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遊戲的起源:任天堂的崛起
「老任」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任天堂,作為全球遊戲業中的巨頭已經屹立多年,鐵杆玩家更是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要講講任天堂那些有趣的故事了。
那「任天堂」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任天堂山內溥社長的口頭禪是「娛樂世界不是天堂就是地獄,它是沒有中間世界的」,娛樂商品如果能成功的話,錢會像潮水般的進賬,失敗的話存貨就會堆積如山。
任天堂標誌
一直以賭具卡片為商品的任天堂,自己本身也在業界中浮沉,經常以接近賭博的方式在經營。創始者山內房治郎(山內溥的曾祖父)所命名的任天堂,光是從公司名稱看,這樣的傾向就已經表露無遺了。『堂』是日本古老商號的稱呼,所以「任天堂」的本義是『任天公司』,公司名稱系從「盡人事、聽天命」的古語中來取名,其中意思為「人生一寸前均是黑暗,命運都交由老天,對工作要全力以赴」。
電視遊戲機的發售似乎是「賭徒」山內溥人生中最大的賭博:「遊戲機的開始並非相當決斷,什麼也不是。而是已到了非走這一條路的階段。所謂決斷是指往右或往左時,決定往右或往左。但是當時本公司卻已到了可能會倒閉的地步。完全談不上是否該重整公司或繼續努力,總而言之已經無路可走,只有推出遊戲機一搏了。所以這種情況稱不上所謂的決斷。成功了其實只不過是運氣好而已。」
任天堂撲克牌
「即是說盡人事聽天命,但人事豈是如此容易盡的,所以即使心想要如何盡人事,畢竟人無法保持聽天由命的心境;因此我個人也認為任天堂公司名稱的由來與其說是盡人事,聽天命,還不如單純、積極的說是將命運交給老天」。可以看得出來,山內溥社長對於「盡人事、聽天命」中的盡人事部分頗不以為然。
任天堂的撲克卡片生意最旺盛時期,年度銷售60萬套迪士尼撲克牌,在1962年將股票於「大阪證券交易市場第二部」及「京都證券交易所」上市,1963年變更公司名為「任天堂株式會社」。
馬里奧紀念版撲克牌
但是在1964年,日本全國迎接奧林匹克盛會的時候,已經飽和狀態的迪士尼撲克牌業務已經停滯不前。公司股票也從最高900日元跌到谷底60日元。「無論如何一定要開發下一個主力產品」了解經驗累積重要性的山內,在電子技術的崛起中,看出一條活路,因此開始採用理工系的人才,慢慢的,公司培養出了自己的技術隊伍。
早期任天堂舊址
其實早在1958年任天堂公司就推出過玩具「打擊機器」,這是模擬打擊棒球的玩具,當時棒球在日本廣受歡迎,街上到處都是棒球打擊中心,剛好趕上這個潮流的任天堂,亦創下過70萬個的銷售記錄。
暢銷的「打擊機器」
真正的電子玩具成功的分界點是與SHARP(夏普)技術合作開始的,產品就是應用光速通信技術的「光線槍」。光線槍在1970年成為電子玩具業界銷售第一名。該年任天堂被指定成為大阪證券交易所第一支上場的股票。
「光線槍」玩具
光線槍更給任天堂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空前的機會。當時「SHARP」窗口負責人上村雅之轉至任天堂,後被任命為「FAMICOM(FAMILY COMPUTER)的縮寫,簡稱FC」的開發負責人。後來為了開發新產品而需要擴大公司規模,因此任天堂建立了新辦公室,公司名稱以鮮艷顏色來寫,漢字是「任天堂」,英文是「Nintendo」,映在白色的建築物上,從很遠的地方都能看的很清楚明顯。
中期任天堂公司舊址
現在的任天堂公司
任天堂的FC產品(好有歷史感)
嘗到甜頭的任天堂又在1973年成功推出鐳射槍玩具,這種玩具主要針對保齡球館轉行做「鐳射飛靶射擊場」的客戶,連國外的客戶都向任天堂下訂單。
鐳射飛靶射擊場
可是在這成功之前卻出現了不可預料的事件,連任天堂都無法逃過,也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訂單陸續取消,已經出貨的應收賬款也無法收回。此時任天堂再次面臨倒閉危機。
「石油危機」日本民眾瘋搶生活必需品
任天堂再次到了「盡人事、聽天命」的時候,老任能否逃過此劫呢?下一期我們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