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湘江之戰前,桂軍曾撤軍讓道,紅軍卻錯失千載難逢的機會,咋回事

湘江之戰前,桂軍曾撤軍讓道,紅軍卻錯失千載難逢的機會,咋回事

春哥說長征

【春哥註:一部長征史,也是一部革命史,在那些艱難困苦的歲月里,多少先賢英烈無懼槍林彈雨,奮勇廝殺,衝鋒向前,才給後人帶來一個清明世界,我們永遠無法忘記長征途中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細節,儘管很多細節可能隨著歷史的遠去而漸漸沉澱在河底,有的甚至無法再想起,太多的無名英雄,太多的長征故事。今天恰逢十一國慶,說長征顯得特別有意義,多少長征英烈在天之靈也會為之振奮。】

紅軍安然渡過瀟水,此時距湘江最近距離也有100多里,湘江從廣西東北向流入湖南,紅軍要赴湘鄂西,必過湘江。而1934年11月下旬的湘江沿岸地區,是蔣介石劃定的與紅軍決戰的戰場:一方是正義之師,紅軍要渡過湘江,奪路西進;另一方國民黨軍要憑藉湘江天險,圍追堵截。

而此時,寒風裡的湘江平靜的流著,它不知道,即將上演的決戰一觸即發。

蔣介石通過獲得的情報斷定,紅軍從瑞金出發,離開蘇區,差不多一個月了,「流徙千里,四面受敵」,在沒有後方補給,沿途都是崇山峻岭,此刻已經是「下山猛虎,不難就擒」,而且他已經從紅軍的行進路線上準確地斷定,中央紅軍將沿紅6軍團的老路,由廣西境內的全州至興安間過湘江,因而嚴令何鍵的「追剿」軍與粵軍、桂軍緊密配合,從四面對紅軍展開進攻。何鍵接令後,即令其第一路軍劉建緒部向廣西全州開進,沿湘江布防,並與桂軍配合,對紅軍進行堵截;令第二路軍薛岳部沿湘桂公路平行追擊,對紅軍進行側擊,並防止紅軍北上與紅2、紅6軍團會合;令第三路軍周渾元部攻佔道縣,並與第4路軍、第5路軍及粵軍、桂軍協同,對紅軍實施尾擊、截擊。

國民黨軍張網以待,而此時紅軍的軍事決策者博古、洋顧問李德則要指揮紅軍與敵人拼個魚死網破。身在第二路縱隊隨軍步行的毛主席心急如焚,在前鋒部隊佔領道縣之後,他又提出建議,儘管上一次的建議沒有被採納,但毛主席並不是小雞肚腸的人,他出於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和責任,眼看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刻,他必須再次說話。

毛主席找到李德他們,給出的建議是:「紅軍應立即沿瀟水西岸北上,攻佔板橋鋪、漁濤灣、華江鋪、雙牌、富家橋,然後向西攻零陵,過湘江向北取冷水灘,越過湘柞公路,進軍宅慶,誘敵決戰,以避開國民黨軍的包圍圈,奪取戰略主動權。」毫無疑問,如果這條建議得到貫徹,那麼將打破蔣介石的既定部署,至少會讓對方忙亂一陣,不會像現在這麼從容布局,張網以待。

然而,博古和洋顧問李德再一次拒絕了毛主席的正確的建議,他們要沿著原來的設想,衝破封鎖線,體現紅軍的「豪情壯志」,毛主席實在也沒有辦法,只好拂袖而去。

然而,也是這同一時刻,一個意外發生了。

紅軍為調動敵軍,以一部西進永明,此舉使得本來就對在湘江正面堵截紅軍心存二意的桂系軍閥大為恐慌,生怕紅軍主力繼續前進,西取桂林,這對他們是心腹大患,因此桂軍湘江防線不戰自退,在11月22日紅4團攻佔瀟水道縣渡口的同一天,將擔負湘江興安至全州段六十公里江防任務的第15軍撤至龍虎關、恭城地區,為西進的紅軍讓出了渡江通道,以促使紅軍儘快過境,並確保廣西腹地的安全。當然他們不可能明著來邀請紅軍快速過境,畢竟不像和陳濟棠之間,過去是有一些往來的。桂軍的舉動完全出於自保,而不是什麼默契。

然而,紅軍沒有及時掌握這一極為重要的情況,因而難以迅速作出反應,急速向湘江前進,搶在國民黨軍調整部署之前,從桂軍讓開的江防缺口渡江。這一重大漏失也是紅軍唯一的一次安然渡江的機會,也失去了。

歷史有時候非常具有偶然性,如果當時紅軍及時得到桂軍撤退,讓開西進通道的信息,紅軍主力得以安然渡過湘江,那麼後面的歷史是不是會改寫,也未可知,畢竟湘江之戰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紀念九一八事變:私人日記里的那一夜,這些敘述絕大多數人沒見過
翻轉歐洲史:現代歐洲真的發源於古希臘文明么?我們究竟忽視什麼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