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陶瓷的發明是人類文明進程的重要標誌。在世界範圍內,不同文化背景下陶瓷的發展各具特色。中國以精美的瓷器聞名於世,其他國家的陶瓷藝術又是什麼樣呢?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繪製神話故事人物故事是其特色

13世紀末,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至今擁有眾多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產。馬約里卡陶瓷(即錫釉陶)便是義大利帶給世界陶瓷藝術的重要貢獻。義大利法恩扎國際博物館作為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精美陶瓷。其中比較有名的如——馬約里卡陶瓷。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馬約里卡是對義大利錫釉陶的泛稱。馬約里卡陶瓷造型獨特,裝飾圖案精美,文化內涵豐富,義大利法恩扎國際陶瓷博物館館長克勞迪婭·卡薩利告訴記者,公元13世紀,當被泛稱馬約里卡的錫釉陶經西班牙傳入義大利時,恰逢文藝復興運動蓬勃興起,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神話、宗教故事及油畫遂成為這種陶藝的主要素材和表現形式。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馬約里卡陶瓷與中國陶瓷最大的不同是,其繪製的多是人物故事題材。比如繪有「伊阿宋和美狄亞」的盤,它由16世紀極重要的藝術家弗朗切斯科·夏恩托·阿韋里所作,作品取材希臘神話故事「伊阿宋和美狄亞」,色彩艷麗如畫。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還有一些作品直接被塑為人形,比如16世紀末,由烏爾比諾的潘塔納茲工坊所作的人像水罐,表現的是傳說中半人半神的奧菲歐彈奏豎琴迷惑動物,他坐在一個圓桶上,液體從桶下方的小孔流入池中。這件產品專為私人居所而設計,可能在豪奢的宴會上用作烈酒容器。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畢加索也是陶瓷界核心人物

提到馬約里卡就不得不提法恩扎,法恩扎是義大利北部一個具有豐富歷史文化遺存的小城,早在中世紀時期就開始了陶器製作。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為馬約里卡陶藝發展提供了重要創作源泉,以法恩扎為中心的陶藝工坊不斷探索創新,特別是近代以來知名藝術家相繼參與,最終成就了這種「土與火」的藝術地位和輝煌,使其薪火相傳,享譽世界陶瓷行業,被譽為歐洲的「景德鎮」。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畢加索是二戰後義大利陶瓷藝術領域的核心人物,1947年夏天起畢加索開始探索陶藝,他把不同的形狀和紋飾交替整合,並在繪畫中融入黏土雕塑手法,創作出近乎幻覺的效果。《苦惱的農牧神的臉》就是畢加索1956年的作品。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馬約里卡也有「青花瓷」

有不少義大利陶瓷像極了中國的三彩、青花、廣彩。原來,作為奢侈品的中國瓷器自中晚唐以來便開始銷往地中海地區,並刺激了當地工匠的嘗試仿燒,馬約里卡產品逐漸帶有濃郁的東方韻味。

15世紀前半葉至16世紀,馬約里卡在造型和裝飾方面都模仿中國明代青花瓷器,形成所謂的「瓷器風格」裝飾紋樣。但是,因為並不了解青花真正的燒造工藝,所以馬約里卡「青花」只是一種單純的在樣式和裝飾上的模仿。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其實早在14世紀末至15世紀的義大利釉陶中,就有一種三彩裝飾,其最初技術源頭來自中國唐三彩。唐三彩從兩河流域傳入義大利,最終成為義大利釉陶中頗具中世紀古風的裝飾。

到了18世紀晚期,義大利陶器匠師們在繁縟多變的東方紋樣基礎上,將羅馬式香熏紋樣、橡實、垂花飾、葡萄藤蔓等繪畫作品上的裝飾元素,應用到瓷器裝飾中,形成了一系列嶄新的歐式紋樣,獨具特色。

歐洲「景德鎮」千年陶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華人資訊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孔子之後無孔子,蘇格拉底之後多柏拉圖?
英國女畫家用十多年光陰,記錄下清末民初的中國,每幅都極其珍貴

TAG:全球華人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