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家風家訓】梁培基:子女好不好,要看對社會是否有益

【家風家訓】梁培基:子女好不好,要看對社會是否有益

原標題:【家風家訓】梁培基:子女好不好,要看對社會是否有益



梁培基(1875—1947年),順德人,著名民族工商業家,將奎寧摻和中藥製成「梁培基發冷丸」,暢銷華南,從此致富。他創辦了醫學院、製藥廠、捲煙廠,開發從化溫泉療養院、廣州二沙島珠江頤養園,以實業救國,支持革命。


梁培基


梁培基雖是個富有的實業家,他卻很注重培養子女獨立自主精神及公德心,推行公正、開明和自由的家庭教育,要求子女要學好本領,自己謀生,不得做「二世祖」。早早定下不留家產的家規,家產全部捐獻給社會,讓各位子女之間沒有財產紛爭,相安和睦;要求子女到18歲必須獨立,可借錢給子女,但必須立字據,而且要收高額利息,這樣子女都會奮進向上。


思維上任子女發展,定期在家裡舉行討論會、讀書會,自由發表意見;生活上要求簡樸,子女滿18歲都不許再用傭人;行為上必須愛國,清白做人,堂正做事。他常說:「我養子女,不希望他們孝順我。子女好不好,不是看他們對我如何,要看他們對社會是否有益。有的人家出孝子,但這孝子卻在社會上作惡,這是不可取的。我要求子女起碼不要有害於社會,如能對社會有益,做出貢獻更好。子女不屬於我,是屬於社會的。」


梁培基全家合影


梁培基子女梁尚立、梁尚任等10多人,在抗戰初期加入地下黨領導的抗日先鋒隊,後來連女婿、兒媳在內的20多人參加了東江縱隊。1946年,五子梁尚桐被國民黨捉住時曾被要求寫悔過書,遭到堅決拒絕,最後死於獄中,時年18歲,成為烈士。梁氏子女參加革命,他們將父親的許多物業,包括香港皇后大道中的藥店、從化溫泉的別墅、廣州二沙島的江濱一號等變成了地下黨活動的「據點」。


梁培基十三子梁尚任回憶說:「父親是個很特別的人,一方面思想開明,不干涉我們的思想,提倡科學。另一方面他又要求我們不管從事什麼工作,做人都要清清白白,做事都要堂堂正正,絕對不能做有害社會的事情。」孫女梁少華說:「對我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受爺爺的影響,梁家全家上下都不求名利,只求兢兢業業做事,低調做人,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成就。」

(來源:南粵清風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的精彩文章:

述說林則徐短暫光輝的濟寧往事

TAG: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