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隋 隸楷《淳于儉墓誌》解析

山東省淄博市博物館收藏有一方隋代石質墓志銘,石灰石質,通高109厘米、寬42厘米、厚12.2厘米~12.8厘米,榫為方台形,寬24厘米、厚 11.6厘米、高8厘米。墓志銘的碑體呈長形,碑額呈半圓形,碑體碑額一體,碑下有榫。碑座已失,不知型制。碑額上雕刻淺浮雕圖案,圖案中間為桃形火焰(或是桃形寶相花花瓣紋)。火焰紋中心為太陽紋,太陽紋周圍一圈連珠紋。火焰紋上方中間有一豎直向上的煙氣紋(或是一支變形寶相花花蕊紋)。火焰紋兩側有兩條巨獅紋飾,相對垂首立於碑額兩側。獅形圖案頭大身小,誇張得不成比例。獅首口半張,上下兩牙齒排列整齊;上吻呈方形,鼻呈圓突,方鼻孔;菱形目,雙眼框暴突;廣額;耳廓呈橢圓形,向上開張;鬣毛排列整齊,挺直有力,頂端捲曲;雙前肢直立,與下吻平齊,三趾,腿上有渦毛;後腿彎曲細弱,後趾踏於寶相花花瓣之上。

墓志銘碑體正面鐫刻正楷的墓志銘銘文。墓志銘題名橫寫左行「淳于儉墓志銘」。銘文正文豎寫左行,共十三行,每行滿格21字。墓志銘歷經滄桑,尤其是近現代以來的風塵歲月,碑體上部有兩條交叉的斷裂,銘文椎損嚴重,許多字跡已漫漶難識。

淳于彳僉(儉)墓誌銘:

君諱彳僉(儉)字□□□州□河人也□高門待封果容駟馬┙之車炙輠無□□(必?)拜萬乘之主□根與□泉爭逺蘭□┙共四方竟□□□□孝範 □□□□□□□□蟬鳴王┙君學優登□□□□□□□□□□□□□□□為魏┙廣陽王□□記室永安元年加□□□□二年除□州┙城□(尉?)□(永?) □□□□□□□□□□□州將十部常□特┙蕑帝心□□□(臨?)沂縣令屍二 (仁)人媿以弦歌季孫慙其施麥┙威恩□稱□□□(兼?)擧不悟夢□無驗涉洹有徵春秋六┙十三□於苐(第)妻□(武?)威孟氏婦工女則訓備六閨齒迫期┙頣俱從靈道今以□隋開皇八年嵗次戊申十一月┙丙寅朔廿日乙酉合塟於般陽城西南黃山東北孝水裏(里)陵墓存焉 □ □拱樹□(合?)煙常棲□鳥壠叢□□時協行人鳴乎哀哉

墓志銘的左側面,鐫刻有任城李泰源公元1850年撰寫的題記,小楷,豎寫左行,共四行,識讀如下:

戊申夏客有攜法貼求售者因獲見□□□□□(不?)□(禁?)□□(然?)□(曰?)此般陽□□湮沒無傳者今何幸出自┙荒煙蔓草□而先睹爲快也正思妥爲□□□適王□應宿□來黌□相商置西廡廊右俾免風雨剝蝕□┙垂永久因嘆物之顕晦有時此碑由隋□□閲千餘年而略無殘缺雖書撰無名邑乘失載要其書之檏茂┙文之高雅自饒古趣□不得以無所考據□指無足重輕也因□(贅?)數語以俟博古者辨識焉任城李泰源記峕(時)庚戌四月

般陽,古縣名,西漢置,因地處般水之陽得名。般水是一條在現今淄川區境內基本流向為由東向西、流程較短、在淄川城南匯入孝婦河的小河,歷史上曾經水量充沛,現已乾枯。般陽縣治所在地即現在的淄博市淄川老城,南北朝的劉宋時期移治今臨朐東南,北齊廢。隋開皇六年(586年)復置,大業初廢入臨朐。

根據中華民國九年(1920年)由當時的淄川縣知事(縣長)方作霖主持修撰的《淄川縣誌》記載:「淳于儉墓志銘,開皇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此石於清道光年間出土,系(淄川)蘇王莊農人於孝婦河西岸堤堰塌陷掘地得之,當(即)報知縣學,舁置文廟西廡下,(縣學)教諭李泰源於碑之左側刻字記之。」1979 年,國家文物局關於試行《拓印古代石刻的暫行規定》中,此墓志銘作為淄博市唯一重要碑刻入選。1979年,該墓志銘由淄川城文廟舊址移藏入淄博市博物館。綜合上述資料分析,隋代淳于儉墓志銘,於清代道光年間出土於淄川城西南約5千米的蘇王莊,是當地的農民在該村的孝婦河西岸的堤堰塌陷處挖土發現的。出土以後有人發現了該墓志銘的書法藝術價值,拓印了墓志銘的碑文,製成法貼,於戊申(1848年)夏天到淄川縣縣學[淄川縣縣學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 年),當時為般陽路州學,並重修先聖廟(文廟),由趙孟頫撰寫碑記;明朝初期改為淄川縣學]出售,引起當時任淄川縣縣學教諭的任城縣人李泰源的高度重視,以法貼為線索,找到墓志銘原碑,並於庚戌(1850年)四月將其運至淄川城裡縣學(即文廟)院內,安置於西廡廊房,「俾免風雨剝蝕,(冀)垂永久。」當時該墓志銘是完好無缺的,「閱千餘年而略無殘缺」,「要其書之朴茂,文之高雅,自饒古趣」,李泰源從而感嘆「物之顯晦有時」,「雖書撰無名,邑乘失載」, 「不得以無所考據,(徑)指無足重輕也。」

淳于儉,《魏書》無傳。據墓志銘中所載履歷,先後曾擔任過北魏廣陽王的記室,永安元年(528年)曾加官一次,(永安)二年(529年)晉陞為某州的城尉,最高任職是臨沂縣令。大約死在臨沂縣令的任職期間,終年63歲。他的夫人武威孟氏則一直活到開皇八年(588年)才去世,其時已經「齒迫期頤」,將近百歲高齡了。按常理推斷,淳于儉大約死於6世紀中葉的40年代或50年代。依墓志銘的內容可知,該墓志銘一定出自淳于儉夫婦合葬墓中,而且是在其夫人去世後夫婦合葬時才鐫刻入葬的。至於淳于儉夫婦為何最後合葬於般陽城南蘇王莊孝婦河西岸,則無從考證了。

有隋一代,國祚短暫,二世而亡,古迹文物,遺世無多。相對於魏碑和唐碑來說,隋代的碑誌資料,向稱稀少而珍貴,無一不佳。鐫刻於開皇八年的淳于儉墓志銘,雖時在隋完成統一大業的前一年,然仍應歸於隋代碑誌之列。該墓志銘包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

該墓志銘的型制沿用了當時碑碣式樣,碑額呈半圓形。「美人董氏墓誌」「元公夫人姬氏墓誌」「蘇孝慈墓誌」等隋代墓誌皆為方形或長方形,與該墓志銘型制有異。從型制特點分析,該墓志銘不但型制與墓上碑碣相同,其放置方式也應與地上碑碣一樣,立於底座之上。所立位置依常理推測應該放置在墓室之中,墓門之內,棺槨之前。這為研究古代墓志銘形制沿革,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碑額浮雕亦頗具特色,不是常見的龍紋,而是變形獅紋,藝術風格帶有強烈的西域中亞的特點。圖中的太陽紋、連珠紋、寶相花紋、雙獅圖案等明顯具有佛教文化的因素和影響,是研究中國早期佛教藝術形式的重要資料。

在書法藝術方面,該墓志銘的歷史價值尤為珍貴。古代墓誌、碑銘早期皆不載明撰者和書丹者。魏晉南北朝時期重文章,輕書丹,書丹之事多由官府中的中下級官吏擔當。隋代和唐代初期,雖有大儒名臣撰寫並書丹碑文,但也只以「奉敕撰文」為榮耀,書丹一事仍未受重視,仍不具書者之名。公元776年以後,對書法藝術日益重視,在韋應物為其妻元蘋製作的墓志銘中,首次鐫署「韋應物撰並書」字樣(參見陳根遠:《文學史和書法史的重大收穫》,《中國文物報》2008年3月12日第5版)雖然如此,但高級貴族的墓志銘(如隋代蜀王王妃「美人董氏墓誌」)書丹者仍應是上層官吏或其屬吏中的精於書道者。淳于儉為級別較低的基層官吏,位不過縣令,更何況墓志銘書丹鐫刻之時,乃是其妻「齒迫期頣,俱從靈道」已距其去世約有四十餘年,其書丹者自應是下層官吏,甚或是民間儒生。果真如此,就更能反映出當時社會上已經普遍流行的書法體式和一般書法水平。「淳于儉墓志銘」 字體方正,筆法道密樸拙,古雅峻峭,筆畫堅挺勁拔,力透紙背。與《寧贊碑》《美人董氏墓誌》《元公夫人姬氏墓誌》《蘇孝慈墓誌》等相比較,比《寧贊碑》字體結構疏朗、勻稱,而少頓挫波磔;與《美人董氏墓誌》《元公夫人姬氏墓誌》《蘇孝慈墓誌》字體以扁方取勢、書風端莊溫雅不同,該墓志銘字體偏於長方,書風寒儉率直,更與歐陽詢書風相近。

「淳于儉墓志銘」從一個很重要的側面,反映了楷書字體在隋代的成熟程度和普及程度,反映了隋楷字體承襲魏晉餘風和六朝的流韻,綜合南北之趨勢,熔南北風格於一爐,作了一番加工,成就了獨具特色的隋代楷書書體,成為一種極其規範化的標準書體,工整有致,有古色,古樸幽深沉靜,端莊高雅。奉為書壇正楷的圭臬,隋代碑誌資料當之無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知識 的精彩文章:

第一位傑出的女書法家—蔡文姬(附錄:胡笳十八拍)
全國獲獎隸書作品欣賞「精」

TAG:書畫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