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電視產業一大趨勢:收視率不再是評判劇集唯一標準

美國電視產業一大趨勢:收視率不再是評判劇集唯一標準

原標題:美國電視產業一大趨勢:收視率不再是評判劇集唯一標準



文丨楊瑛 來源丨上觀新聞

在這個流媒體時代,電視劇還是你的第一選擇嗎?


近日,美國《華盛頓郵報》探討了現今電視產業的一大趨勢:收視率不再是評判劇集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越來越多「不受歡迎的」劇集也可以長盛不衰。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


期望重獲新生


美國電視收視率網站「TV By The Numbers」的數據顯示,去年首季播出後即遭停播的節目只有不到半數。近十年來,這一比例顯著下降,過去曾一度高達70%。

縱觀現在的美劇市場,從今年9月起,將有13部劇進入第十季。比如,《實習醫生格蕾》要播出第15季,《辛普森一家》已經第30季了,這在當今影視劇中算是創造了歷史。


但現實數據是,這些劇集的成績並不理想,收視率較巔峰時期下滑了超過70%。甚至還有一些劇集,即便已完結,也有辦法「再度歸來」,比如NBC重新開播了《神煩警探》(Brooklyn Nine-Nine),而它上一季平均收視量只有150萬。


那麼,為什麼電視台不願放棄那些「又臭又長」的劇集呢?


「過去電視總是和收視率相關,」美國福克斯(Fox)和全國廣播公司(NBC)電視總監普樂斯頓·貝克曼(Preston Beckman)說,「但現在與很多因素有關。」


首先,從宏觀層面看,受網路和流媒體發展的影響,電視的觀眾數量整體是在下滑的。因此,「在這種環境下,如果你沒有倒退,就是在上升,」《絕望主婦》製作人馬特·貝里(Matt Berry)說。

這就導致很多電視台高層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既然收視率不可能再沖頂,為什麼還要花數百萬美元去投資一檔新劇;更何況,不同平台之間還要為了一些高質量新劇展開爭奪。


但即便預期降低、收視率也差強人意,但還是有一些劇集生存了下來。這主要是因為電視台還指望它們賺取廣告收入。


其次,由此產生的另一大趨勢是,電視台開始看重這些劇是否具有營銷至海外市場和流媒體平台的特質。一直以來電視產業有自己殘酷的生存之道——最受歡迎的劇才能贏得廣告和存活,但這一規則正在被改變。


儘管收視率像溫水煮青蛙,但在播出後,這些劇有可能會獲得海外市場、流媒體等其他平台的青睞。如此一來,為這些慘淡的劇集「續命」可以讓它們贏得更多時間來拓展觀眾基礎,甚至重獲新生。


例如,在NBC電視台播出的美劇版《颶風營救》(Taken)第一集平均收視量只有400萬,但在去年NBC還是決定續訂第二季,因為該劇在海外市場很有影響力,NBC還可以與歐洲製片商分攤製作成本。這是一筆不虧的買賣。

舊的不去,新的難來


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很難推陳出新。文化領域專家認為,在流媒體時代下,這種做法未必是明智長遠之策,反而會阻礙電視產業的創新,還將加深觀眾對電視的審美疲勞。


「我們現在的處境是,老劇不停播更容易,但是新劇開播卻很難,」美劇《嘻哈帝國》(Empire)劇作者丹尼·斯特朗(Danny Strong)表示,他的律政新劇《無罪證明》(Proven Innocent)好不容易得以在Fox播出。「這對電視業來說有好有壞,取決於你是誰。」


這種說法引起很多業內創作者的共鳴,老劇賴著不走,許多原創新劇嶄露頭角的機會就很渺茫。今年,CBS新劇《洛城機密》(L.A. Confidential)、由美國電影演員凱蒂·赫爾姆斯主演的Fox新劇、奧斯卡最佳編劇獎得主迪亞羅布·科蒂指導的校園喜劇都不幸被砍。

「那些老劇不下檔所造成的結果是,你會好奇那些被壓制的新劇到底是什麼,」雪城大學電視史專家魯伯特·湯普森(Robert Thompson)說,「這就是電視業的達爾文主義:那些老的生物體不消亡,就沒有新變體的位置。」


同時,電視業的這一趨勢也將給自身帶來更多枷鎖,失去更多年輕受眾。「電視已不再是大多數年輕觀眾的選擇,我認為這正是因為一些『大齡』劇集扎堆在這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電視和媒體方向教授凱文·桑德勒(Kevin Sandler)說。


而且,也不是所有劇都能熬過寒冬迎來春天。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已確認續訂《國務卿女士》(Madam Secretary)第5季,但這部劇去年收視率下滑近一半,外界並不看好。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電視產業也許的確有些動力不足,但也並非是件壞事。「人們都說電視是破壞創造力的地方,」編劇彼得·連科夫(Peter Lenkov)說,「但我認為這不是正確的理解方式。電視劇本身不是為了發現和探索,而是一個你可以在這裡找回你喜愛的那個角色。」


而作為一種傳統的媒體形式,電視台還不得不考慮粉絲的感受。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警匪劇《警花拍檔》(Cagney & Lacey)就曾出現過粉絲聯名寫信要求保留劇集的轟動性事件。當然,這種事現在已很常見。由此,出於情懷等其他考慮,一些收視率不高的劇仍然繼續留在熒屏上。


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沒有一部劇會是常勝將軍,就像所有故事都會有一個結局。電視台高層會更替,也會面臨盈利壓力,總之沒有劇是不會下檔的,但也許也會是新的開始。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圈 的精彩文章:

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也存在缺憾,普遍缺少對消息寫作常識的敬畏
B站歷時一月獲解封,秒拍、56視頻等5款產品仍暫停上架

TAG:傳媒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