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風流的杜牧與痴情的元稹,誰更值得去愛

風流的杜牧與痴情的元稹,誰更值得去愛

杜牧曾有詩曰: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大和七年,31歲的杜牧應淮南節度使牛僧儒徵聘,到揚州,為掌書記。書記是什麼,就是幕僚。此時的大唐王朝,藩鎮割據,賊亂蜂起,朝廷內宦官專權,黨同伐異,政局風雨飄搖,作為地位低下的一介幕僚,杜牧的滿腹救世抱負無從實現,滿心憋悶,鬱鬱寡歡,他只有轉身逃避,沉醉醇酒美人和放浪形骸了。

十年歲月,風流浪子杜牧自認薄倖,在自己的詩中也毫不諱言自承其短,那麼杜牧是不是一個真的負心薄倖之徒呢?

我們評價一個人,不光要看他說什麼,寫什麼,更應該看他的所作所為,看看他究竟做了什麼。

與白居易並稱「元白」的唐朝大詩人元稹在妻子韋叢去世後,寫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深情詩句,流傳至今,感動了後世無數MM。元稹該是個真正的千古痴情人了吧?非也!元稹其實就是後來元朝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張生」的原型,始亂終棄的無行浪子。元稹曾著有傳奇小說《鶯鶯傳》,《鶯鶯傳》脫胎於元稹自己記敘自己青年時與雙文(崔鶯鶯)戀愛經歷的《會真記》。如果說年輕時的荒唐不提也罷,那元稹在愛妻韋叢去世之後,一面涕淚橫流地念叨「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面又去青樓嫖妓,不久還包二奶,再娶,馬不停蹄,這又該怎麼說呢?

「痴情一片」的元稹是這樣,「風流好色」的杜牧又是怎麼樣的呢?

杜牧在江西做幕僚的時候,認識了歌妓張好好,後張好好嫁與沈傳師的弟弟,卻慘遭拋棄。後來杜張兩人在長安重逢,張好好已為當壚酒婦,杜牧感慨不已,專門為張好好寫下了《張好好詩》,情真意切。

杜牧35歲時在宣州做幕僚,一次游湖州,參觀民間水戲,見到一個年方14歲的小美眉,長得就如他筆下詩中那樣「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清麗脫俗,杜牧一見鍾情,因那小美眉年齡幼小,於是他定下了十年聘娶之約。怎奈此後仕途輾轉,歲月如梭,14年後,杜牧出任湖州剌史,才終於又到了湖州。

金庸《神鵰俠侶》中楊過和小龍女十六年相約生死不變,感人至深,但那只是江湖傳說,人生現實要殘酷的多,當杜牧終於找到當年那個絕色小美眉要娶她時,人家早已嫁為人婦,連娃都生了3個了。杜牧惆悵嘆息之餘,也豁達,畢竟是自己遲到了嘛,於是他就給自己當年的夢中情人賦詩一首:

欲去尋春去羅遲,不需惆悵怨芳時。

狂風盪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這就是杜牧,縱然風流放蕩,但絕不下流,他是那麼真性情,那麼的溫厚,那麼倜儻瀟洒。如果將他與「痴情一片」的元稹相比,究竟誰才真的是負心薄倖,而誰更深情,誰更高潔呢?

幸好,不論仕途多麼艱辛,情路多麼坎坷,杜牧的這一生,至少還有揚州,還有江南,還有曾經的揚州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一生浮沉的蘇東坡,最大的幸事,是有他這位好老師
大唐第一悲歌河滿子,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繼為之賦詩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