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在中國最北,緯度最高邊境。有一片依山命名的區域—大興安嶺。那裡9月飄雪。最低氣溫攝氏-52.3度。冬季漫長寒冷。自然環境惡劣。遠古人類咋生存呢?但在2016年,大興安嶺發現一處彩繪岩畫地點。發現彩繪畫畫符近300幅。經黑龍江考古研究所專家鑒定,為舊石器時代人類遺迹。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大興安嶺地處中國最北端,是中國古代鮮卑、室韋、蒙古等多個民族的發祥地和繁衍生息的地方。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1981年,在漠河縣漠河鄉老溝和額木爾河間,發現了距今30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石器和文化遺址。,發掘了刮削器、夾狀器、雕刻器、石葉、石片、石簇、石環、陶片、骨器等遠古文物。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1975年,在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發現了距今13000年前的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1978年,在呼瑪縣原江灣農場,發現了距今10000年前的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址。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2014年8月,黑龍江省考古工作者在大興安嶺呼中區碧水鎮北山內一條探溝由上至下共揭露出東漢、鮮卑時期至舊石器時期文化層共計八層,清理出土陶片、瑪瑙珠、水晶料等,還有不同形制的大量石器。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1980年在甘河上源河谷處,發現了距今2500年前(戰國時期)的鮮卑人先祖石室遺址(嘎仙洞)。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1975年,在呼瑪縣鷗浦鄉和新華鄉新立屯,發現了距今1000餘年前(北宋)時期的銀錠、石臼、石磨陶片等文物。

1975年,森警部隊在松嶺大子揚山發現了一處古人類遺址:在松嶺區南部的峭崖頂發現了兩支戰國時期的青銅長劍。1989年又在此遺址處出土舊石器標本112件,主要為打制石器,有部分壓制(含新石器時代)

1988年,黑龍江洛古河村農民在游泳時,拾到一個距今500年左右的石鎬。後經考古研究證實,洛古河村一帶在新石器時代有古人類居住。

東北大興安嶺冬季氣溫極低,有遠古人類生存嗎?

一處處歷史遺存的出現和發掘,證明了今天的大興安嶺地區是孕育遠古文明的搖籃,是早期人類繁衍棲息之所,是締造古代文明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