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一言不合就拉黑」 | 越著急離開的人,越放不下過去

「一言不合就拉黑」 | 越著急離開的人,越放不下過去




KY作者 / 咯咯



編輯 / KY主創們




今天文章的主題來源於和一個朋友之間的一場有趣的對話。她對我說,在今年之前,她都從來沒有終結過和重要他人之間的關係。

她會不斷地回頭找那些在她生命中留下過重要印記的人,與他們保持某種聯繫。

很多次她都以為自己終結了這些關係,但實際上,雙方還是在某種關係中,她還會在一段時間後回頭。



後來,在她與她現任的心理諮詢師的關係中,也出現了這個問題。她決定和諮詢師結束咨訪關係,但又會重新預約他。再結束,再回頭,如此反覆。有一天她突然意識到,

她還沒有能夠徹底離開過任何一個曾經重要過的人。




今天我們來聊聊「終結」這件事。









專業領域對於終結

(termination)

這個話題的討論,最常出現在心理諮詢師與來訪間的關係中。但其實,每個人的生命中都避不開「終結」這個命題。

一生中能夠始終相伴的人是非常有限的,就算真的做到了一生相伴,也終會有死亡將我們分離。



甚至,

有一些關係的建立就是以終結為目的的。

除了咨訪關係以外,常見的在建立之初就是為了結束的關係還有師生關係和親子關係。這樣的關係是特殊的,它們最大的共同點在於,關係的目的

是為了幫助另一方在和自己分離之後,能夠獨立地過得更好。

當然,即便如此,終結重要關係的過程依舊十分艱難。




而為人父母這個命題之所以如此困難,也與它「須要完成分離」的性分不開。如果父母永遠不真正「送走」孩子,孩子不能真正「離開」父母,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不過,只有那些非常重要過的關係,才有「終結」的議題可言。因為深入地彼此影響過,那些不重要的人,你其實也並不會意識到你們的分離。










關係「終結」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既是一個危機的時刻,也是一個發展的時刻

(Quintana, 1993)




終結之所以是一個危機的時刻,是因為

我們很多情緒性的反應會在這個節點被激活。尤其是人生中那些還沒有得到解決的、與失去有關的感受,人們的心理狀態面臨著頃刻崩塌的可能。在諮詢中,它也是最容易引起問題複發的一個節點。




人們在面臨重要關係失去的時候,往往有著痛苦的感受。而每個人在這個時刻,都有一些已經獲得的既往的經驗、對關係終結的認識。

如果對於終結有著恐懼的感受、或者曾經發生過不好的事情,我們會在再一次面臨終結的時刻,被激發過去習得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我們會發現,本已經平靜下來的自己,再次變得心情激蕩、充滿猜疑、逃避面對、甚至主動做出傷害對方的行為等等。終結是一種刺激,它激活了我們未解決的問題。




而終結也是成長的時刻,是

因為很多時候,人們在沒有被激活這些方面時,他們並沒有機會去深入理解、或者直接調整自己的某些不良的部分。

也許是由於這些問題發生在久遠之前、已經距離現實生活很遙遠了,他們甚至會忘記了自己還存在著這些問題。

而在情緒被激活的時刻,他們才重新經歷這一切,並再一次有了機會,去理解自己的這些被激活的反應、去發現自己還有別的處理方式,重新徹底解決自身的問題。

 










在完形心理學的觀點中,一個人的自我圖式

(self-schemas)

的建立過程中,重要他人的影響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說是最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

每一次重大的告別都伴隨著一部分自我的死去。




換言之,人們與這些重要他人的關係,是自我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和這個人的關係終結了,自我就會出現一部分的缺失——覺得自己少了一塊。人們會覺得,自己從某種程度上「吸收」了一部分的對方,融入進自己。因此,在關係終結時,大多數人都會出現一種「不完整感」。當關係越是深刻時,

這種不完整感就會顯得越發強烈,甚至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自我認知。




另外,還有可能是因為這些人和他們發生過重要的聯結,所以這一點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他們自己是被需要的。這和自我的存在主義有很大關係——它給了人們存在感。因此,

重要關係的終結會激發大量的空虛感,以及帶來自身存在感的改變。












1. 無法終結重要關係,看起來是過去的問題,而本質反映的是當下的問題。




許多人不願意和過去終結,是因為無法、或者不願和當下發生足夠深刻的關係。




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一個模式是:

比起當下的關係,更願意感受到自己對過去某段關係的看重、依賴、需要、深情等等。文首提到的這位朋友就反思到,她一貫更願意感受到自己與過去的人之間存在難以割捨的感情,對當下的人和關係則很難感受到聯結。




她自我分析道,

這可能是因為過去的關係「已成定局」,無論好壞,都已既成事實,不存在更多的傷害自己的風險。相比而言,與當下的人建立聯繫是一件更為風險重重的事。因為她在潛意識的控制下,幾乎很難感受到當下可以隨時接觸到的、真的有機會加深的關係的重要性。




換言之,他們更願意和過去的人、已經失去的人保持重要的聯結感,

他們與過去保持某種程度的持續聯繫,這是一種既不是擁有、也不是完全告別的狀態,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的孤獨感。

但他們會這樣表現的原因,是他們無法處理好當下(可能的)重要關係。




有趣的是,一旦當下的關係成為了過去的關係,他們就會開始試圖挽回和糾纏。

他們會更願意承認過去關係的重要程度,因為它過去了,也就意味著它是確定的,也是安全的。與此同時,他們看待其的眼光也更加包容了——對於過去的關係,他們更容易自洽,也更能夠不在意、原諒,甚至接受它是有瑕疵的。




但歸根結底,尤其難以與過去終結的人,可能還是因為他們在現在有所缺失,因此才必須從過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聯結。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或許不是緊握住應該終結的東西不放,而是

著眼於當下的那個「應該在那兒」,但卻不在那兒的東西。

思考現在的生活缺失了什麼,才能聯結到當下和未來。




想解決過去的問題,其實必須通過解決當下的問題。




2. 每次終結都做得過快和過絕對




除了未意識到的、當下的缺失,難以真正終結的人還往往是由於他們的

每一次終結都做得太快和太絕對

,這是一種常見的、不良的情況。

比如那種一言不合就拉黑,或是沒有給雙方任何溝通機會就老死不相往來的人。




這樣做的後果是,他們沒能去探索那段關係中,在那個時間段所有的信息。

在這個前提之下,他們做出的決定也通常沒有真的經過深思熟慮,也並非真正從心。

因此,在草率終結之後,一旦出現了新的信息,或是他們注意到了之前不曾注意到的信息時,他們的內心就會開始動搖,開始懊悔。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會反反覆復地進入那個「終結——糾纏」的循環。




一些人總是迫切地想要立刻完成終結這個動作,而有些人則不那麼迫切,是因為每個人對

認知閉合

的需求是不同的

(Kruglanski & Webster, 1996)

。認知閉合的需求指的是

,一個人在一個模糊的語境/情境中去尋求一個確切答案的動機。

相關領域的研究者認為,每一個人對於認知閉合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這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個人特質。




也就是說,

一些人對「模糊」的忍耐度是更高的,他們也沒有那麼強的動機去立刻獲得確定的結果。而另一些人則尤其需要一個立即的、確定的答案。對於後者而言,去探索所有的信息,再完成真正的終結是一件過於痛苦的事。




無法忍受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儘力付出時間與精力,去探索能夠獲得的所有信息,深入思考,是因為這些人害怕面對現實。他們是一群更不願意接受現實的人:尤其是那些無法實現的願望,以及這種無法實現可能包含著的關於自身的信息——「我不能心想事成」、「我不被需要和喜愛」等等。




可以說,直面現實是好的終結的一個最重要的前提。沒有對現實的直面,就沒有好的終結可言。










就像上面提到的,

一個真正的終結,一定建立在人們已經探索完了所有的信息的前提之上。當一個人儘可能地去探索、獲取了所有的信息,並在此之上得出了一個複雜的結論,做出終結的行為,才能達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認知閉合。




而我能想到的,一種特別理想的終結方式,或許是發生在成熟的人們身上的「好心分手」(並不僅僅特指親密關係中的「分手」)。這樣的終結不一定是發生在兩個成熟的人之間,但它要求發起方必須是足夠成熟的。




回到咨訪關係中,倫理要求諮詢師不能隨意中止和來訪者的關係。只有當諮詢師確信,

從對方(來訪)的利益出發,持續下去現在的諮詢關係不再能夠讓對方受益,無法幫助到對方,甚至會傷害到對方時,他們才可以發起關係的終結。 




現實關係和諮詢關係不同,兩個人之間並不是委託關係——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從另一個人的利益出發考慮問題。

平衡兩個人的利益關係,是終結關係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但好的終結,第一個標準仍然是,

有一方真誠地覺得,繼續這段關係將讓關係中的一方或雙方利益受損。




很多時候,終結和遺棄之間只有一牆之隔。

人們常常會用「我要終結關係是為了Ta好」寬慰自己,但他們其實沒有真的面對為什麼自己想結束這段關係的原因。沒有真誠,幾乎很難有好的終結髮生。





好的終結的第二個標準,是雙方被賦予了機會,深入的探索終結時刻自己的感受,討論了終結為什麼發生,可能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在關係終結的時候,雙方能夠說出自己的感受,有充分的交流的空間,這段關係的終結將對人有更小的負面影響。




好的終結,對關係而言,也是一種好的結果——不是只有永不分離才是好結局。

好的終結能讓我們從中獲得顯著的成長,能夠加深我們對自身的了解,也能影響我們後續的三觀。好的終結不會留下太多讓自己困惑的情緒、不會遺留和壓抑太多尚未解決的情緒。儘管人們仍然會為好的終結悲傷一段時間,它卻不會對我們造成太過深遠的負面影響。




回到文章開頭的這位朋友,她說,有意思的是,當她意識到自己始終活在「過去」的關係里,而忽視當下的時候,當她發現自己從沒有徹底終結過關係,理解了自己這樣做的原因之後,她在近一年的時間裡,一個一個徹底終結了那些過去曾經重要過的人事。




她說,原來這才是終結的感覺。那些人沉沒到意識和記憶的深處,像所有的記憶一樣,他們仍然存在,只是你的注意力越來越少被分配到那裡,即便想起了他們,也不再有激烈的情緒被激起。終結的感覺是,儘管仍然還能找到他們,卻已經不再有想去聯繫的衝動了。




在那之後,她開始有了更多的約會。那個曾經缺失的當下與未來的可能,回到了她的生命圖景里,她開始朝著現在和未來去活著,我能看出她從這些終結的過程里,結晶化了一些感受和體驗。而她說她最大的成長是意識到,以前總把無法終結的責任推給別人,

現在才知道,關係的終結不像關係的建立,終結只需要自己一個人自己的處理就夠了。




今天的文章最後,我想祝你終結所有不圓滿的過去。生命會更寬廣,你會更快樂。




今日互動:

你有什麼特別難以終結的人或事嗎?來留言區說出你的故事吧~







Reference:


Bowlby, J. (1960). Separation anxiet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41, 89.


Kübler-Ross, E. (2009). Death: The Final Stage. Simon and Schuster.


Manicavasagar, V., Silove, D., Curtis, J., & Wagner, R. (2000). Continuities of separation anxiety from early life into adulthood.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14(1), 1-18.


Quintana, S. M. (1993). Toward an expanded and updated conceptualization of termination: Implications for short-term, individual psychotherapy.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4(4), 426.


Webster, D. M., Richter, L., & Kruglanski, A. W. (1996). On leaping to conclusions when feeling tired: Mental fatigue effects on impressional primac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2(2), 181-195.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後台,


我們會在48小時內給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每天醒來換一副身體,這種生活你接受嗎?| KY觀影:《內在美》
「人格成熟的重要一步」 | 最有治癒力的一種人格特質是什麼?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