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編輯走火入魔?有錢人家的黑膠真好聽

編輯走火入魔?有錢人家的黑膠真好聽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最近身邊朋友入了一套黑膠唱機,筆者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蹭聽了一波,結果身中其毒...它簡直可以秒殺所有數字音樂的動態響應和細節還原。甚至筆者全程找不到數字音樂有任何強於它的地方。今天筆者帶著全程的聽感來和大家分享,還望笑納~

大佬家有一個專門用來聽音的屋子,空間大概在15平左右,屋子裡都是唱片、CD和大量HiFi設備。雖然長方形的屋子的駐波比較嚴重,但是通過真力的DSP技術完美解決了。先給你們放個圖吧~

唱機系統

電處:PS Audio Power Plant 5

前級:fumac全平衡前級

唱放:直刻的ear 834,三根德律風根抗屏管

唱機:Acoustic Signature - Challenger SE

唱頭:高度風紅MM

數字系統

解碼:prism sound ada-8xr

音源:Mac MiNi運行roon

音箱:真力8331

線材:基本都是高芬Gotham的專業線

嗯,這一套下來總價值也超過15萬RMB了(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我當時大概就是這個表情:

經過大概半小時的超聲波洗牒過程,終於把黑膠碟片弄乾凈了。因為黑膠採用模擬錄製,唱片上我們能看到的一條條的都是物理記憶的音軌,如果音軌上有積灰的話,聲音回放就會產生各種破音,嚴重影響聽音體驗。

經過了半個小時的忙活 終於能聽了

來 給你們體驗一下我的視角

今天主要試聽的三張碟:第一張是奧芬巴赫的女聲,第二張是阿瑪迪斯樂團演奏的舒伯特的死神與少女,第三張是古爾德演奏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

首先,黑膠唱片的定位感、動態感極其強大。相比於數字音源,黑膠唱片能將弓落到弦上的細微聲音過渡到拉琴的高分貝聲音的過程表現的十分精密、就像在現場聆聽一般:從落弓到演奏,每一個細節都完美的被記錄,對於音色、音量的掌控完全可以媲美現場般的聆聽感。

在低頻上,相比於同一首音樂的數字版,低頻的硬度、結像度幾乎是完全的碾壓,尤其是在低頻的動態上,很多低頻的號聲、鼓聲的力度差都能完全感受得到,且能夠明顯感知震動的聲源位置;而數字音源卻只能將低頻大致還原到一個力度上,並且聲音的厚度、結像能力上有著不小的差距。

中頻上,給我震撼最大的是黑膠唱片出來的聲音密度高的嚇人;相比於數字音樂中頻的高素質,黑膠唱機的聲音給我的是另一種跨越感:中頻不僅能做到高素質,並且與此同時完全的保留所有動態細節。

高頻與超高頻上,黑膠唱片的延伸體驗更是細緻、延伸範圍更廣;雖然數字無損音樂能夠大量保存高頻的信息,但有些高頻頻率過高時就會被數字過濾器認為這種聲音並不能為人所感知而沒有收錄。而黑膠這種通過物理記憶的載體是可以記錄從低頻到高頻、甚至環境音都能通過物理的手段「刻」在黑膠唱片上,讓聲音得以最完整的保留。

再說說它非常值得一提的動態解析:黑膠唱片的動態解析能力極強,在古爾德演奏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中,鋼琴聲距離錄製的麥克風很近、回放時能夠明顯聽出從左、右聲道分別對應著兩手彈奏的位置。甚至還能聽到古爾德演奏時還跟著音樂聲在低聲哼,這是我在數字音樂中很難區分出來的。

正是因為黑膠唱片的物理記錄方式,就算以及到了2018年的今天,黑膠錄音仍為回放最為接近真實的錄音方式。不過這個時候很多小白就問了:為什麼黑膠唱片這麼厲害卻被當今的數字音源替代?

其實很簡單,在音樂的進化過程中總要有取捨,黑膠唱片首先它的使用成本非常高、並且毫無便攜性可言。而數字音樂通過存儲在手機中就能播放,使用成本、便攜性都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所以黑膠遭受「淘汰」並不是因為它的能力、而是因為它的受眾面太窄了。

最後曬一隻大佬家的喵

其實還有一種數字音樂叫做DSD,它是由索尼與飛利浦公司聯合研發的超高採樣率音頻文件:它將每次採樣值都由1bit來進行儲存,這樣在就可以記錄更多的聲音細節、並在回放時讓聲音相對於PCM聽感更具連續性,更加接近自然的聲音。

理論上它可容納的信息量能夠和黑膠的物理記錄相媲美,但可惜DSD似乎因為版權問題並沒有火起來。

寫在最後:

仔細想想,黑膠給我們帶來的是在現實中根本得不到的東西:近場獨賞音樂。因為就算你花再高的價格,也買不到曾經的大師、樂團為你獨自演奏。而這一點黑膠產品能為我們帶來聽覺上目前來說最為真實的場景還原。這次的黑膠試聽,筆者聽音觀被再一次的刷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OL科技早報 的精彩文章:

5分鐘為你解答 國人喜歡什麼類型的音箱
深度解析 探尋鑫谷崑崙650W每一顆細胞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