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NASA發布「重返月球」設計方案

NASA發布「重返月球」設計方案

原標題:NASA發布「重返月球」設計方案


作者:李虹琳 來源:星際智匯


2018年9月2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國家太空探索活動報告》,規划了從近地軌道到月球到火星的載人探索路線圖。該報告包括以下五部分內容:面向月球、火星及以遠目的地;美國人在月球軌道和月球表面;我們為在太空中生活做好準備;火星及以遠目的地的機遇和發現展望;以及促進組織改革的舉措。



從地球到月球到火星

一、報告提出的背景


該報告是對《2017年NASA過渡授權法案》要求的回應。該法案要求NASA在2017年12月1日前向國會提交「載人探索路線圖」,為NASA載人航天飛行計劃制定「一套完整的探索、科學和其他目標」,包括發展地月空間能力,但沒有明確提到在月球表面的載人活動。該報告重點關注特朗普總統於2017年12月簽署的「1號航天政策指令」的內容,即要求NASA「重返月球並進行長期探索和利用,隨後開展載人探火和其他目的地探測活動」。


二、報告的主要內容


(一)提出國家太空探索活動的五個戰略目標


將「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的近地軌道載人航天飛行活動」調整為「以私營為主的商業載人航天活動」;


領導並開展月球表面活動,提升執行地月空間以遠任務的能力;


通過一系列機器人任務促進對月球資源的科學發現和表徵;


實現美國航天員重返月球,並進行持續探索和利用活動;


在月球上驗證載人火星和其他目的地任務所需的能力。


(二)針對近地軌道、月球和火星的關鍵決策點和里程碑

1.近地軌道


2018年:完成近地軌道商業化研究,決定對商業近地軌道進行開發,確定國際空間站商業和私人宇航員使用政策。


2019年:通過競標挑選商業模塊和/或自由飛行空間站開發的資金/後勤支持;增加國際空間站使用和近地軌道開發興趣;消除監管障礙,研究新的融資模式,促進近地軌道商業活動的發展。


2022年:基於近地軌道商業活動發展狀況,在2025年聯邦終止對國際空間站直接投資的情況下,調整計劃,以確保繼續使用近地軌道空間平台。


2024後的決定:基於近地軌道商業載人航天活動發展情況,確定NASA和整個政府給予相應支持,以確保當前需求得到滿足,美國能夠保持在近地軌道的永久存在。


2.月球


月球軌道:


2018年:確定開發「門廊」、商業和國際合作夥伴關係,以及最終配置。


2019年:確定適當的「門廊」需求並確定軌道參數。


2020年:利用「航天發射系統」(SLS)/「獵戶座」(Orion)執行EM-1無人環月任務;開發「門廊」科學有效載荷;確定「門廊」剩餘要素的獲得方式(2021年前完成);根據運載火箭發展情況,決定未來「門廊」的後勤補給任務。

2022年:6月執行EM-2載人環月任務;發射「門廊」第一個要素動力推進部件(PPE)到月球軌道。


2024年:根據乘員艙的開發和運營情況,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投資以增加從月球軌道返回地球的選項。


2024後的決定:基於載人重返月球計劃和2030年載人火星軌道任務架構的決策,確定在月球軌道上開發和放置推進劑庫的需求和可行性;評估並做出適當決策,以滿足「門廊」發展需求。


月球表面:


2018年:確定NASA最早從2019年開始採購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實現月球表面端到端的有效載荷運送;確定聚焦於月球資源和其他科學發現的潛在任務,包括巡視和採樣返回能力。


2019年:決定載人級月球著陸器能力驗證任務的日期,決定開始載人月球表面架構和任務分析,以支持在2029年前將美國人送上月球表面。


2020年:開始載人重返月球表面所需的能力模擬、開發和/或購買其他要素(如乘員艙和上升飛行器、擴展「獵戶座」服務艙等)。


2021年:基於NASA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結果,計劃為第二個資源與科學巡視器任務採購商業發射服務,或者在NASA進行任務開發與運行。


2022年:基於2022年NASA月球資源與科學巡視器任務的結果,計劃加速原位資源利用(ISRU)系統的開發與合作,或者保持基礎研發工作。


2024年:基於之前的研發能力與成果,決定載人重返月球表面的日期、方法和任務目標。

2024後的決定:基於月球表面訪問成本、高功率電推進系統和原位資源利用(ISRU)的可行性、發布的探索與科學任務和技術投資,以及私營部門和國際夥伴訪問月球表面的需求,確定可持續美國載人重返月球表面的本質和相關基礎設施開發項目。


3.火星


2019年:確定火星機器人往返任務(火星採樣返回)的實施、架構和目標發射日期,確定火星前沿技術的研發投資組合,為載人長期深空運輸飛行器制定標準(正在進行中)。


2021年:基於「火星2020」、火星氧氣原位資源利用試驗(MOXIE)和火星直升機性能的結果,修改火星前沿技術的研發投資組合。


2024年:基於對火星前沿技術研發投資、「門廊」開發和運營、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開發和運營的結果,決定載人火星軌道任務的架構並開始開發相關係統。


2024後的決定:根據機器人往返任務、地月活動的結果,以及火星前沿技術研發投資組合的進展,確定實現載人登火所需的技術投資和時間線。



太空探索時間線


三、報告未明確的事項

該報告未提出如何實現五個戰略目標的新細節。報告雖然描述了地月空間「門廊」和一系列月球著陸器的開發,但未確定關於建設「門廊」和開發這些月球著陸器的諸多細節,也未提出如何開發這些著陸器的細節。報告指出,直到2019年NASA才會決定「適當的『門廊』需求」及其在地月空間的最終軌道。報告中未提及探索活動的成本,未對「門廊」、著陸器或計劃的其他元素提供成本評估;除最初計劃的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和在2030年代開始一系列載人登火任務外,並未對中間過程中的機器人或載人探火任務做出更加詳細的規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備參考 的精彩文章:

洛馬欲售日本升級版F-22
英國建「暴風團隊」研製新一代戰機

TAG:裝備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