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外國導彈專家夠意思:告別中國時 將數據寫滿筆記本悄悄塞給我方

外國導彈專家夠意思:告別中國時 將數據寫滿筆記本悄悄塞給我方

法國《歷史與生活》雜誌在2018年5月號的雜誌中登載了一篇描寫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與俄國進行的軍事技術合作的文章。文中提到,在1960年雙方的合作突然被中止之時,一些俄國專家展現出了「超越國界的友誼」(西方作者一般都統稱俄國,這種說法側重於歷史敘述,而非等同於今天的俄羅斯)。

外國導彈專家夠意思:告別中國時 將數據寫滿筆記本悄悄塞給我方

當年的外國專家

文章中提到,當時不少俄國導彈專家來到中國,幫助中方研發第一代彈道導彈。一開始其提供的樣品是R1式。這種導彈技術相對原始,基本可以算作是對40年代德國戰利品的一種複製。而後來,其開始提供更多、更新的導彈技術,大批導彈專家也開始搭乘列車來到中國傳授技術,指導工作。從彈頭裝葯、制導、發動機、燃料、整體設計、材料,甚至到導彈零件生產工藝,都有相關專家。可以認為,當時的俄國專家的確是涵蓋了很廣的方面。

在工作之中,俄國專家與中國技術人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無法忘卻的事情很多:中方人員夜以繼日工作的拼勁,讓他們看到了一個國家的希望,也聯想到自己曾經的歲月。中國人對自己事業的熱愛、對祖國強大的理想讓他們感動。

外國導彈專家夠意思:告別中國時 將數據寫滿筆記本悄悄塞給我方

俄國早期導彈技術是對德國戰利品的仿製

雖然國家不同,但中方卻把這些外國專家當成了自家人,「一些老專家無法忘記,中國春節那頓熱騰騰的水餃,中國朋友在他生日的時候用中國方式向他表示的最熱烈的祝賀,他病倒的時候受到的無微不至的照料。他認為,這樣的友情不是刻意為之,而是發自內心的。」很多專家甚至表示,自己在中國,感覺比在俄國還要溫暖,還要開心。

外國導彈專家夠意思:告別中國時 將數據寫滿筆記本悄悄塞給我方

東風導彈

但1960年,所有項目卻被突然中止了——哪怕合同還沒有到期,項目還沒有建設完畢。全部俄國專家被命令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國。很多俄國專家想不通,這究竟是怎麼了,很多人向上級請求,稱不能言而無信,一定要履行完對中國的協議再走。但他們的所有要求都被駁回了。

令他們感到驚訝的是,中國人沒有對他們惡語相加,而是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一名中國朋友對我說,他知道不是我的責任,我是一個好人,他向我很鄭重地說了聲謝謝,然後還給我送了禮物,約定以後一定要通信……」曾經的導彈老專家戈申科夫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到。「很多人都痛哭了起來……我或許再也沒有哭得那麼傷心。」

外國導彈專家夠意思:告別中國時 將數據寫滿筆記本悄悄塞給我方

東風1導彈

而一些專家則決定最後幫助中方一把。《日記報》的文章提到,導彈燃料工程專家博格丹諾夫把一個寫滿了數據和資料的筆記本悄悄地給了中方人員,他說這是自己連夜謄抄,希望能幫上最後的忙。他對他的中國學生說:「你們一定會做得比我更好,你們的事業是正義的!原諒我的離去,祝你們成功!」第二天,他踏上了回國的列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家 的精彩文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美軍3個航母編隊要一箭三雕,伊朗危險了?
投280億元 25架300噸重型轟炸機同時開工 工廠過節不休息通宵加班

TAG:軍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