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付出多,兒子卻和爸爸更親,多是因為這些

媽媽付出多,兒子卻和爸爸更親,多是因為這些

前幾天好友跟我吐槽,說她家兒子太偏心了,從他出生到現在快三歲,基本都是她在照顧,結果兒子偏偏和他爸爸更親。每次吃水果,都會給他爸爸送到嘴裡,給她都是遞手裡面,還經常會說爸爸上班辛苦了,都沒有心疼過她,簡直太過分了。我知道好友只是嘴上抱怨,我見過她兒子很多次,很乖巧聽話的小朋友,平時也和她親昵得不得了,並沒有她說的那麼偏心。不過也確實有一些小朋友,明明媽媽照顧的多,但和爸爸更親近,是為什麼呢?

一、父子天性

其實血脈是很神奇的一個東西,它能把父母和孩子緊緊的連接在一起,所以孩子骨子裡面對父母就是喜歡與依賴的。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現在家庭一般都是媽媽照顧孩子多一些,相對的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就多。而爸爸因為要工作,所以能陪孩子的時間就少,因為少就會顯得很珍貴,所以孩子看見爸爸有時候就會顯得很高興、很親昵,也會格外的珍惜和爸爸相處的時間。這樣家庭裡面就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本來粘媽媽的孩子,只要爸爸在家,孩子就會粘著他,媽媽會覺得自己被冷落了,其實並不是的。

二、孩子更崇拜爸爸

媽媽一般都是比較感性且溫柔的,所以傳遞給孩子的一般是愛與責任。而爸爸通常理性而大膽,傳遞給孩子的就是力量和冒險,所以小孩子都會比較崇拜爸爸。而且爸爸還喜歡帶孩子做一些有力量的運動,比如舉高高、騎脖子、坐手臂……這會讓孩子有更新鮮的體驗,所以有時候更喜歡跟爸爸一起玩。

三、爸爸更會陪孩子玩

照顧孩子日常吃、喝、拉、撒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媽媽通常忙完這些就沒有時間陪孩子玩了。但是爸爸不一樣,爸爸下班之後,因為一天不見孩子,就會各種逗孩子開心,陪孩子玩遊戲。這樣孩子從爸爸那裡得到的都是開心和探索,自然就每天盼著和爸爸一起玩。

四、孩子也是愛媽媽的

可能媽媽有時候覺得,自己和寶爸同時在家,孩子就選擇和寶爸玩,是對寶爸比較親近,其實不是這樣的。在孩子的心裡,媽媽和爸爸是一樣重要的,有時候可能只是不知道怎麼去表達。媽媽要相信,自己親手帶出來的孩子,一定是十分愛你的。

其實小孩子心思都很單純,真的是想親近誰就親近誰了,所以家長們也不用太過在意,但要注意對孩子的引導,不要讓他出現戀父或戀母傾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寶媽媽說育兒 的精彩文章:

寶媽最應該搞好關係的4個人,就當是為了孩子好
寶寶用紙尿褲到什麼時候?最晚到這個年齡,寶媽們別囤多了

TAG:豆寶媽媽說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