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說的挺有道理

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說的挺有道理

俗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智慧的結晶。俗語通俗易懂,又深藏為人處世之道,很多俗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這次說的俗語就是「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主要是起到一個勸誡的作用。

首先說「路有三不走」。字面意思就是有三種路,最好不要走。這裡的三種路可不是腳下要走的路,而是為了生計所走的路。分別為沒人走過的路、找不到熟人的路、起點太高的路。

沒人走過的路意味著自己要摸著石頭過河,碰壁的可能性很大,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無法想像的後果。如果認為必須要走這條路也需萬分小心,降低意外發生的可能性。

找不到熟人的路,這裡的熟人就是對這條路比較熟悉的人,畢竟有一個領路人帶著,在辦起事來會有一個熟悉門道的人幫忙,讓自己少走很多彎路。如果沒有熟人帶著,就很容易走彎路,風險不但大,給自己的壓力也大。

起點太高的路就是走的路要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不要好高騖遠。就比如你現在一窮二白,又沒什麼能力,然後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一年掙一個億。目標很遠大,但現實很殘酷,也許到最後你會發現,自己已經不是一窮二白,而是變成了負債纍纍。

其次說下「禮有三不隨」。隨禮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習俗。作為禮儀之邦,禮尚往來是必須的。但凡事總有例外。這三種不需要隨的禮分別為不請的禮不隨,無德的禮不隨,差異的禮不隨。

不請的禮不隨,這個換總說法就是不請自來,給人的感覺是很沒禮貌的。別人沒有請你隨禮,即使自己通過其他途徑知道了,去隨了禮也沒什麼意思。還可能遭人白眼,不如不去。

無德的禮不隨,這裡的無德很多情況下是指藉助各種方式,讓別人給自己隨禮,以達到自己斂財的目的。比如二婚、搬家之類的,還有一種就是自己辦事請了很多人前去,等別人辦事了,請了他,他也不去隨禮的。

差異的禮不隨,故意抬高禮金,普通的事情卻禮金高的嚇人。已經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隨的少別人還會不高興,這樣還不如不隨。

最後說下「錢有三不借」,分別為剛認識的人不借、給高利息的不借、沒保證的錢不借。現在借錢的都是大爺,如果把錢借出去後,想要回來就很難,所以在借錢時一定要三思。

剛認識的人不借,這種人給人的感覺就是動機不純。剛認識沒多久,就找著借錢。對方的為人怎麼樣,你完全不知道,結果還是剛認識就借錢,不還錢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此類人最好不借給他錢。

給高利息的錢不借,能說給利息,說明兩人的關係很一般,還沒好到借錢不要利息的地步。給對方又願意給出高利息,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會找上你呢?要麼借錢乾的不是什麼正經事,要麼就沒打算還錢。

沒保證的錢不借,這裡主要說的是借錢人有無償還借款的能力,而不是打借條說什麼時候還錢。如果對方沒有償還能力,即使到了借條上的日期,你一樣拿他沒辦法。當然如果有些人的確需要錢,並且有很大的可能沒有償還能力,想要幫忙的就要看個人能力了,並且最好對方無法還錢的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梳留影 的精彩文章:

俗語:寧讓門前有橫路,莫讓豎路對著宅,有什麼科學根據
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有什麼寓意

TAG:江梳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