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進補必吃的7大食物,讓你整個秋天不生病
秋季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此時不補,更待何時?小編特地和大家分享一下,秋季進補必不可少的「榜首」食材,滋陰、潤肺、補血、清熱、健脾……滋補一整個秋天!
第一菜:蓮藕
養陰清熱,滋補延年
秋季天氣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
七孔藕澱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
第一水果:梨
百果之宗,潤燥之首
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較少,若能每天堅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梨因鮮嫩多汁,含有 85% 的水分,酸甜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就被尊為「百果之宗」。
最佳吃法:
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干、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對痛風病、風濕病及關節炎有防治功效,同時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
第一堅果:核桃
滋養肝腎,潤腸通便
核桃素有「長壽果」之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核桃仁能補腎助陽、補肺斂肺、潤腸通便。而鮮核桃含有的維生素E更加豐富,可以補肝腎、延緩衰老。
最佳吃法:生吃是最方便的,而且不會破壞裡面的營養,每天堅持吃1、2個會有不錯的效果。水煮核桃也是比較營養的一種吃法,核桃仁和紅糖放在一起煮可以改善女性朋友的面色,讓氣色更好。
第一飲:黃酒
活經通絡,暖身防寒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其含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葡萄酒、啤酒無法比擬的。中醫認為,黃酒性熱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潤皮膚、散濕氣等治療作用,最適合秋冬季節用來活經通絡,暖身防寒。
最佳吃法:
黃酒溫飲,暖胃驅寒。溫度以 35℃~45℃ 為佳。
第一肉:鴨肉
滋陰去秋燥
鴨子富含營養,中醫稱它可以滋潤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秋至的鴨肉,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是秋季食療的一大補品。
最佳吃法:
煲湯。煲鴨湯的時候少加點鹽,肉湯會更加鮮美。再者,將那種老而肥的鴨子和海參一起燉,其滋補作用也非常高,燉出的鴨湯,可以補充五臟之陰和虛癆之熱,這種做法對體質較弱的人很有用。
第一雜糧:紅薯
通便
秋季吃個暖洋洋的紅薯,是最舒服的享受。紅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等,腸胃消化欠佳的人,紅薯能讓你告別便秘。
最佳吃法:
生紅薯中的澱粉難以被消化,所以一定要蒸透或烤熟。提倡用蒸煮的方法,少用油炸。另外,空腹吃紅薯,容易泛酸、燒心。紅薯要趁熱吃,腸胃才會舒服。
第一補:三七
活血補血,補益健體
三七是秋季進補的上品,它是集防病、治病、保健三位一體的葯食同源中藥,對心腦血管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方面都良好的藥理作用。其強大的活血化瘀功效,對秋冬易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有非常好的防治作用,並且對氣血兩虛、手腳冰涼、免疫力低下有顯著的調補功效。
最佳吃法:
補血、提高免疫力可以熟吃三七粉:三七粉5-15克直接放入雞湯或者排骨湯一起燉,喝湯吃肉效果都很好。防治秋冬多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手腳冰涼、風濕病可以將三七粉用溫水或蜂蜜水、溫米湯送服,一次1-2克,每日 2-3 次。
——END——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李小五
⊙運營編號:GYZX0002


※秋季養生先養脾,6種黃色食物要多吃!濕氣重、胃口差的最該試試
※橘皮竹茹湯治呃逆,跟打嗝不止說拜拜!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