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艾滋病(AIDS)正作為一種「談艾色變」的嚴重傳染病,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但是,對於艾滋病至今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從「感染HIV艾滋病毒」到艾滋病發病,大概7年的時間是沒有任何癥狀的,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了艾滋病。但是,艾滋病在發病前1-4年內,大多數感染患者「口腔」會出現一些癥狀,這是發現和診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重要指征。

一、口腔念珠菌

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人群中具有相當高的患病率,在HIV感染的不同階段均有發生,最高可達96%。口腔念珠菌發生於上齶及舌背,在紅色區域上有時可見白色斑點或斑塊。或者發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表現為白色或黃色斑點或斑塊,斑塊可以擦去,留下紅色區域並伴有出血。

以下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瀏覽。

①紅斑型:為紅色病變區,無可能除去的白色斑點或斑塊。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②增生型:口腔上顎,為堅固而緻密的白色斑塊或針頭大小的小結節,附著於紅色病變區。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③口角唇炎型:在口角出現鮮紅色的裂溝。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④偽膜型:為白色或黃色可除去的斑點或斑塊。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二、牙周病

表現為牙根潰瘍、牙根發炎、牙根壞死甚至牙齒鬆動,可有明顯的疼痛和惡臭等癥狀。據報道,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19%-29%有牙周炎。(早期)牙周炎軟組織損害呈火山口樣。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三、毛狀白斑

發生於舌兩側邊緣,表面有皺摺,呈毛狀外觀,為白色不能除去的病變,病變亦可延伸到舌腹部及舌背部,不能擦除。毛狀白斑在HIV感染及艾滋病患者中,是發生率僅次於念珠菌病的常見的口腔表徵。

以下是對毛狀白斑的具體描述:

顏色特徵:白色

形狀特徵:波紋狀或褶皺狀

外觀特徵:看起來像是從褶皺里長出來的毛毛

可去除性:無法去除

影響:會引起不適和味覺的變化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四、卡波濟肉瘤

主要發生於軟、硬齶粘膜。在一般人群中很罕見,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徵中,卡波濟肉瘤的患病率僅次於念珠菌病和毛狀白斑,具有較高的發生率。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五、非霍奇金淋巴瘤: 多位於牙齦或齶粘膜。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六、其他口腔癥狀: 分別為:單純皰疹性口炎、尋常疣、重創口疣。

艾滋病的早期信號——口腔癥狀

上面的這些就是艾滋病最早的癥狀表現是口腔感染,小編在這裡提示哪些患有口腔感染的朋友,不是所有的口腔干擾都是艾滋病的表現,所以大家不要自己嚇自己,一定要到醫院進行診斷。

最後,小編只想說,預防重於治療!

作者寫於2016-08-2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為何飽餐一頓後反而感覺疲乏無力?
會員卡暗藏商家殺機?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