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中國超89%的家長都在給孩子製造心理陰影!

中國超89%的家長都在給孩子製造心理陰影!

《當怒火傷害你的孩子》一書中曾提到:


家庭中累積的憤怒對孩子青春期的幾乎每個重要時期都有影響。憤怒會投下長長的陰影,不僅有即時的殺傷力,而且會損傷孩子的情商和社會性。

父母的吼叫可能會成為孩子一生的陰影。

很多研究表明,長期對孩子發脾氣、吼叫,不僅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也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極心理,嚴重的還會影響他們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道理聽過很多遍,卻依然控制不住想要吼叫的心。

中國超89%的家長都在給孩子製造心理陰影!

年輕父母更容易吼孩子

曾有一份調查顯示:全國超過89%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吼叫,年齡越低的家長越愛對孩子吼叫,30歲以下的家長中經常吼孩子的比例佔到28%,比其他年齡段的家長都要頻繁。

吼叫還和學歷有很大關係,在經常吼叫孩子的家長中,高中以下學歷的家長所佔比例最高,達到27%,其次是高中和大專學歷的家長,均為23%。

而在從來不會對孩子吼叫的家長中,博士學歷的家長所佔比例最高,達到44%;其次是碩士和本科學歷的家長,分別是17%和11%。

看來一個人的學歷與年紀,和脾氣是成反比的。想想也是,30歲以下的父母自己都還是個「寶寶」,面對一言不合就哭鬧的孩子,肯定是手足無措唯有「怒吼」了。而一個人的學歷越高,相應的,閱歷和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也會更高。

中國超89%的家長都在給孩子製造心理陰影!

但無論如何,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可不能讓他們乖乖聽話,時間長了,他們還會產生「免疫力」。

你的脾氣越來越差,孩子也變得越來越不聽話,這樣的結果,你願意接受嗎?

不吼?沒那麼容易!

今年3月初,成都的一些家長發起了30天「戒吼」實驗,要求家長們加入一個聊天群,並相互監督。加入之初每位家長需交30元激勵金, 按照規定,打卡滿30天(戒吼30天)的家長可取回30元激勵金。

參加的家長多以媽媽為主,職業分布在教育、醫療、商業、技術等各個領域。其中有全職媽媽,也有職場媽媽,他們的孩子有獨生子女,也有二胎寶寶。最小的孩子僅3歲,最大的則有13、14歲。

中國超89%的家長都在給孩子製造心理陰影!

實驗開展了三期,每期30天。沒想到的是,150對家長竟然沒有一位成功完成每天的「戒吼」打卡。沒完成打卡的原因很多,有人忙忘了打卡,更多人沒控制住,對孩子發了火。

身邊很多媽媽都曾說,孩子的行為有時令人無法忍受,自己脾氣一上來,很容易就吼了起來,但往往吼完了又後悔。心裡明明知道不該吼、不要吼,但想做到真是太難了。

吼叫怎麼預防?

孩子是家庭最弱小又最核心的環節,父母既想給他們足夠的尊重,又無法忍受無可避免的「不聽話」。

父母作為一個社會人,總會有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當失望和煩躁交織在一起,正好又碰上不聽話的孩子,吼叫成為他們的一種發泄方式。

中國超89%的家長都在給孩子製造心理陰影!

但孩子作為家庭中最弱小、最核心的環節,他們應該獲得父母足夠的尊重和正確的教育,而不是成為父母情緒發泄的對象。

怎麼才能做到不吼?其實,這和平時的溝通方式有關,做到下面幾點,很多問題不用吼也能輕鬆解決。

事先約定標準

身為父母,我們得明白自己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究竟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結果。

面對孩子,我們應該說出需求,並在某些「必須做」或者「鼓勵做」的環節設立獎懲機制,千萬不要寄希望於孩子自己能夠領悟。

因為很多怒吼不過是你被自己的失望所打敗,惱羞成怒的結果。

中國超89%的家長都在給孩子製造心理陰影!

讓孩子先說出感受

和第一條對應的,是讓孩子先說出感受。當你覺得自己在某種情景下被冒犯的時候,讓孩子告訴你他這樣做的原因,而不是第一時間就怒吼。

孩子說出感受不僅有助於獲得家長的理解,也能讓孩子們更容易了解自己的情緒,並逐漸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 用陳述語氣而非反問語氣

「你可以這樣嗎?」「你不知道這樣做有問題嗎?」——你覺得孩子能領會你那麼多意味深長的反問句嗎?

他們不僅會對你的指令感到疑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陳述語氣,告訴他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中國超89%的家長都在給孩子製造心理陰影!

說到底「制吼」的核心在於:理解孩子,冷靜自己,適當教育。別讓脫口而出的壞情緒傷害了你和孩子的感情,別用你的吼叫去懲罰孩子,更好的親子關係從尊重、友愛的對話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培養高智商孩子的35個方法
甘地夫人法則:如何進行挫折教育?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