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民手帳》良民證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國民手帳》良民證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原標題:《國民手帳》良民證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紅色收藏藏品歷史背景


良民證通常是指在抗戰期間,日本偽政權對中國老百姓的身份管理制度中推行的身份證明,由居民當地保長確認。日本人為了維持佔領區安全,確定人員身份,進行了工程浩大的居民身份管理,為每一位佔領區百姓發放良民證。

紅色收藏館藏品


本文版權歸作者彭胡灣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紅色收藏館文章已開通全網維權功能!



【抗戰時期《國民手帳》良民證 紅色收藏館藏品】

老彭說故事


抗戰電視劇看的多了,大家對其中的一些細節肯定耳熟能詳了,比如中國人經過哨卡或者是有警察臨時盤查,一般都要查良民證,在抗戰時代,這樣的經歷是真實的,實際上比這個更為嚴重。日本人在攻下一座城市或者地區以後,為了佔領區的安全,他們都要進行工程浩大的居民身份管理,為每一位公民發放良民證。日軍規定凡十五歲以上的中國百姓都要自備照片認領良民證,否則後果自負,那時照相對於當時的中國百姓而言是何等奢侈的事,費用極其昂貴,為了活命,只能舉全力而為之。




【細節圖】

我收藏的這份國民手帳整體為紙制,是一個叫張國昌的小夥子的,時間是昭和二十年二月二日頒發,按公曆是1945年2月,他出生於民國19年,即1930年,看起來這是他滿十五歲時辦的第一個身份證,也印證了日軍的那個辦證規定。封面為草綠色帆布包裝,長約14厘米,寬約8厘米,正面印有黑色的「國民手帳」四個黑體字,按編號看共有二十九頁。第二頁上貼有持證人照片,印有發證機關及持證人姓名、籍貫、住所、證號、出生年月等等,最特別的是還錄有指紋,這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那是非常先進的舉措,防偽功能強大。在手帳的最後兩頁還用中日兩國文字標明了八條注意事項,提示人們出行必須攜帶此證,此證具有身份、戶籍及良民證的作用。





【細節圖】

這本手帳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對中國人民實施殖民統治的又一鐵證。抗戰時期,敵占區的重點路段都有日偽漢奸把守,當地老百姓出門都要把良民證帶在身上,如果沒有證件,輕則遭到一頓毒打,重則被抓進牢房,而如果偽保長不前去保人,那就必死無疑,極有可能被秘密處決。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老百姓都爭先恐後的將其燒毀,以泄心頭之恨,這樣也導致國民手帳這種類型的良民證存世量非常的稀少。國民手帳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種恥辱,是日本侵華和對東北地區進行殖民統治的重要歷史文物,可謂鐵證如山,日本人無論怎麼狡辯也改變不了他們入侵的史實。


本文版權歸作者彭胡灣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紅色收藏館文章已開通全網維權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色收藏館 的精彩文章:

抗美援朝枕頂 紅色收藏館之紅色中國
第16師團軍事郵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TAG:紅色收藏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