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後一位直隸總督,清滅亡37年後去世,遺囑按一品大員規格下葬

最後一位直隸總督,清滅亡37年後去世,遺囑按一品大員規格下葬

直隸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的軍民政務。最後一位直隸總督,在清朝滅亡37年後才去世,遺囑要按照一品大員的規格下葬。

清朝的最後一位直隸總督名叫陳夔龍,1857年出生,貴州貴陽人,父親在貴州做過知縣,8歲時喪父,家境日貧,由母親撫養成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考取秀才,光緒元年(1875年)考取舉人第一名。

此後,陳夔龍曾當過四川總督丁寶楨的幕僚,光緒十二年(1886年)他參加全國會試,中三甲進士,授兵部主事。陳夔龍歷經同治、光緒、宣統三朝,歷任河南巡撫、江蘇巡撫、四川總督、直隸總督。

1909年10月,陳夔龍由四川總督調任直隸總督,他也成為了大清最後一任直隸總督。他就任之時,各地反清鬥爭已逐漸進入高潮,陳夔龍極其保守反動,對清王朝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冥頑不化。

陳夔龍出身寒門,又是漢人,靠自己的精明能幹以及善於討好上司而平步青雲。武昌起義爆發後,陳夔龍為清廷出謀劃策,建議立即罷免湖廣總督,將四川總督岑春煊調入,並責令其收復武漢,被清廷採納。

辛亥革命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直隸士紳也紛紛建議陳夔龍宣布獨立。陳夔龍認為直隸與其他省不同,朝廷尚在,必須秉承諭旨,他在直隸總督任內採取種種手段,鎮壓人民的反抗運動。

1912年溥儀宣布退位後,陳夔龍也隨之結束了自己的宦海生涯,遷居德國租界,後又移居上海,開始了漫長而有悠閑的隱居生活。此後,不管是袁世凱還是蔣介石請他出山,他都沒有同意。

溥儀逃到天津成為了日本人的傀儡,陳夔龍也沒有出山。陳夔龍平時深居簡出,少與交往,常與一些晚清遺老中有名望的詩人聚在一起,吟詩作賦,他編著了《松壽堂詩抄》、《夢焦亭雜記》等,史料價值很高。1948年8月18日他在上海去世,此時清朝滅亡已有37年,他仍囑咐家人,將他按照一品大員的規格,下葬杭州右台山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此人四次擔當首輔,真正做主只有三個月,嘉靖皇帝賜給他四個字
才子為財主寫對聯,財主:寫得好重賞,掛起來 秀才:這是在罵你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