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鴻門宴前夕,劉邦與項伯約為兒女親家,後來實現了嗎?

鴻門宴前夕,劉邦與項伯約為兒女親家,後來實現了嗎?

文|小河對岸

鴻門宴,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場飯局,其直接影響了秦末之際的天下歸屬。而影響鴻門宴結局的走向,卻又是項伯的通風報信。項伯,名纏,是項羽的叔父。因張良曾對其有恩,而張良又在劉邦軍中,恐張良被殃及。故將楚軍打算次日攻擊劉邦軍隊的消息告知了張良,而張良卻以逃亡不義為由,一心為劉邦謀劃,並勸說項伯替劉邦說情。

劉邦為拉攏項伯,還與項伯約為兒女親家。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原(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早)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

項伯原本只想好友不被殃及,而並非主觀上的通風報信。不曾想卻被拉攏利用,並被一樁「婚姻」套牢,而一心周全「親家」的安危。項伯趁夜回到軍中,便將劉邦的話語告知了項羽,並說道:如果不是劉邦先拿下了關中,你又豈能輕易進入關中?劉邦有大功卻攻擊他,是為不義。不如善待之。

項羽對叔父項伯甚為敬重,不但沒治其泄露機密之罪,還允諾了項伯,這應該也是項羽在鴻門宴上遲疑不決的重要原因。當項莊想趁舞劍之際,刺死劉邦時,項伯更是以身體翼護劉邦的周全。項伯對劉邦如此蔭護,並最終敗掉了侄子的江山,那麼,項伯與劉邦最終成為「親家」了嗎?

以兒女婚姻為政治盟約的,那肯定都得是嫡出子女,也即呂雉所生。呂雉生有一子一女,即漢惠帝劉盈與魯元公主。一則,魯元公主要年長於漢惠帝。二則,通常被動的一方會選擇嫁女。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劉邦允諾將許配給項伯之子。而實際上,無論是魯元公主還是漢惠帝,都沒有與項氏聯姻。

劉邦為政治無賴,素無信義,一切以利用為原則。如果是項氏天下,項伯與劉邦的身份還算般配,兩人還能成為親家。但隨著項羽失去天下,項伯於劉邦已無利用價值,當然也就不會再踐約了。而漢初異姓諸侯王的勢力,已然是大漢政權的最大的威脅。故而,劉邦將其女兒嫁給了趙王張敖,以籠絡趙國的勢力。而項伯最終被劉邦封為射陽侯,並賜姓劉氏,但也只有一世而已。項伯死後,其子劉睢有「罪」,不得繼位,射陽侯國被除,其地入漢。

參考史籍:《史記》、《漢書》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漢朝以後的開國皇帝謚號,為何始終圈定在這三個字內?
此人是司馬懿的後世子孫,身世卻跟秦始皇一樣離奇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