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那些年被影視劇誤導了的道士形象

那些年被影視劇誤導了的道士形象


那些年被影視劇誤導了的道士形象


提起道士,相信大部分人都被影視劇給」洗腦「了,想到的道士形象和代表人物也都是影視劇中的經典形象,可是雖然電視劇來源於生活,但是卻仍然存在大部分的杜撰的成分。


曾經風靡一時的香港道士電影,林正英的捉殭屍系列可謂是深入人心,至今都無人能超越且被多數影迷所懷念。可是大家知道林正英的道士形象並不代表整個道教道士嗎?


林正英的道士形象,其實是道教茅山道士形象,主要重視符籙和捉鬼,而道士並不是都會符籙和捉鬼,全真派道士就是重視清修,誦經和養生,不同的派別,主要的修習內容也不同。



那些年被影視劇誤導了的道士形象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個神奇的道人——張三丰。

小說中,張三丰武功蓋世,超凡脫俗,神龍見首不見尾。


那些年被影視劇誤導了的道士形象



《太極張三丰》裡面的開創了武當派,發明了太極拳的張三丰。

在今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村靠近101國道處,有一座佔地一百多畝的「張三丰仙居」。這座仿古建築由大殿、偏殿、鐘樓、鼓樓組成,廟宇中,張三丰的銅像高高矗立,仙風道骨,令人肅然。

張三丰就出生在這裡。

但凡名人的出生地都稱之為故居,可為什麼張三丰的出生地卻被冠以仙居呢?這是因為在家鄉人的眼中,張三丰不是凡人,是神,是仙。

不過歷史上的張三丰的身材相貌,和李連杰恐怕不盡相同。歷史上載張三丰:「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身材要比李連杰高得多,形貌也是非常雄壯,不像李連杰那樣清秀。

那些年被影視劇誤導了的道士形象


尹志平(甄志丙),相信很多人對於他都不陌生,當年那一段侮辱小龍女的片段,成為了不少人的童年陰影。


金庸筆下的全真道長大凡性格狂躁、本事平庸,與道教提倡的「清心寡欲、清靜無為」的思想大相徑庭。就《神鵰俠侶》金庸所描寫的尹志平玷污小龍女一事,一位自稱青城派俗家弟子的道教研究生忿然抗議。金庸也因此事道歉,將原著中的「尹志平」改成了「甄志丙」。


在武俠小說中武功平平、人品不佳的尹志平,其原型是中國道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自小出家,轉益多師,集全真道道法之大成,接任全真道掌教後,大建宮觀,廣收門徒,使全真道趨於極盛。他一生不近女色,淡泊名利,道德高尚,與小說中的尹志平迥若兩人。

那些年被影視劇誤導了的道士形象


《道士下山》電影自從上映就備受爭議,影片主角何安下下山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搶盜和開葷,從這一點來看,他的人物設計從根本就是與出家道士的基本道德水準相背離,醜化道士形象,肆意編排,嚴重傷害人民的宗教情感。


拍道士殺人本身就是在誤導大眾,更何況道教清規戒律中的五戒明令戒止殺盜淫妄酒,何安下犯了四條,實在是不合教規。


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何安下殺了人後還要請和尚指點迷津,這很明顯是在揚佛抑道,影響宗教和睦,蓄意製造宗教之間的矛盾與紛爭,導演陳凱歌如此的貶低道教的目的是本意為之?還是受到了境外投資方或其它勢力的有意指使?

有些人覺得有點小題大做,電影本身就是藝術的形式,沒必要拘泥於劇情,大家看著開心就好了。


有這種想法的人,覺得挺可笑的,如果電影、電視劇只要符合藝術的形式取悅大眾就好,那為何抗日劇拍成了手撕鬼子要被集體吐槽,言情劇男主角太高富帥不切實際要被集體吐槽,正因為雷劇遍地,所以現在更多的人開始追求還原歷史本真的影視作品.

(文章摘自道學平台)

·END·

道學平台

添加道長微信

微信號:hdaojiao

點擊查看精選道學文章

修習道法是個未知數,如何正確邁出第一步?

人類沒有能力理解這個世界的全部真相,比如因果承負報應!

拜神做這些,祈福才能被神仙知道!

切莫「燒香不明理」,道教上香規範!

日行哪三善,三年命運必轉?

你的丈夫,決定了你的長相!

七大漏財風水習慣,看看你有幾個

有修為的人,往往是安靜的(經典)!

成大器的男人必六戒!(深度好文)

紫氣東來風水布局,能讓家運生生不息!

道學平台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中國道教官方平台

免費獲取修道學道資料

修行交流

微信號:hdaojiao(德生道長)

騰訊QQ號:284870969

點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道教 的精彩文章:

貓的報恩,站在靈力頂端的貓為何反而不易成仙?
聲稱自己是某某大仙附身,大神轉世,替天傳道,狂稱大師,這些人請遠離!

TAG:中國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