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視覺特效:打造現代主題公園的魔杖

視覺特效:打造現代主題公園的魔杖


即將於2019年開張的迪士尼「星球大戰」主題公園(圖片來自迪士尼)



據TEA(主題公園娛樂協會)和AECOM(建築工程顧問公司)數據:2017年,全球排名前10的主題公園共吸引了4.758億遊客,比上一年增長了8.6%。迪斯尼旗下主題公園年接待1.5億遊客,在榜單上排名第一,是排名第二的英格蘭Merlin娛樂公司的兩倍。環球緊隨其後位居第三。在這個報告中,全球排名前25的旅遊目的地中迪士尼佔了其中最受歡迎的前三位。在排名前10的景點中,迪士尼佔了8個。



迪士尼開創了娛樂新維度




迪士尼去年Q4財報顯示:在眾多主題公園項目中,人氣最高的是佛羅里達迪斯尼世界的「阿凡達」沉浸式主題公園和加利福尼亞迪斯尼樂園度假村的「銀河護衛隊」沉浸體驗。由於到訪這兩個主題公園/項目的遊客人數不斷增長,迪士尼不得不實行流控和抬高門票價格來應對蜂擁而至的遊客。



迪士尼「阿凡達世界」的Flights of Passage飛行體驗(圖片來自迪士尼)

「阿凡達」和「銀河護衛隊」之所以口碑爆棚,與這兩個主題公園的騎行項目是分不開的。在「阿凡達世界」主題公園中,沉浸式的黑暗騎行體驗可以說是整個行程的高光內容和必打卡選擇。4分鐘刺激的飛行體驗Flights of Passage憑藉原創強大的CG光環,毫不費力地將電影和主題公園聯繫了起來:遊客通過「DNA與自己的阿凡達『匹配』後」,藉助3D動作模擬器,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騎著五彩斑斕的大鳥Banshee,來一次空中翱翔,並在這個過程中見識了電影中不曾見過的、潘多拉星球上更神奇的景觀和生物。創立這個奇幻體驗的是迪士尼幻想工程公司(WDI)和Lightstorm(由James Cameron共同創辦),以及紐西蘭的特效大廠維塔工作室Weta Digital。



「銀河護衛隊」沉浸體驗(圖片來自迪士尼)


從佛羅里達的動物王國來到加州冒險樂園,迪士尼的「銀河護衛隊:越獄任務」(Guardians of the Galaxy: Mission Breakout!)則是另一個黑暗騎行的經典設計:2017年開張的這個沉浸體驗,是由原來舊的設施(恐怖塔)改造而來。原裝的4K,120 fps銀河護衛隊360度視頻與物理電梯完美組合在一起。以非立體的方式模擬運動深度,打造出一種視覺移動的效果。使得遊客成為銀河護衛隊中的一員,與其他漫威宇宙英雄共處一室。這跟看電影是不一樣的,每個細節都在視覺焦點上,沒有所謂的鏡頭感。實現這樣的效果,需要強調每一處細節,配合燈光和構圖,以更加戲劇化的方式打造一種深度參與舞台演出的體驗。對於「銀河護衛隊」的粉絲而言,這就像是從大銀幕無縫對接到另一個立體場景的銀河護衛隊故事中。同樣,這樣一個神奇的體驗,是由WDI與《銀河護衛隊》的VFX原創、英國特效大廠Framestore(《哈利波特系列》、《復聯繫列》、《銀翼殺手》等等)合作創建。



上海迪士尼的加勒比海盜之爭奪沉沒寶藏(圖片來自迪士尼)

事實上,主題公園開始這種新體驗的嘗試已經有幾十年了。隨著1987年,迪士尼開發的「星際旅行」(Star Tours)開張迎客,娛樂巨頭成為現代主題公園互動體驗的鼻祖:

以電影IP為故事主題、通過高幀率和超高清圖像與運動模擬器等設備的組合,讓遊客置身其中、成為物理空間中的故事角色之一,不僅能參與劇情與IP角色互動,甚至能感受到包括聲光電、爆炸和氣流、味道等物理感知。形成一種短暫卻極具刺激性的故事體驗方式。從而創建出一種新型的、建立在IP基礎上的互動敘事

——即目前以迪士尼的「阿凡達世界」、或者環球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為標誌的沉浸式主題公園。




VFX公司成為現代主題公園的主力擔當




環球的「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主題公園中古靈閣的妖精(圖片來自環球影城


隨著好萊塢在大銀幕上不斷把saleing dream的檔次拉高到超時空的非現實世界,「平面遊樂設施」對遊客的吸引力開始消失。落地的主題公園開始逐漸把遊客通過高科技手段,從同一IP的平面觀看帶進故事的另一個維度。類似上述口碑爆棚的主題公園沉浸娛樂項目,就是大銀幕IP延展到立體空間,把虛擬角色與現實環境混合在一起的新敘事方式的成功demo。




當主題公園的設計師們開始意識到「平面遊樂設施」已經開始失去對遊客的吸引力時,他們聯手VFX藝術家,打造如上提到的「阿凡達」、「哈利波特」這樣的虛實混合的交互體驗項目。隨著這些體驗持續獲得市場口碑和成功贏利,沉浸式體驗在全球主題公園的數量不斷增加。擁有巨大觀眾粉絲群的幾乎所有經典IP,紛紛落地主題公園。而原本就是大片VFX創作者的團隊和藝術家們,順理成章成為這些主題公園新型網紅項目的製作擔當。



環球影城的漫威英雄蜘蛛俠(圖片來自環球影城)


除了上面提到的迪士尼的「阿凡達」、「銀河護衛隊」體驗。環球在佛羅里達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及其騎行項目「禁忌之旅」也因為其虛擬視效與物理現實完美的混合,讓全球哈迷永遠擠破頭。此外還有獅門影業在迪拜的「飢餓遊戲」、華納在阿布扎比室內主題公園(Warner Bros. World Abu Dhabi)的「正義聯盟」。以及讓全球粉絲翹首以待的兩個最新全沉浸式大型娛樂體驗:「星球大戰」主題公園及其酒店(迪士尼2019年開業)和「復聯」超級英雄世界(迪士尼,2020年推出)。




以上這些已經推出和正在製作的大型項目,或者由環球自己的主題公園設計公司(WDI,Universal Creative)主導、或者其他主題公園設計公司(Sally Corporation、Falcon Creative、Hettema等)設計,但其中的VFX部分一定是由像維塔、工業光魔、Framestore等專業大廠負責完成。




從平面到立體,VFX都是個精緻的手藝活




環球好萊塢影城的「金剛360 3D」騎行項目,是由維塔工作室打造的。遊客坐在劇烈晃動的運動座椅(車廂)里,通過175英尺的環幕,體驗金剛大戰霸王龍的刺激。因為銀幕巨大,所以對圖像解析度的要求很高。雖然整個體驗過程不過2分鐘,但是視效工作室需要渲染比通常我們在大銀幕上看到的長篇動畫片工作量還大。不僅要設計整個騎行內容,還要考慮減少多個投影儀之間的彼此干擾,根據車廂的載客數量,控制好每個位置的立體影像,讓遊客無論坐在哪個座位都能有完整的沉浸感。




這個操作過程,與視效團隊在製作電影VFX的經驗基本一樣,相同的軟體工具和標準等等。但是電影VFX製作是可以把整個內容分割成許多短片,同時製作然後編輯成為一個整體。主題公園的騎行CG則不同,對於交互的新媒體類型,這是一個必須連續拍攝的過程,沒有編輯點,在渲染的同時需要填充環境中的生物、角色和其他道具的動畫內容。因此必須重新設置深度合作的工作流。對於VFX工程來說,創建一套高效的工作流。只能依靠有深厚創作經驗的團隊。




對於VFX業務來說,主題公園的沉浸體驗和電影VFX工作是有重合之處的。甚至某些主題公園的內容直接使用了大銀幕上內容,完全沒有剪輯。只是在其中加入其它數據,以同步景點的音效、控制系統、乘坐系統來實現身臨其境的劇場效果。其複雜性與體驗內容成正比。這意味著,原來為大銀幕創作的VFX藝術家們,不僅理所當然成為主題公園沉浸體驗的主力擔當。而且還要在自己原先創建的視效奇觀基礎上再來一次挑戰。



從大銀幕到主題公園再到VR/AR,魔法世界不同,魔杖總是VFX





VR大空間多人遊戲「星戰:帝國的秘密」(圖片來自迪士尼/工業光魔)


談到落地的沉浸體驗,VR大空間多人遊戲是近幾年興起的新娛樂模式。其中以迪士尼與工業光魔聯手The Void打造的、「星戰:帝國的秘密」為代表作品——已經在迪士尼主題公園鋪開的這個體驗,是一個宇宙級IP與VR新技術的組合,對於星戰粉來說獨具魅力。然而無論是「星戰」還是即將上線的新作品「無敵破壞王:大鬧VR世界」,都必須依賴於原班VFX團隊工業光魔。不僅因為後者是這些IP的原裝設計者,而且利用ILMxLAB在盧卡斯創建的IP上多年積累的視效成果,未來還能超越VR提供的有限空間,藉助更多的物理道具和真人表演,把虛擬和現實融於整個環境。


2019年開張的迪士尼星戰主題公園中,乘坐「千年隼」飛船的騎行體驗是亮點


這樣的「野心」或許我們明年就能從迪士尼的星戰主題公園和酒店項目上體驗到。ILMxLAB負責人Vicki Dobbs 認為,主題公園正在竭盡全力創造一種物理形式的幻想——不受VR耳機等設備的限制。主題公園未來可能會使用混合現實眼鏡來覆蓋數字元素。從本質上講

,VFX的「數字魔法」可以實現從大銀幕到主題公園土地、再到VR頭盔——所有的魔術效果。

而類似於「星戰:帝國的秘密」這樣的VR體驗,優勢是相對更加獨立,可以更容易地在主題公園之外的場所進行推廣。




對於ILMxLAB來說,既可以創建主題公園「境內」的星戰銀河系,又可以打造獨立於公園之外娛樂場館的VR大空間體驗,魔法世界不同故事也不一樣,但魔法總是那一套:視覺特效。




電影視效和虛擬現實技術專家Igor Boshoer(《荒野獵人》 The Revenant 和《華爾街之狼》 The Wolf of Wall Street等)認為,擁有數十年製作和創意經驗的VFX藝術家們,已經能夠用全新的視角來審視VR工作流程的問題。別徹底否定那些早在90年代就已經過精準驗證過的素材完善過程。。不妨把VR當作VFX工作的延展,去那些成功的VFX工作室已經身經百鍊的工作流程中尋找正確答案。




業內資深人士Phil Hettema(Hettema的CEO)則認為,未來的遊樂設施和景點將越來越多使用VFX技術創建內容,這些內容既可以幫助傳統景點增加吸引力,也可以用來創建新一代的沉浸體驗。毫無疑問,有才能的VFX創作者和有豐富經驗的團隊將越來越搶手。




上面兩位行業資深人士從不同角度說明了同樣的事情:從大銀幕到線下,無論是主題公園還是VR/AR,VFX都是那根點亮魔幻旅程的魔杖,而故事始終是那個魔法世界本身。只有故事沒有魔杖無法施展現實與幻想的對接。如果既不擅長講故事魔杖又不靈,似乎就只剩下現實、以及現實中的麻瓜了。




相關閱讀:


從哈利·波特到漫威宇宙 美國大片進化方向是主題公園


迪士尼阿凡達主題公園開張:如何打造沉浸娛樂新地標


住進故事裡:迪士尼沉浸式星戰酒店揭秘


一部14英畝的電影:迪士尼曝光星戰主題公園   就在明年夏天


VR影視工作室應該向視效行業巨頭學什麼?




[

IN2原創資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2沉浸娛樂 的精彩文章:

5G時代開啟 沉浸式內容工作室率先嘗試移動動捕拍攝
在OC5現場耍Oculus Quest 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IN2沉浸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