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2018最催淚短片:我們走得太快,他們跟不上了

2018最催淚短片:我們走得太快,他們跟不上了



洞見

(DJ00123987)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洞察

|

見解


每晚十點,1000萬人陪你讀洞見。




作者:洞見Doris


如今我們走的太快了,是時候該停下來,等等我們的父母了。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簡寧朗讀音頻



01


這兩天,一個短片火了。


視頻來自於日本的一個綜藝節目,節目組在大街上隨意挑選了一位老人,想要了解一下老人的手機里都存著那些照片。



在經過一位老奶奶的同意之後,翻找老人的手機照片時,節目組小哥卻意外的找到了老人去世丈夫的照片。


就是這樣的一張照片,在老人看來,卻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因為並不會操作手機,她反覆的請求節目組的小哥:「這個照片怎麼把它弄出來啊?」


當節目組的小哥將照片設置成手機的屏保之後,老人家開心得像個孩子。


她說:「

有了這個的話,我應該就不會倒下了

。」


就是這樣的兩句話,瞬間引爆了很多人的淚點。

丈夫去世,子女離開之後冷清的家,成為了這位老奶奶生活中的無法承受之重。


一張不知道什麼時候存儲在手機里的丈夫的照片,就能夠支撐她生活下去。


可就是這樣的一張照片,即便她每天隨身攜帶,也看不到,摸不到,因為她不會操作手機,也找不到這張照片。


張泉靈說:「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


這句話對於現在的老人來說,格外的貼切。


一部手機,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大難題。




02


不久前,在黑龍江省雞西市,67歲的謝大爺與超市的工作人員起了衝突。




謝大爺在這家超市挑選了一袋葡萄,在收銀台付款的時候,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難堪,收銀員拒絕了他手裡的現金,她說:「我這裡不收現金。」


謝大爺很奇怪,還有不收現金的,他氣不過就回了一句:「不收現金我就走了。」


收銀員一看,這老頭還挺有脾氣的:「那你能走你走吧。」


一聽這話,謝大爺的火蹭的一下就上來了,他拎著那袋葡萄走向了超市的大門。


超市的保安自然不會讓沒有付款的謝大爺就這樣走掉,這才有了視頻開頭起衝突的那一幕。


說起付款受阻的這件事,謝大爺還是氣的直發抖:


「我們拿的是人民幣,不是假幣啊,你讓我在那兒站著,羞辱我呢,羞辱我老頭不會用微信啊。」


的確,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這樣的便利在老人的眼中卻是困難重重。


還記得今天春運期間,在上海火車站的那一跪嗎?



買個火車票這樣的事情,對於我們這些年輕人來說,僅僅是拿起手機,動動手指的事情。


對於58歲的大爺來說,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向老闆請假,擠公交車,在火車站大廳里排上好久的隊。


好不容易排到自己了,卻被告知已經沒有火車票了。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一次,而是一次又一次,連續六次。


大爺受不了崩潰了,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哭的像個孩子似的。


我都來六趟了

。」


網上的那些俺不會

。」


在大爺跪下的那一刻,相信他除了無法回家的傷心,更多的應該是對不會用手機的絕望。


明明可以在網上購票,他卻辦不到。


有人說:

這輩子最見不得的就是老人像孩子一樣傷心的樣子


只是現在的老人,拿著一部老年機,連網路都不知道是什麼,面對已經與高科技融為一體的社會,傷害總會來得猝不及防。





03


在網上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比起70、80後這些「互聯網移民」,90、00後這些「互聯網原住民」,身為50、60後的父母可以說是「互聯網難民」。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生活難免與科技發生碰撞。可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爸媽已經老了,50、60後的他們,已經是互聯網難民中的一員。


我的一個朋友是個醫生,曾跟我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下班後,他接到了一個70歲老人家的電話,老人家腿腳不便,想要跟他預約一個看病的時間。


朋友很奇怪,為什麼老人要通過這種方式跟他預約。他所在的那家醫院,早已普及了預約挂號系統,只要上網去掛個號就能預約。


於是他就跟老人道:「您可以讓兒子幫您在網上掛個號,到時間您來醫院就行了。」


老人卻無奈的說:「兒子現在在國外,還是不麻煩他了。」


隔了幾天,他就在醫院看到了這位電話預約的老人,拄著拐杖,站在長長的挂號隊伍中。


老人其實都是這樣,只要是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哪怕再困難也不願意去麻煩孩子。


即便這樣,我們也不能忽視,他們除了年齡比孩子大,不常哭泣之外,其實跟孩子沒有什麼區別。而我們知道疼愛小孩,卻很少記得花時間去關愛老人。


龍應台說過,

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不要等過期了後悔。


但我們常常忘了,為人子女也是有「有效期」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時光不能回頭,多給他們一些耐心,就像當年他們耐心把我們撫養成人一樣。





04


張泉靈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她在和上小學的兒子一起玩雙人射擊遊戲的時候總是輸。



她很是納悶,不明白為什麼。


直到有一天兒子向她揭曉了秘密:原來這個遊戲是兒子自己編寫的程序,他改了一行代碼,讓媽媽的起始分數變成了負分,這樣就能夠屢戰屢勝。


張泉靈還沒有老,在技術上已經及不上小孩子了。你的父母呢?思維遲緩,步履瞞珊的他們,早已跟不上你的腳步了。


夏七夕在《後來的我們都哭了》中寫道:「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人類

。」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等待相守,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為了等待分離的那一刻,你的離開,只會剩下孤獨的他們。


曾經的他們,為了你,放棄詩和遠方,甘願困於一隅,用青春書寫的你的成長。


如今我們走的太快了,是時候該停下來,等等我們的父母了。


很多事物,對我們輕而易舉,對父母卻是千難萬難。


父母欠缺的,僅僅是我們的一點耐心。


就像小時候,爸媽教我們怎麼吃飯,怎麼穿衣,怎麼說話,我們現在輪到我們教爸媽怎樣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了。


教他們怎麼用手機玩微信,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教他們怎麼發紅包,搶紅包,用微信掃碼支付。


教他們怎麼上網看視頻,怎麼百度解決生活問題,怎麼在互聯網上隨時隨地的和網友聊八卦。


教他們怎麼用手機導航,不用天天縮在小區里,生怕出了門,找不到回家的路。


孔子說,色悅,是一個人最大的孝順。而今天,「色悅」之上,還要加一點耐心。


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 的精彩文章:

教師節:謝謝你,盧安克。
她「狠心」虐子,被13歲兒子控訴到電視台,可她一番回答卻贏盡掌聲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