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軍閥在內訌中被殺,余部想投靠史可法,他卻說:認太監做爹去

明朝軍閥在內訌中被殺,余部想投靠史可法,他卻說:認太監做爹去

史可法,大家都非常熟悉,明末的著名抗清英雄,他在揚州堅守抗清,最終兵敗被俘,拒不投降最終被清朝處死。他的氣節令人欽佩,但是其能力和戰略眼光卻稍遜一籌。揚州守不住,一方面固然與清軍勢頭正盛有關係,但是他的軍事能力卻很不高明,導致揚州過快失守。另一方面,他的戰略眼光也有欠缺,原本他是可以擁有一支自己能夠掌握、且有一定戰鬥力的部隊的。

史可法

在1645年正月,南明江北四鎮之一的高傑率部向北進軍,意圖剿滅李自成部。高傑是江北四鎮中最強的一支部隊,鎮守江北的徐州和泗州,鼎盛時期達到數萬人的軍隊。雖然江北四鎮都曾經是面對李自成時的逃兵,但是高傑卻與其他三個不同,他還有點血性,他打算渡過黃河,收復失地。

江北四鎮

但是,沒想到高傑剛剛出征就遇到了變故。高傑路過睢州,要求駐紮在睢州的南明總兵許定國前來會師,但是此時的許定國已經暗通清軍,所以心中有鬼的許定國不敢赴約,反邀請高傑去睢州城。高傑身邊的人都勸他不要前去,以免不測,但是高傑卻認為許定國沒那個膽子,於是,只率領幾個隨身侍衛進入了睢州城。沒想到,許定國擺下鴻門宴,在宴會上殺掉了高傑,以此作為自己投降清軍的投名狀。

高傑死後,高傑部還有數萬人馬,繼續北伐是不可能了,但是這支部隊好好收攏一下還是可以繼續加以利用的,而高傑生前歸督師史可法指揮,所以高傑部的殘局應該由史可法來收拾。當時,軍隊都有私人化的傾向,所以高傑死後,高傑的兒子被立為世子,繼續率領這支部隊。但是高傑的夫人邢氏(之前是李自成的老婆,被高傑拐走的)甚至自己的兒子年幼,沒有能力帶領這支隊伍,於是想讓兒子認史可法為乾爹,有了督師這座靠山,再來統領這些桀驁不馴的將領們,也許會好幾分。

高傑

原本,這對於史可法來說也是一件美事,多了一個乾兒子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藉助這一層關係可以加強自己對高傑部的直接控制,將這支部隊直接納入自己的管轄之下,何樂而不為呢?但是,史可法卻不樂意?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太迂腐。

原來,高傑這個人出身不好,他原本是李自成的部下,是農民軍造反出身,後來因為和李自成的老婆邢氏有染,被李自成發現後帶著邢氏投降了明朝,並一路官至總兵。所以,史可法認為一個反賊出身的人的兒子,他不想認他做乾兒子,迂腐至極。此時已經是什麼年代了,亂世之中,軍隊才是話語權,即使不為自己的私利計,也應當為國家考慮,收服這支軍隊為朝廷所用,將是大功一件。

李自成

但是,史可法非但不認高傑的兒子為義子,反而推薦其認太監為乾爹,這就有點無厘頭和侮辱人了,讓一個將領的兒子、侯爵世子認一個太監做乾爹,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果然,高傑的部下們都十分的不滿,最終這些人都不再願意為史可法效力,四分五散。後來,清軍南下時,很多高傑的老部下都投降了清軍。

高傑部的損失,實在是南明的一大憾事,而這件事迂腐的史可法難辭其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黃河水災,崇禎責問為何不修水利,官員說出理由後他再也不提此事
乾隆皇帝和華盛頓總統:同年去世,卻給後人留下兩個不同的世界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