一年

1942,太平洋戰爭慘烈又輝煌的一年

1942年10月27日,當「大黃蜂」號航空母艦最終沉入聖克魯茲群島附近海面的時候,日軍在太平洋上的進攻也到達了頂點,戰事即將逆轉。經歷了一年的拼殺,美日兩軍都已是筋疲力盡。美國人損失了「列剋星敦」「約克城」「黃蜂」「大黃蜂」共4 艘大型航母,日本人損失了「赤城」「加賀」「蒼龍」「飛龍」4 艘大型航母和「祥鳳」「龍驤」2艘輕型航母。美國人看起來領先。但考慮到日軍的2 艘輕型航母並未參與艦隊作戰,而是支援登陸船隊時被美國人「牛刀殺雞」,美國人的「黃蜂」號也是被日軍潛艇擊沉的,雙方在艦隊交戰中的戰果實際上是4:3,美軍略佔上風。

但雙方取得這些戰績的過程卻是大不一樣。日本人損失的4 艘大型航母是在中途島海戰時被「一次性」擊沉的,在其餘3 場戰役中都沒有艦隊航母被擊沉(但倒霉的「翔鶴」號航母被2 次擊傷)。反觀美軍,他們在珊瑚海、中途島、聖克魯茲三場會戰中都有航母被擊沉,但卻沒有發生那種被「一鍋端」的情況。這樣,若以單場戰役的戰術勝負計算,美軍大勝1 場(中途島),敗2 場(珊瑚海和聖克魯茲),平1 場(東所羅門),居於下風。

客觀地說,1942年時美國航母部隊的進攻能力實在不咋的。實際上除了中途島那次誤打誤撞的「配合」和屠殺2 艘幾乎沒有防衛的日本輕型航母之外,美國人在這一年裡根本就沒有成功組織起像模像樣的艦載機進攻:在珊瑚海,美軍2 艘航母向「翔鶴」「瑞鶴」共出動了75 架艦載機發動進攻,但這些飛機卻沒有統一編隊,而是在從60 米到6000 米的不同高度上稀稀拉拉地各自飛向目標。其5 支轟炸或魚雷中隊中的4 支分為四群分頭展開進攻,讓日軍的防空力量可以輕鬆地集中攻擊每一支美軍機群,「列剋星敦」號的VB-2 則乾脆沒有找到目標。

在聖克魯茲,美軍的魚雷機和俯衝轟炸機倒是沒有散開,但75 架攻擊機還是分成了3 群,而且其中只有「大黃蜂」號的第一攻擊波找到了日本航母(其中還有6 架魚雷機飛丟了),其他2 波機群只是攻擊了日軍的前衛巡洋艦分隊。

珊瑚海戰役第一天,5 月7 日的戰鬥以2 輪「誤擊」開場,美軍找錯了目標,結果擊沉了日軍負責支援登陸的輕型航母「祥鳳」號。這也是美國海軍「全甲板攻擊」戰術第一次實戰,效果還不錯。上圖為美軍魚雷機沖向「祥鳳」號的畫作

在東所羅門,美國人甚至沒有找到機會向日軍航母部隊主力發起進攻!

至於美軍在中途島那次看似天衣無縫的空襲,除了運氣之外再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了——別忘了,在中途島,「大黃蜂」號還有2 支俯衝轟炸機中隊根本沒能找到目標。不僅如此,在所有對日軍航母主力發動的進攻中,美軍的魚雷機每次都是一無所獲而且損失慘重。如此軟弱無力的攻擊,也難怪他們打不沉1 艘日軍主力航母。

反過來,1942年日本海軍航母機動部隊的攻擊能力卻是相當了得。

日軍機動部隊極其優秀的進攻組織能力在美日開戰第一天便展現得淋漓盡致:日軍所有6 艘艦隊航母向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發出了2 個攻擊波:第一攻擊波包括43 架戰鬥機、81 架俯衝轟炸機和89架艦攻;第二攻擊波包括40 架戰鬥機、80 架俯衝轟炸機和50 架執行水平攻擊任務的攻擊機。與美軍零零散散的攻擊不同,日本人可以熟練地將來自多艘航母,性能各異的多種飛機組織成統一協調的大機群,其攻擊方向和時間的把握也十分準確。在日軍的凌厲打擊之下,美國海軍18 艘軍艦或沉或傷,包括5 艘戰列艦沉沒或擱淺,3 艘被擊傷。島上的394 架美軍飛機中,188 架飛機被擊毀,159 架被擊傷。日軍在戰爭第一天表現出來的艦載機組織能力,美國人直到1944 年6 月的馬里亞納海戰時才趕上。

除了優秀的組織能力之外,日軍艦載機本身的攻擊力也是無與倫比。俯衝轟炸機方面,俯衝穩定性優越的99 艦爆在熟練飛行員的駕馭下創下了在整個戰爭中都不曾被超越的攻艦命中率——他們在印度洋轟炸英軍巡洋艦時的命中率居然高達82% !魚雷機方面,先進的97 艦攻與強悍的91 式空投魚雷相結合,更是成了1942 年太平洋戰場上的一件利器——這一年中,凡是被日軍空投魚雷擊中的美軍航母,都沒能逃脫沉沒的命運(當然不全是魚雷的功勞,但魚雷卻很容易打癱當時的美軍航母,從而為後續的反覆攻擊創造條件)。如果說美國人憑藉著SBD「無畏」式轟炸機的堅固機體和大載彈重量還能在俯衝轟炸機方面維持一定優勢的話,那麼日本海航魚雷攻擊的威力則足令美國人望塵莫及。

1942 年時的日軍艦載機飛行員絕對堪稱精銳。在中途島戰役「飛龍」號最後的絕望反擊中,他們甚至可以憑藉著僅僅十餘架攻擊機和幾架護航戰鬥機的兵力2次突破美軍已經初步成型的防空網重創美軍航母!

如此各種優勢結合在一起,日軍機動部隊便具備了令人驚嘆的突防攻擊力。在聖克魯茲,美國人拉起了一張在當時已可算是前所未有的防空體系,但日軍艦載機部隊硬是憑著優秀的機群協同和卓越而勇猛的飛行員,拼著巨大的犧牲衝破了層層阻截,擊沉了「大黃蜂」,重創「企業」。

美國海軍航母部隊的攻擊能力,此時還遠遠不能和日本海軍相提並論。

一幅反映美軍俯衝轟炸機突擊日軍航母「瑞鶴」號的油畫

反觀防禦能力,日軍航母機動部隊完美兌現了戰前關於「航母無法自衛」的斷言。

一般印象中,人們總是對中途島戰役中日軍防空戰鬥機全殲美軍第8 魚雷中隊的戰鬥津津樂道,但不要忘了,零戰機群是在美軍已經進入攻擊航線時才展開攻擊的,而這正是艦隊防空的大忌。實際上,除了精銳的零式戰鬥機之外,日本海軍的艦隊防空幾乎一無所有。在中途島,美軍在戰鬥當天上午的戰鬥中僅僅靠著運氣組織起了一輪算是比較有協調的空襲,就一舉擊沉了3 艘日軍主力航母!在珊瑚海和聖克魯茲,即便是面對美軍稀稀拉拉雜亂無章的攻擊隊形,日軍「翔鶴」號也是兩度被美軍重擊。

由於缺乏雷達,日軍根本不可能在美軍攻擊機群進入攻擊航線之前實施攔截。1942 年下半年,日軍開始在「翔鶴」號航母上試驗性安裝雷達(21 型電探),但其性能還是很不可靠。淵田美津雄在《機動部隊》一書關於聖克魯茲戰役的章節中回憶道:「這時接到了報告,雷達捕捉到了東方的可能是敵機的目標……兩三分鐘後,觀測所也傳來消息說發現了小型機似的編隊。這可能就是方才雷達捕捉到的目標。」看來,在1942 年時,日軍雷達比目視觀察哨的優勢僅有2—3 分鐘而已,這點時間最多只夠航母疏散甲板上的攻擊機,而不可能像美國人那樣有將近半小時的時間來組織防空作戰。日軍雷達的作用此時還並不顯著,更何況,雷達此時已經成了美軍所有巡洋艦以上艦艇的標準裝備,而對於日軍而言這還只是個試驗品。

日軍也沒有有效的高炮。日軍127 毫米和100 毫米高炮的射程和威力並不遜色,但由於沒有火控雷達的指揮和高效的新型VT 引信,這些大口徑高炮只能採取彈幕射擊方式作戰,實際作戰效能根本不可能與美軍同類武器相提並論。日軍的中距離防空幾乎是一片空白(美軍中執行這一任務的是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大口徑高炮的低射速無法應付即將發動進攻的攻擊機,小口徑的25 毫米高炮的射程也不足以在敵機投彈前擊落之。即使是在近距離上,日軍96 式25 毫米高炮也是一種毛病成堆的武器,日本炮手都知道,這種炮迴旋和俯仰速度太慢,難以對付近距離高速目標;它的瞄準視野狹小,也不易追蹤高速敵機;這種炮射擊時的震動和炮口焰都很大,而且彈匣容量太小,難以持續射擊。最要命的是,它重量只有250 克左右的炮彈即使擊中目標,也很不容易讓美國人那些結實的「無畏」和「復仇者」掉下來。總而言之,日軍高炮對1942 年海空戰的影響很小,幾乎可以忽略。

但反觀美軍方面,雖然1942 年時美軍的艦隊防空還極度不完善,但「航母無法自衛」的判斷卻被逐步打破。

中途島海戰中,3艘美軍航母向日軍放出了41架魚雷攻擊機,僅有5架生還,其中「大黃蜂」號的VT-8中隊更是無一生還!圖為反映美軍魚雷機進攻「加賀」號航母的油畫。

在珊瑚海,美軍航母的雷達在110 公里外就發現了來襲的日軍機群,並為艦隊提供了20 分鐘的預警時間。正是利用這段時間,美軍放出的17 架「野貓」戰鬥機和23 架充作戰鬥機的「無畏」佔據了預定的防空陣位,只是因為戰鬥機數量過少且性能不足以對抗日軍零式戰鬥機,才在防空戰中敗下陣來。在中途島,美國人一樣提前發現了前來攻擊的2 批日軍機群,這一次,參戰的幾艘美軍航母已經可以在防空戰中開展一些配合:「約克城」號在抵擋日軍機群時得到了來自遠方「企業」「大黃蜂」兩艦8 架「野貓」戰鬥機的支援,更重要的是,在數量上不居於劣勢的美軍戰鬥機已經能夠擊落超過一半的日軍攻擊機了。

美國人很快捕捉住了這一新變化。珊瑚海戰役後,他們立即擴編了艦載戰鬥中隊的規模——從18 架增加到27 架。如何利用雷達帶來的幾十分鐘的預警時間也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美軍很快取得了自己想要的進展。在1942 年下半年的東所羅門和聖克魯茲2 次航母會戰中,美國海軍向世人展示了前所未見的艦隊防空能力。

東所羅門海戰是美軍艦載戰鬥機的大舞台,參戰的2 艘美軍航母在此戰中組織起規模達44 架的防空戰鬥機群,在距離母艦50 公里外的5700 米高空迎頭痛擊日軍攻擊機群。在這場以日軍進攻美軍防守為主的戰鬥中,美軍的戰鬥機和高射炮擊落了多達64 架來襲日機。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在東所羅門海戰中首次成功組織起了作戰半徑遠超目視距離的外圍防空網。

日軍俯衝轟炸機攻擊下的「大黃蜂」號航母

1942 年10 月的聖克魯茲海戰中,美軍由於雷達和空戰指揮方面的缺陷,戰鬥機未能充分攔截日軍進攻,好在作為艦隊最後一道防線的高射炮發揚了威力,與戰鬥機一起殲滅了大部分來襲日機。雖然美軍「大黃蜂」號歿於此戰,但聖克魯茲也成了咄咄逼人的日軍的進攻頂點。

最終,美國海軍在1942 年太平洋海空戰中「頂」住了日本艦載航空兵極度兇猛的攻擊,雖然也遭到了慘重的損失,但總能保存一部分實力,而且幾乎拼光了日軍艦載航空兵的精銳。關於「航母無法自保」的定論已經在這一年的戰鬥中被打開了一個大口子。1942 年的四場航母大會戰中,美國人付出了三艘大型航母被擊沉的巨額「學費」,換來了雷達防空作戰的豐富經驗。現在,新的變革即將來臨,1943 年,到了讓這些經驗「變現」的時候了。

本文摘自《戰爭事典之熱兵器時代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最顯眼的標誌:尖頂盔
對地理知識的完全缺乏導致十字軍兩次遠征埃及以慘敗告終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