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沈從文張兆和——那一場民國里的風花雪月,回首相望已成川!

沈從文張兆和——那一場民國里的風花雪月,回首相望已成川!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這句話,至今被奉為經典,即便是隔著時空,看的人,也能從這句話里,品出許多他對那個人溫柔百轉的情絲,而這個人,正好是他的結髮妻子張兆和。

圖片

這是一段風花雪月的民國往事,來自小地方的沈從文,從第一眼見到美麗的世家小姐張兆和時,就對她一見傾心,並開始了熱烈的追求。最終,才子佳人,喜結良緣,如果放在童話故事裡,結局就此打住,這會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可惜,放在現實生活中,多了生活中的油鹽醬醋,美好的愛情也免不了生出許多波折。

沈從文出身農家,而張兆和則生長在名門世家,她是真正的名門閨秀,和她的其他三個姐妹,並稱為合肥四姐妹,是真正清貴的世家女,容貌靈秀,才學上佳,再加上良好的家世和優雅的舉止,標準的民國女神一枚。

圖片

正是這樣的女子,自從對張兆和傾心以後,沈從文放下了自己所有的矜持和不自信,對張兆和展開了熱烈的追求,情書一封接著一封。而彼時沈從文還是張兆和的老師,這樣的舉動,為張兆和帶來了很多的困擾。

忍無可忍之下,她帶著沈從文寫的情書,去找校長鬍適,可胡適是沈從文的好友,他的天枰原本就是斜的,他不僅沒有幫張兆和解決煩惱,還給她瘋狂洗腦,說:沈從文固執的愛著你,你就從了他把。張兆和說:可我固執的不愛他啊。

可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尤其在沈從文發動了所有的力量以後,胡適熱情的給他們二人牽線,就連張兆和的姐姐也成了沈從文的助攻。似乎沈從文如此痴情,張兆和還不接受的話,也就太鐵石心腸了。

圖片

張兆和未必愛沈從文,可她最終還是答應了和他在一起,也許是被感動,也許還帶著點被壓迫的感覺。總之,她終究沒能堅守住「我固執的不愛他」的心情,和沈從文結婚了。

沈從文如願以償娶到了心心念念的女神,在挽著妻子的時候,或許他也暢想過屬於他和張兆和之間夫妻和樂,恩愛和美的未來。只是,他們終究是太不同的人,結婚後長長久久的在一起,如果沒能學會互相包容,彼此妥協,那麼婚姻生活,對彼此來說都將會是折磨。

沈從文想過理想中才子佳人的浪漫生活,而張兆和卻只想踏踏實實地過日子。在孩子落地後,經濟越來越拮据的情況下,沈從文依舊經常為了面子各種應酬,甚至還繼續保留了他的古董愛好。這讓終日操心柴米油鹽的張兆和很不能理解:日子都過不下去了,還想那些高雅的東西,太不切實際了!婚姻里,兩人類似的矛盾層出不窮。於是,一次次地,兩人不可避免地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爭執。

圖片

沈從文真的愛張兆和,誰也不能否認他的赤誠,然而,他的愛卻又是太不成熟的。一次又一次的爭吵矛盾,他只會覺得,張兆和不理解自己,甚至開始懷疑妻子瞧不起她、不愛她。畢竟他只是一個農村小子,而張兆和是名門千金,骨子裡的自卑作祟。他太需要別的女人的崇拜仰慕來證明自己,於是,他出軌了自己的讀者高青子。

可是沈從文卻忘記了,愛情從來不是單靠嘴上的說說,它還需要實際的關心與理解。張兆和成天忙於家庭兒女,為家中瑣事煩心,而這原本是她婚前絕沒過過的日子,把一個世家女變成一個妻子母親的,靠的也全是沈從文婚前的信誓旦旦和愛慕。所以當沈從文出軌的事情擺在她面前的時候,即便沈從文向她懺悔,表示和高青子徹底了斷,張兆和心裡的那個坎,是註定過不去了。

圖片

1947年,沈從文的文章被郭沫若批判為桃紅色文藝,為此,他不得不封筆,在他心裡最脆弱的時候,給予過一絲絲的關愛。她只每天做著作為一個妻子該做的本分,其他的一概不理不問。以至於最後沈從文因此患上抑鬱症並住進清華園,她也未去看望過一次。

只是,沈從文雖然在婚姻里有過背叛,雖然他不懂得怎麼真正去愛一個人,但他對張兆和的愛,卻是沒有作偽的。有一次,,張兆和的姐姐張允和去看他,沈從文一個人生活,屋裡一片狼藉,都沒地方下腳,兩人寒暄了幾句,在張允和要走的時候,沈從文卻突然叫住她,從鼓鼓囊囊的口袋裡掏出一封皺頭皺腦的信,又像哭又像笑的對張允和說:「這是三姐(張兆和)給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舉起來,面色十分羞澀而溫柔。張允和說:「我能看看嗎?」沈從文把信放下來,又像給我又像不給我,把信放在胸前溫了一下,並沒有給她。張允和正覺得有些好笑。沈從文忽然說:「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接著吸溜吸溜地哭起來,快七十歲的老頭像一個小孩子哭得又傷心又快樂。

圖片

直到後來,新中國成立,長期飽受折磨的沈從文,心理上也崩潰了,他割開動脈喝下煤油。雖然被搶救回來了,可他還是沒有得到張兆和的原諒,為了避免和丈夫處在一起,張兆和竟立刻動身去了華北大學深造。

其實,沈從文一生都愛著張兆和,只是他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愛人,一場外遇,已經把張兆和內心關於這段婚姻的期待擊的七零八落。驕傲如張兆和,這註定是一個一生都解不開的結。

直到1988年,沈從文病危,臨終前,他的最後一句遺言是:三姐,我對不起你!這句話讓張兆和心如刀絞,只是,終究一切也是回不去了。

圖片

張兆和整理他的遺稿,看到他的那些稿子,感受一些她以前沒有體會過的,沈從文的心情,才算是對他有了多一些的了解,她說: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過去不知道的,如今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如今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卻是個稀有的善良的人。

她似乎理解了一些,沈從文那些被壓抑在內心裡的,深情中交雜著自卑,又帶著不舍的心情,只是,張兆和當初的心情,不知沈從文又可否了解到過呢?

圖片

2003年,躺在病床上的張兆和雖已衰老,卻仍能與人對話。可當有人拿沈從文的照片給她看,問這是誰時。她卻含含糊糊地說「有點熟悉,但記不起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張兆和已:不識沈從文!而她的「不識」背後,有多少苦多少淚,估計只有她自己知道。

這一場從民國開始的風花雪月,最終在張兆和的離世里,徹底落下帷幕。若是當時,沈從文的愛成熟些,張兆和的愛多於感動些,是不是,他們也能安然的攜手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D雜談 的精彩文章:

容音是個小天使,《如懿傳》的皇后卻是毒婦,歷史上她究竟如何?
明明有十幾個兒子,為什麼乾隆偏偏選擇了資質平庸的嘉慶?

TAG:小D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