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謝絕參與玄武門之變,後來李世民也只是小小懲罰了一下

此人謝絕參與玄武門之變,後來李世民也只是小小懲罰了一下

原標題:此人謝絕參與玄武門之變,後來李世民也只是小小懲罰了一下


李世民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君王了,在歷史上也算是明君了。他的身上有兩個最為突出的特點。首先就是他自身是非常地優秀的。雖然自己貴為皇室子孫,但是卻絲毫沒有貴族公子的傲氣,而且他從小就學習文字和武功,並且對於騎馬射箭也是十分精通,這是很難得的。其次就是他有很大的包容心,天下英豪都願意跟隨他,所以他的手中便聚集了很多的人才。


可是就是這樣一名君王,也碰到了讓他心煩的事情,也是在考驗他的胸襟。此事事關玄武門之變。大家都明白,這次事變對於李世民有著決定性的意義。要是事變沒有成功的話,那麼他先前所做的努力就全部都白費了。別說當帝王了,性命能不能留下都不知道了。就是由於此次事變非常重要,所以李世民帳中的將領便都為這件事儘力謀劃。比如長孫無忌以及尉遲恭等人,個個都盡心儘力,即使是他最危急的時候也有人願意為他捨生忘死。


有一個人和其他人都是不一樣的,對於這件事他似乎不是太在意,彷彿跟自己毫無干係。此人就是唐朝有名的大將李靖。他的軍事才華,是李世民軍中任何一個人都無法企及的。在唐朝剛建立的時候,李世民當時領著軍隊四處打仗,李靖則是專門對西蜀和嶺南地區進行攻打,因此李靖可以說為唐朝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而在玄武門事變發生的前夕,李靖還在西北地區


對游牧民族進行防禦。按照李靖的本事跟他手中的軍隊,要是能夠有明確地立場加入玄武門之變,無疑是對理事們最大的支持。據史書記錄,李世民在準備發動政變的時候還給李靖書信一封,並問處理的辦法,而且跟他分析利弊,想要讓他贊同自己的做法。可是沒想到,李靖卻拒絕了他的請求,完全沒有明確態度。


李靖這樣直言拒絕,就表示他不肯參與這件事,而是想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藉此保住自己的性命。可是李靖和李世民的情分是不同尋常的。當初的李淵想要造反,而李靖則是李淵賬下的一名小官,他並不打算跟隨李淵起事,而且曾經私下逃走想要舉報李淵。結果李淵大怒,想要殺了他,還是李世民的出現才為他留下了性命,並且將他收入親王的府中,李靖的抱負才得到發揮。所以對於李靖來說,李世民是他的伯樂,不僅救了他的命,還讓他有了施展抱負的機會。可是李靖的做法卻讓李世民感到寒心。也就是李世民這樣胸懷的才能容忍下他,也許李世民也覺得只要不是投靠太子,不論怎樣都是好的。而後來的事變中,李世民也獲得了勝利。等到李世民當了皇帝以後,便開始對自己手下的將領進行封賞。對於論功行賞的事情上,李世民出現了糾結,因為對於封賞,他自然是用心考慮過的。畢竟這次封賞是根據玄武門事變的功勞進行劃分的。李世民自然不可能跟李靖算賬的,不過總是要考慮這次事變中的其他將領。如果要是將事變中出力的將領封賞太高,難免會冷落了李靖,可是對於平日的表現,李靖總是比其他人要優秀的多。可是要是不好好獎賞有功之臣,也會傷了別人的心。畢竟這次大事上還是有很多人出了力氣的。這樣一來以後再有用得著的時候,人人都不願意沖在前面了。經過一番考慮以後,李世民決定要以事變中的人員表現來進行封賞,對李靖也算是一個警告。



於是當初為他籌謀的長孫無忌等都被賜予了一千三百戶的食邑,侯君集等將領為一千戶,以此類推最少的是三百戶。而李靖卻只得到了四百戶的食邑。食邑作為古代君王賞賜有功之臣的尺度。四百戶食邑就是說有四百戶交上來的稅都歸個人。這下也算是對李靖的一種警告。但是事情也就此打住了,之後他們二人依然沒有嫌隙,情義如初。李世民還是很信任李靖,而李靖也還是忠心於大唐王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拇指論史 的精彩文章:

TAG:拇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