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常德保衛戰------楊維鈞大戰岩包

常德保衛戰------楊維鈞大戰岩包

原標題:常德保衛戰------楊維鈞大戰岩包


楊維鈞,河北滄州人,黃埔軍校第9期畢業,常德保衛戰時任57師第169團1營營長,原本防守常德城郊東北一線。由於鄧光鋒棄守德山街(沅江以北),大量日軍湧進。守衛常德東郊的孟繼冬營由於在塗家湖、牛鼻灘戰鬥中損失較大,169團團長柴意新急調楊維鈞營接替孟繼冬營,守衛常德東大門。


楊維鈞當時30歲,身材高大,曾跟隨余程萬參加過浙贛會戰、南昌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因作戰勇敢多次受到嘉獎。


城東陣地南北長達6公里,楊維鈞營300人左右,兵力單薄。楊維鈞將兩個連分別布置在五里山和楊家沖,形成一個八字形的喇叭口,以鉗制東面日軍,並向北面策應,同時監視南面日軍,營部駐岩包,以一個排守衛岩凸前面的葉家崗,其餘部隊布置在營部周圍作預備隊。


日軍佔領德山街後,集中數千人,猛攻東郊前沿陣地。日軍先以10多門大炮向守軍陣地猛轟,飛機也趕來助戰,然後步兵發起波式進攻。楊維鈞指揮部隊奮勇狙擊,依託前沿一條小河阻擋日軍前進,給日軍以大量殺傷後退守岩包既設陣地。


日軍渡過小河後,步兵分南、北兩路猛撲岩包,炮兵進駐新民橋(現在的新陂橋)和德山街,集中轟擊岩包,飛機猛烈俯衝掃射。岩包周圍全被火焰、煙霧籠罩,爆炸聲灌滿了守軍士兵的耳朵,眼睛看不到任何東西,只感覺一個不見天日的大霧天。

經常有炮彈落在營部周圍,爆炸後,濃濃的煙霧立即湧起,很快就堆起一座霧山,刺鼻火藥味隨即撲進營部。營部里的楊維鈞一絲不亂,一邊不斷了解前線情況,一邊向上級彙報。



五里山南面的葉家崗地處日軍進攻岩包的要衝,落下了大量炮彈,工事全被炸毀,士兵大量傷亡,剩下的勉強湊成一個班,連長鬍德秀帶著他們守在散兵壕里,準備死守。


日軍炮擊停止後,很快就發動了進攻,密集的波式隊伍向葉家崗猛衝,楊維鈞立即派副營長帶一班人增援葉家崗。


副營長離開後不久,楊維鈞就發覺形勢有了變化。日軍炮兵仍然轟擊葉家崗,而步兵則從葉家崗側面繞過,向岩包正面衝來。日軍意在將守軍吸引到前沿據點,以炮火摧毀,而步兵則企圖越過兵力空虛的岩包,直接進攻常德東門。

識破日軍詭計後,楊維鈞立即指示葉家崗守軍撤回岩包,集中力量據守。此時日軍炮兵和飛機對岩包的轟炸越來越猛烈,楊維鈞立即將營部轉移到皇經閣。


日軍步兵分5路向岩包一帶猛撲過來,3路集中猛攻岩包,另兩路牽制其它方向守軍。岩包一帶被槍炮聲籠罩,輕、重機槍已經分不出敵我,只聽到決堤一樣嘩啦啦的響成一片。


看到來勢兇猛的日軍,楊維鈞深感前方兵力不足,無法抵擋日軍。立即背起槍,掛著手榴彈,幾乎一跳就出了指揮所,帶著營部外一個班的預備隊,向前方奔去。


楊維鈞一行人連竄帶跳,躲避日軍落下的炮彈,很快就鑽進煙霧中,不見了身影。飛到營部上方的兩架日機,似乎發現守軍有援兵上去,立即對著煙霧飛過去,機槍一路不停的向煙霧中掃射。


日軍的波式隊伍很快就接近了岩包陣地,楊維鈞幾乎同時趕到。

楊維鈞指揮士兵首先向日軍投出一批手榴彈,炸倒了一大片日軍。隨著手榴彈的爆炸聲,楊維鈞衝進了日軍隊伍,端著刺刀勇劈猛刺,如入無人之境,一路勢不可擋,日軍就像矗立在地上的長冬瓜一樣被紛紛刺倒在地。剩餘日軍被楊維鈞的氣勢壓倒,潮水一樣潰散而去。


日軍進攻岩包的同時,分出一路鑽到岩包後方,從北面向營部所在的皇經閣包抄而來,密集的機槍聲和迫擊炮彈很快打到指揮所附近。此時營部周圍的官兵全部上了前線,只剩下一個督戰參謀、一個連副和幾個雜兵。


正當督戰參謀準備跟日軍拚命時,楊維鈞帶著一隊人從岩包方向飛奔而來,他連指揮所都沒進,帶著人直接插到北面一道小河堤,截住了日軍。


督戰參謀剛喘口氣,3個波隊的日軍就出現在東面的公路上,快速向皇經閣衝過來,督戰參謀來不及多想,連忙指揮身邊零星幾個士兵準備戰鬥。


此時楊維鈞正在指揮所北面激戰,不能脫身,單靠指揮所周圍幾個雜兵,根本無法抵擋日軍,督戰參謀第二次想到了拚命。


就在最前面的日軍快衝到指揮所附近時,「咚」的一聲,一發炮彈從後方飛過來,落在日軍隊伍中,接著一炮接一炮的打過來,全都在日軍隊伍中爆炸。頃刻之間,這支日軍就被炸得四散而逃。


擊退東路日軍後,守軍炮兵隨即轉移方向,轟擊北面日軍,在步、炮合力打擊下,北面日軍很快退卻,皇經閣轉危為安。


就在楊維鈞返回救援皇經閣時,日軍再次佔領了岩包主陣地。楊維鈞將岩包周圍零星士兵撤回,準備集中起來反攻。但岩包日軍兵力雄厚,自己剩餘士兵太少,無奈之下向團長柴意新求援。


當晚,169團一個連奉命前來增援,炮兵團長金定洲也趕到皇經閣,親自為炮兵觀測日軍。1營士兵對岩包陣地非常熟悉,將日軍所在位置準確的告訴了金定洲。


短暫整理後,楊維鈞率領全部士兵奔向岩包,到達附近後就暫時潛伏下來。在營指揮所的金定洲立即指揮炮兵向日軍陣地發射。


常德城內的8門野炮一起發射,短短几分鐘內就發射了200多發炮彈,連炮管都打得滾燙。


日軍壓根不知道守軍有威力巨大的野炮,沒做任何防炮準備,炮彈準確的落在日軍聚集的工事里,把日軍炸得血肉橫飛,沒被炸著的在黑夜中四處亂竄,整個岩包亂成一團。


楊維鈞趁機出擊,指揮部隊從多個方向沖入日軍陣地,守軍如入無人之地,挺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勇猛刺殺,日軍被紛紛刺倒在地。



日軍見守軍來勢兇猛,誤以為大部隊趕來,一時失去指揮,紛紛奪路而逃。經過兩小時肉搏戰,楊維鈞將日軍徹底擊潰,完全收復岩包。


岩包是常德的東大門,要進攻常德,必須奪取岩包,因此日軍對岩包志在必得。同樣,守軍對岩包也志在必守。兩軍在接下來的兩天里一直在岩包拉鋸激戰。


日軍曾3次佔領岩包,但都被楊維鈞親率部隊肉搏反擊奪回。後來日軍多次增兵,並調集10多架飛機到岩包上空俯衝掃射,地面步兵慢慢向岩包推進。


楊維鈞毫不畏懼,越戰越勇,當有日軍衝上岩包陣地時,就用手榴彈和刺刀將其消滅,岩包一直穩穩的控制在他手中。日軍付出重大傷亡,也無法踏上岩包陣地。


經過幾天戰鬥,岩包工事大都被毀,楊維鈞手下士兵傷亡也非常大,只剩下100多人。團長柴意新感覺全團傷亡太大,在現陣地上兵力太空虛,需要向後收縮陣地,遂令楊維鈞放棄岩包,撤到東門附近。


楊維鈞奉命後撤到東門外三閭巷一線,準備繼續迎擊日軍。


岩包一戰,日軍既領教了守軍的炮兵,更領教了守軍的頑強,岩包一帶幾乎被倒下的日軍士兵覆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抗戰815 的精彩文章:

有苦難言的抗日名將杜聿明

TAG:抗戰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