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九二:張既找到破敵之策,卻為何無法實施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九二:張既找到破敵之策,卻為何無法實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曹操大軍剛剛從漢中地區撤回不久,河西地區又發生了聲勢浩大的叛亂。武威郡的顏俊、張掖郡的和鸞、酒泉郡的黃華、西平郡的麹演等地方豪強先後舉兵反叛,西北局勢再次陷入危機之中。這個事件的起因是由於當時敦煌郡的地方豪強張恭利用太守馬艾病逝之際向曹操自請擔任太守一職,引起黃華、張進等其他地區地方豪強的關注,紛紛打算利用自己在當地的雄厚實力稱霸一方,結果在遭到曹操的拒絕之後公然舉兵謀反。這些叛軍不但追殺當地朝廷官吏,同時還為了爭鬥勢力範圍相互爭鬥。

不久之後,顏俊派人將自己的母親、兒子送到曹操處作為人質,請求曹操出兵援助。面對如此混亂的局勢,曹操再次找到了張既,希望張既提供有效的解決危機的辦法。張既則認為,顏俊、和鸞等人的謀反蓄謀已久,現在出現內訌又希望朝廷出兵救援,其實都是在為自己的生存做打算,並沒有真心歸順朝廷的意思。張既建議曹操仿效春秋時期卞莊子刺虎的方式,坐山觀虎鬥,靜觀其變,讓這些反叛勢力繼續相互爭鬥,彼此消耗實力,等到他們兩敗俱傷之時再出兵進攻,一舉將這些叛軍全部消滅。

張既的這個建議,是針對長期以來西北地區出現的混亂局勢所精心構思出來的。經過漢末時期常年的戰亂,漢末朝廷對於西北地區的統治力逐漸衰落,除三輔地區之外,西北各地基本由地方豪強把持並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割據勢力。經過曹操及夏侯淵等人的數年圍剿,其中最為強悍及公開對抗漢末朝廷的韓遂、馬超、宋建集團被消滅,但仍然有不少的割據勢力存在。

這些割據勢力表面上歸順朝廷,但實際上依然做著割據一方的美夢,一旦形勢發生變化,他們自然而然就會起兵謀反。而經過漢中之戰的巨大消耗,曹軍不但無力立刻對西北地區的各個割據勢力進行大規模的圍剿,同時還要防備劉備集團及孫權集團的進攻,因此,如何應付西北地區的混亂局勢,也正為了曹魏集團一個懸而未決的疑難問題。在此時張既及時的提出了靜觀其變以及坐收漁人之利的戰略構想,是對曹魏政權西北政策的一個極大的豐富和完善。難怪曹操聽完了張既的意見之後拍手稱快。而事態的發展也正如張既所預料的那樣,一年之後和鸞殺掉了顏俊,另外的一股割據勢力——王秘幹掉了和鸞,這也實現了任其相互削弱的戰略構想。

就在張既在西北邊陲密切注視著叛軍的動向並準備隨時利用有利時機向叛軍發動致命一擊的時候,從洛陽傳來了噩耗: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一月病逝,曹魏集團面臨著領導者的更迭,朝廷對於西北地區的政策面臨調整。此時的張既也只能無可奈何的苦苦等待。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原本是諸葛亮的一次完敗,為何變成了一場大勝,原因其實很簡單
劉備敗於虎豹騎之手,不僅兩個女兒被俘,還痛失一位重要人物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