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每隔60年才出一位 女性物理諾獎得主為何如此稀缺?

每隔60年才出一位 女性物理諾獎得主為何如此稀缺?

剛剛揭曉的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三位對激光物理領域有突破性貢獻的科學家:來自美國的阿什金(Arthur Ashkin),來自法國的穆魯(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的斯特里克蘭(Donna Strickland)。

資料圖:斯特里克蘭在實驗室

這種興奮一點也不誇張:上一次女性物理學家獲此殊榮,還是1963年的德裔美國物理學家Maria Goeppert Mayer。而再上一次,是大家都熟知的居里夫人,在1903年。

以上提到的三位科學家,涵蓋了歷史上所有獲得過物理諾獎的女性。其程度之罕見,已經可以讓這件事本身成為新聞頭條。


百年性別歧視史?

翻看諾貝爾獎的百年歷史,某種層面上可以說,就是一部性別不平等的記錄史。

一個數據是:從1901年第一次頒獎開始,截止到2017年,諾貝爾獎有844次授予男性,48次授予女性(其中居里夫人兩次獲獎)。此外還有27次授予組織。

當然,也可以說它是一部科研領域的性別進步史。自1901年到1980年的這80年間,所有的女性獲獎者加起來的數量,與2000年-2015年這15年間的獲獎女性數量大體持平。

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越來越多女性獲得了諾獎。來源:Fortune

不過,近兩年的趨勢又讓人大跌眼鏡:2016年和2017年頒發出的所有諾貝爾獎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位女性獲得任何一個獎項。

在今天宣布斯特里克蘭獲獎之前,上一次女性登榜還是在2015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

科學作家、物理學家Matthew Francis曾在其博客「伽利略的鐘擺」(Galileo"s Pendulum)中寫道:諾貝爾獎偏好帶有歐洲血統的男性,獲獎者一般為歐美研究人員。這種偏好揭露出一個嚴肅的問題:女性和少數族裔很難在諾貝爾獎的考慮之列。


物理獎成重災區

在諾獎的各個選項中,自然科學類獎項的女性獲獎狀況要整體差於文學獎與和平獎;而物理學獎又是自然科學領域的重災區。

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的女性獲獎人數,物理學獎墊底。來源:Nature

前文提到,包括斯特里克蘭在內,迄今為止只有三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截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授予了206位科學家,女性只佔其中的不到2%。

在許多業界人士看來,除了女性物理學家人數相對少很多這一客觀原因,恐怕也要部分歸咎於以團隊為主體的科學研究中,女性研究員的貢獻容易不被認可。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有個著名的別名——「沒有貝兒的獎」(No-Bell Prize)——這起源於物理學獎的一次評獎爭議。

1974年,兩位英國科學家——Antony Hewish與Martin Ryle——因發現脈衝星而分享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Antony Hewish的女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同樣作出了重要貢獻的Jocelyn Bell Burnell卻未能一起獲獎。

這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爭議。一些為Jocelyn Bell Burnell打抱不平的人便將諾貝爾獎戲稱為「No-Bell Prize」,這個稱呼後來也頻繁出現在許多女權主義著作里。

今天來看,女性物理學家的地位比起那個年代當然進步了很多。但反應到諾獎的評選上,仍然沒有大的改善:從1903年居里夫人獲獎,到1963年的Maria Goeppert Mayer,再到2018年的斯特里克蘭——差不多間隔60年才見證一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誕生。

Maria Goeppert Mayer與丈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還不包含加入少數族裔的考慮維度。迄今為止的三位物理學家均為白人,而如果要期待一位亞裔、非裔、阿拉伯裔的女性物理學家,恐怕還要再等60年?

是糾正不平等、還是扭曲的配額制?

女性獲獎人數少,這當然也是現實中女性科研人員整體狀況的側面體現。

諾貝爾基金會董事會的副主席G?ran Hansson曾表示,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重點關注的是完成於二三十年以前的研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女性科學家比現在更少、性別不平等的狀況更加嚴重。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為何女性獲獎者如此稀缺。他相信未來的幾年、幾十年的狀況會有所改善。

但近年的狀況並未積極支持這一預判。以物理學為例:一個來自英國的數據是,在2004年到2010年間,仍然只有20%的物理學博士是女性。

G?ran Hansson也承認,即便是現在,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女性仍然非常少。但他拒絕透露目前女性提名的比例。他表示,從2019年開始,委員會將首次明確呼籲提名者考慮諾貝爾獎在性別、地理和主題方面的多樣性。

但也有反對的聲音。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一位發言人曾表示,諾貝爾本人在設下諾貝爾獎時的遺囑是,「獎勵那些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任何對少數族裔和性別實行配額的建議都將不符合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意願。

(界面駐歐記者王磬發自布魯塞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教育分期」套路多:三個二維碼掃出數千元貸款
活躍在營銷行業的埃森哲互動表現不錯 過去一年利潤上漲20%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