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原標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

國慶節,歷來便是中國人民舉國同慶的日子。這一天,意味著中國人民正式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政權,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民主政府,終於拋棄了「中華帝國」與「中華民國」的稱呼,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做了國家的主人,不必再受封建政權和資本家的壓迫。


1946.6 全面內戰


1945年8月,蔣介石於日本投降前後(日本於15日投降),三次發電,請毛澤東前往重慶共同商談「國際、國內重要問題」。為避免再一次的內戰,國共兩黨代表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然而,國民黨軍隊進入原日佔領區後,拒不承認已經進入該地的共產黨軍隊與中共政權的合法性,雙方隨即爆發大規模衝突。雖有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從中調停,但因共產黨及其他民主黨派強烈反對國民政府的主張,合作宣告破裂。因雙方均有開戰之意,美國隨即終止對國民黨的軍事援助。


1946年6月,國共兩黨軍隊在中原地區爆發了大規模武裝衝突。此時,國民黨軍隊仍稱「國民革命軍」,但共產黨軍隊已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此階段持續1年,被中國共產黨稱為「戰略防禦時期」。

國民黨的8個月全面進攻並未收到理想效果,因共產黨部隊連續獲勝,國軍部隊的士氣遭受到沉重打擊。1947年6月,共軍轉為戰略進攻。30日,劉伯承與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強渡黃河進入魯西南地區,僅花近1個月的時間便殲滅國軍6萬餘人,隨後於8月進入大別山;8月,陳庚、謝富治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另一部進入豫西;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


三路大軍與河南江北之間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牽制了南線國軍一半以上的兵力。東北戰場,林彪連續發動秋季攻勢與冬季攻勢,將東北國軍壓縮在錦州、瀋陽與長春,而華北共軍也於11月解放石家莊。自此,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完全連為一片,中國共產黨勝局已定。12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會議,毛澤東同志總結人民解放軍長期的作戰經驗,提出了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進一步統一了全軍的作戰思想,提高了戰略戰術水平,增強了戰鬥力。



淮海戰役紀念雕塑


次年,人民解放軍先後進行了洛陽﹑宛西﹑宛東﹑豫東﹑襄樊等戰役,極大地打擊了國民黨將士的士氣,改變了中原與華東的戰局,並於4月22日成功收復延安。9月12日,林彪與羅榮桓領導的東北野戰軍集中了70餘萬人,發動遼瀋戰役。經過了52天的戰鬥,東北全境獲得解放。16日至24日,華東野戰軍發動了濟南戰役,歷時8日,全殲國民黨守軍10.4萬人,山東全境獲得解放。

1949年4月,以周恩來為首席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與以張治中為首席代表的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在北平開始舉行談判。4月15日,中共代表團將《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送交國民黨政府代表團,但因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接受此協定,談判宣告破裂。5月26日,西北全境解放,國民黨只剩下西南地區仍在控制中。


1949.9 開國大典


1949年年中,劉少奇開始了歷時兩個月的訪蘇之旅。訪蘇途中,斯大林詢問劉少奇有關建國之事,劉少奇回答說:「我們目前集中力量解決華南各省的問題,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商量過,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可能計劃在1950年的1月1日。」但斯大林對此回答並不信服。他認為,無政府狀態下的中國,極易受到攻擊,並且這種攻擊是很毒辣的。劉少奇和中共代表團對斯大林的觀點極為重視,立即報告給了黨中央與毛澤東。毛澤東十分重視斯大林的觀點,於是立即將建立政府這件事提到日程上來。最終,經黨中央開會決定,將開國大典的日期定在了1949年的10月1日,並成立了由周恩來為主任,彭真、聶榮臻、林伯渠、李維漢等人為副主任的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籌備會根據中央的指示而擬定的開國大典有三項內容,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儀式和人民群眾遊行活動。


第一次總是不那麼容易的。閱兵方案很快就在朱德總司令和聶榮臻總指揮等幾位將軍的努力下通過了,但地點卻遲遲沒有定下來。8月,華北軍區的幾位將領來到周恩來總理的辦公室,將兩套經過反覆論證的閱兵方案(地點分別是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和市郊西苑機場)交給周總理。但因為兩套方案都有比較明顯的缺點,周總理並未馬上決定。但是,時間是不等人的,大典的日子越來越近,部隊也開始了分列式訓練。最終,幾經權衡的周總理意見:


毛主席總司令少奇同志閱:

日期在政府成立之日閉幕後。閱兵地點以天安門前為好。時間到時再定。檢閱指揮員由聶榮臻擔任,閱兵司令請朱德同志擔任。


意見傳上去,很快便得到了其他幾位領導的首肯。就這樣,天安門自此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


國旗也是要決定的。當時,黨中央向全國徵集國旗設計,最終交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討論通過。在眾多的設計中,多數人支持的是「星河旗」,設計簡明深刻,其中五角星帶表著黨的領導,黃色的線條代表著黃河,華夏文明的起源。但張治中將軍發表了反對言論,他認為國家還沒有全部解放,國民黨居於南方,而黃杠把國旗一分為二,這就顯得比較敏感了。因此意見得到了大多數代表的認可,周總理便選了第二個備用設計——紅地五星旗。不過,最初的設計跟現在的五星紅旗是不同的,大五角星中有著一個代表著蘇維埃的「鐮刀鎚子」圖案。


周總理並不是很滿意這個設計——它跟蘇聯的國旗太像了。這時,田漢先生提出了建議,把大五角星中間的「鐮刀鎚子」圖案去掉,而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最終,五星紅旗的方案於9月27日通過,此時距離開國大典僅有3天。



星河旗與紅地五星旗


30日的全國政協一屆會議閉幕式上,由女工趙文瑞花了40個小時製作而來的第一面國旗出現在了主席台上,會場滿台紅光,四壁生輝,掌聲經久不息。會議上還決定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定都北平、北平更名北京、紀年採用世界公元。


眾所周知,毛澤東主席是習慣於晚睡的,30日這天也不例外。毛澤東本想早些休息,精神飽滿的參加第二日的開國大典。但因處理重要事務,一夜未離開辦公室,直至凌晨6點多才出門,邊散步邊抽煙。他在院子里走動了10分鐘左右便回房休息,睡前還不忘提醒警衛,要他們1點鐘便叫自己起床(毛澤東一般是下午3點起床的)。


下午2時左右,毛澤東步行前往中南海勤政殿參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也就是在這次會議上,委員們全體宣誓就職,意味著中國結束了無政府狀態,新中國已然成立。


說來也是奇怪,38年前的10月,毛澤東還是一位一心嚮往長沙,還被稱作是「鄉巴佬」的學生。毛澤東在長沙第一次見到報紙——孫中山的機關報,他因此知道了黃興和廣州起義。辛亥革命爆發後,青年毛澤東曾寫了一篇文章貼在學校的牆上,他主張建立民國,並提出請孫中山當總統,康有為任總理,梁啟超任外交部長。然而,38年之後,也是在10月,卻是毛澤東本人從紫禁城走出,登上天安門,向全中國、全世界宣布一個新的共和國成立。


開國大典熱鬧非凡,廣場上站滿了翹首以待的人們。下午3時,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句話不僅僅是一句告知,更代表著中國人民終於擺脫了帝國主義和軍閥的控制與壓迫,建立起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篇章就此翻開,中國人民終於成為了國家的主人。



油畫《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一直持續到晚上,散場後,廣場上仍站滿了不願歸家的、激動無比的人們。但是,10月1日雖說是開國大典,但國慶節卻仍然沒有決定下來。直至10月9日,才由許廣平代馬敘倫提出,要將10月1日定為國慶節。會議討論通過,並將《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擇施行。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茲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國慶日自此才算是定了下來。


從1950年開始,每年的國慶節都要舉行盛大的慶典,同時還要舉行閱兵式,一直到196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才決定改革國慶制度,一直到1970年為止,國慶節一直只有集會與群眾遊行,從71年開始,群眾遊行也被去除,僅在北京舉行大型的聯歡活動,除非重大紀念日(如建國35周年與建國60周年),否則不再舉行閱兵式與群眾遊行,直至今日。


每年的國慶節總是全國人民娛樂遊玩的時候,但在聯歡的時候,請別忘了,為了建立這個新中國,多少的前輩付出了心血與生命。國慶節代表了我們中國的凝聚力,也意味著那些前輩們的血液沒有白白流淌。如今,中國變得愈來愈強大,我們也正走在復興之路上。前輩們的血液沒有白流,而我們也將帶著前輩們的意志,繼續走下去,為了一個強大的新中國,不斷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蔣校長 | 中國貨不招人待見?怨念這麼深...直接把中國造坦克扔海里餵魚了
那個說「當兵有什麼了不起的」人,你傲慢無知的樣子才是最丑的

TAG:鐵血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