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新研究:冥王星應該是行星?地球的月亮也應該是行星?

新研究:冥王星應該是行星?地球的月亮也應該是行星?

如果你知道這句話,那就跟著唱:當月亮照到你的眼睛時,就像一個大披薩餅,那是一個行星!?不管怎麼說,古希臘天文學家就是這麼想的。根據一組天文學家發表在《Icarus》上的研究,也許是時候我們開始考慮地球上可靠的衛星了(加上降級的矮行星如冥王星和穀神星)再次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星?。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這項新研究認為,這完全符合幾個世紀以來科學文獻所確立的共識。這項研究的作者搜尋了200多年時間進行科學研究,試圖回答兩個簡單的問題:

從冥王星的另一個衛星上看到的冥王星和卡戎的印象概念圖。圖片:David Aguilar/Center for Astrophysics

博科園-科學科普:行星是由什麼構成的這個定義是否符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 2006年使用的標準?當時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以剝奪冥王星的行星身份而聞名。研究者認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對冥王星(以及所有尋找行星的天體)的判斷並不能代表科學界。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中佛羅里達大學的行星科學家Philip Metzger說:我在最近發表的文獻中發現了120個違反IAU定義的例子,他們稱某物為行星,儘管IAU的定義說它不是行星。行星科學家這樣做的原因是IAU的定義對科學沒有用。

什麼構成了行星?

經過76年的教科書式行星地位,冥王星在2006年被降級為矮行星,當時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投票認為,這個冰天雪地的天體未能達到幾十年的科學文獻所確立的一系列標準。要成為一顆行星:1冥王星必須繞太陽公轉、2足夠大的質量、使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形成球體形狀、3「清理它周圍」的殘骸和其他天體,證明它在太陽系的角落具有引力優勢。冥王星沒有達到第三個標準,由於它的軌道位於柯伊伯帶(Kuiper belt),柯伊伯帶是一個由小行星和小行星組成的巨大圓環,延伸至海王星的軌道之外。

冥王星被數以千計的其他天體和大塊碎片所包圍,每一塊都發揮著自身的引力。因此冥王星並不是其附近的主要引力物體,因此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說,冥王星不是一個成熟的行星。然而根據梅茨格和同事們的說法:第三種標準是不必要的狹隘——並沒有反映在過去研究的共識中。研究人員在查閱了數百篇19世紀發表的天文學論文後發現,儘管大多數作者都認為行星應該是球形的,圍繞太陽運行,但「清除鄰域」的規則只出現在1801年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種排除富豪的規則是「武斷的,不基於歷史先例」

因此,在定義我們宇宙中任何當前或未來的行星大小物體時,都應該被忽略。這項研究的合著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行星地質學家Kirby Runyon說:當伽利略描述木星的衛星時,他把它們描述成行星。因此,歷史上真正的先例是考慮那些圍繞其他行星運行的圓形行星,認為矮行星是成熟的行星。根據這一修正標準,冥王星是一顆行星。地球的衛星,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也是如此。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觀點,已經引起了一些天體物理學家的批評。研究人員寫道,如果有人不同意他們的評估,應該由科學文獻的共識來改變它,而不是由像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這樣的權威機構投票。

看到這,你覺得呢?什麼看法?

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期刊文獻 :《Icarus》|文:Brandon Specktor/LiveScience|DOI:doi.org/10.1016/j.icarus.2018.08.026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土星的奇異六邊形可能有289681.92米高?

TAG:博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