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一個陌生女人,寫下了世上最孤獨的暗戀

一個陌生女人,寫下了世上最孤獨的暗戀

原標題:茨威格和《陌生女人的來信》

作者:麥家

刊發於《人民文學》2018年7期

幾乎看過所有譯成中文的茨威格的作品,但怪得很,提到他,我腦海里最先浮出的是一張黑白照片:

一張單人鐵床,一個瘦女人側著身子,下巴擱在同樣瘦的男人的肩頭;男人鼻下留一撮鬍子,修剪得很整齊,頭枕著白色蓬鬆的棉花枕頭,眼閉緊,嘴巴微張,是睡得香美的樣子;女人也是睡得死沉的樣子,或許在做夢。

兩人手牽著,穿著衣裳,感覺是在外奔波忙碌一天,回到家,累得不行,連脫衣服的力氣都沒了,直接上床睡了,並一下睡過去,天黑地黑的,酣得很。

這是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地點是巴西里約熱內盧近郊的佩特羅波利斯小鎮,男人就是茨威格;女人叫伊麗莎白·綠蒂,是他第二任妻子,時年三十三歲,花樣年華。我要傷心地告訴你,他們不是睡著了,而是死了。

而且,更傷心的是,他們不是被人殺的,而是自殺,靠的是不知名的毒藥。總之,他們是服毒自殺的。

1

說到自殺,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談作家的自殺,列出一串長長的耳熟能詳的名單,嚇死人!

莫泊桑、傑克·倫敦、海明威、葉賽寧、弗吉尼亞·伍爾芙、茨維塔耶娃、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芥川龍之介、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更熟悉的尊姓大名:王國維、楊朔、徐遲、海子、顧城、老舍、傅雷、三毛,當然還有屈原,等等吧。

這些是我記得的,如果去查資料,從古及今,國內國外,這名單可以翻幾番。雖無考證過,但我幾乎可以大膽認定,作家是自殺率最高的職業,不是「之一」,就是第一。為什麼作家跟自殺的距離這麼近?這說來話長,今天不說,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我那篇文章:《不該死的作家》。

話說回來,茨威格是猶太人,這也是他自殺的原因之一。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希特勒濫殺猶太人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奧地利的一個出身優渥、養尊處優、感情細膩、尊嚴感極強的猶太人,離死亡比任何人都近。

同時作為猶太人,茨威格也不失本族人早慧、聰穎、勤奮的基因,中學時代便開始發表詩歌,且出手不凡;二十歲,還在讀大學便出版第一本詩集。他先後在維也納大學和柏林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並獲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是父親,美學是母親,它們生下的兒女叫文學;用現在的話,他出身科班,文學功底和修養是十足的。

茨威格一生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且體裁多樣,詩歌、戲劇、小說、散文、遊記、傳記及自傳,樣樣涉足,遍地開花。散文和遊記且不說吧,一個作家在漫長的寫作生涯里總會留下這些筆墨,像一個畫家總會有些素描、速寫一樣。這是點心,是路邊野花,是順手摘一朵的意思。

分析一個作家,這隻能作為旁證,當不了家的,除非專業的遊記散文作家。茨威格當然不是這樣的作家。

我們來分析他創作走過的路,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從詩歌出道,然後戲劇,然後小說,然後傳記,雖然中間有些交叉、穿插,但總體是這麼一個進程:從詩歌出發,途經戲劇、小說、傳記,止於自傳。

奧地利發行的茨威格誕辰100周年紀念郵票

這個進程說明什麼?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其實也是恰當的——詩歌是天上的東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沒有情節,沒有人物,有的是一種心情、一種意境,是空靈的;戲劇有情節,有人物,但沒有小說的現實感,鍋碗瓢盆,山川河流,街頭巷尾,活色生香,總之是少了小說的煙火氣、紅塵味;傳記就是史實,匍匐在真實的物是人非上,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虛構——自傳更是如此,是對著鏡子照出來的。

虛構是小說飛翔的翅膀,到了傳記,尤其是自傳,翅膀被徹底折斷、拆掉,只能按圖索驥,照葫蘆畫瓢。

深思細想一下,不難發現,從詩歌到戲劇、小說、傳記、自傳,這個進程,其實是一個不斷從遠到近、從虛至實的過程。

再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詩歌是蒼鷹,翱翔在天際的老鷹,獨孤孤一隻,孑然一身,有影無形,無聲無息;戲劇是大雁,成群結隊,有陣形,有聲音——雁過留聲嘛,甚至有羽毛飄落,近在眼前,又遠在天上,可望而不可即;而小說就是麻雀了,在我們身邊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偷食拉屎,活靈活現,直接切入我們的生活。

那麼傳記就是傳記,比不了的,它就是自己,就是跟我們一樣的人——一樣又不一樣,他們是非凡的、獨特的,青史有名,後世不忘,鑲在畫框里,或豎在城市廣場上。

茨威格一生寫下大量傳記文學,一部分是文學家傳記,如巴爾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荷爾德林、克萊斯特、尼采、卡薩諾瓦、司湯達、列夫·托爾斯泰等,都在他筆下復活;

另一部分是歷史人物傳記,如伊拉斯、卡斯特里(兩人均為歐洲人文主義先驅)、瑪麗·斯圖亞特(蘇格蘭女王)、瑪麗·安托內特(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等,都被他傾情潑墨,悉心勾勒,再造一個「同一個」,也是「另一個」。

在這本書中,茨威格向我們展現了

決定世界走向的14個歷史瞬間

從高高在上、空靈務虛的詩歌,到戲劇,到小說,到真實得不容虛構的傳記文學,這一路走來,其實是一路的「入世」。

然而作為一個猶太人,他生活的時代在一路冷落他、歧視他、拋棄他,以至整個歐洲沒有他立錐之地,沒有讀者,沒有尊嚴,如一隻喪家犬,只能淪落異域,漂泊他鄉。

他要「入世」,但世界不要他,他的心路和身世完全背道而馳。這便是撕裂,是掙扎,最後掙扎不下去,撕開,斷絕,以自殺結束,幾乎是一道加法題:像一根繩子,在加法的拉力下,終歸是要綳斷的。

假設一下,如果他創作的歷程是反過來的,掉個頭,轉個向:從實出發,向虛而去,即始於傳記,止於詩歌(超現實的語言、聲音、陽光、天空、街角),我想他大概是不會自絕人寰的。

或許他會當隱士,大隱於市,小隱於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遙自在;或許會遁入空門,卸掉自重,一心向靈,好吃不如茶泡飯,好活莫過晨鐘暮鼓。人生在世,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一團亂麻,兩頭烏黑。

人年輕時虛無不得,因為年輕本身是空的,要裝東西進去:感情,朋友,敵人,知識,趣味,錢財,榮譽,地位,都要一手一腳去盤。老了,日落西山,大漠孤煙直,不妨得過且過,一切隨他去吧,較不得真。

真實是有重量的,金屬老了也會疲勞的,英勇地死,是因為過度疲勞。

2

話說回來,茨威格能在文學界立世,靠的還是小說,而且主要是中短篇小說。給我印象深的也是中短篇小說,如《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月光衚衕》《灼人的秘密》《陌生女人的來信》《看不見的收藏》《象棋的故事》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剛開始學寫小說時,這些大作是我照虎畫貓——不是照貓畫虎——的範文。如今,不少作家把茨威格原有的文學影響擠到一邊(有人說他是二流作家),我一直默默珍愛著他,把足夠的敬意留給他

有時候我想,我這樣待他是不是有點過於感情用事?但這次重讀,我確信茨威格是值得尊敬的,也許他的文學趣味有些老化,但他的文學才能絕對不容置疑。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上海譯文社版

我可以不謙虛,現在我對文學的欣賞力肯定比三十年前高得多,就感受力來講又篤定麻木得多。我一度擔心重讀會破壞我對他的好感,但他依然把過去還給我,依然讓我在痴痴迷迷中生出一波波的震驚和敬佩。

茨威格的小說有種少見的令人窒息的文學密度和強度,隨便讀一篇都使我強烈地感到作家內心極其的豐富、敏感、脆弱、善良,而這些是一個作家最重要的。作家是靠內心生活的人,內心寡淡的人當作家屬於先天不足。

茨威格的內心也許不寬大、不剛強,但深到底、細到底、軟到底。再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比喻總是蹩腳的——有的小說像西瓜、蘋果、香蕉,可以一口口吃,他的小說是石榴,得一粒粒剝著吃,一口咬就糟蹋了。

現在我認為,茨威格被我們淡忘、疏遠,不是他的小說也不是我們的文學能力出了問題,而是我們的耐心出了問題。

好,言歸正傳,來說說《陌生女人的來信》(下稱《來信》)吧。

茨威格有不少作品是以婦女的不幸命運與情感掙扎為題材,藉助他一向擅長的細膩入微的描寫,表達他對女性情感的深層開掘,雖不乏溫存、體貼、尊重、同情、理解、憐憫,但總的說是俯視的,居高臨下的。《來信》一以貫之,且變本加厲,把這一追求和風格推到極限,極致到有些變形、失真。

小說主體是一封長又長的信:作家R收到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信里燃著一個女人極端痴情又悲苦的心,悲得滴血,苦得要死。我要說,這是世上最凄婉動人的一封信,至少是之一吧。

你,一個從來也沒有認識我的唐璜一樣倜儻風流的男人;我,一個十三歲就痴情你的少女,一個為你付出全部愛情的女人,一個為你生下孩子的女人,一個把你孩子養大的女人,一個剛剛失去孩子的女人,一個已經苦得沒法活下去、準備去死的女人,用生命的最後一點時間,寫下這封慘絕人寰的絕命書。

話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劇照

我真覺得這是一封慘絕人寰的信,她為你失去了少女的天真爛漫,姑娘的芳心戀情,生為女人的驕傲、嬌寵、尊嚴、貞潔、婦道、孩子、生命: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因你而隨風飄散,你卻有眼不識,不知不曉;她為你低下頭,彎下腰,跪下來,趴下去,鑽到縫裡,舔你腳趾,低到塵埃里,你卻視她不如塵埃。天若有情天也老,但天在她面前殘酷無情,失去了天理。

我要問,這是一個誤會嗎?我要說,正因是誤會,所以更為慘絕!

我要問,這是女人自找的嗎?我要說,正因是自找的,所以也更為慘絕!這不是一個故事、一篇小說。

作為故事和小說,它缺乏故事和小說應有的理性,或者說邏輯性,也可以說是紀律。小說的參照體是現實,是生活,生活中這樣的人和事畢竟稀有、罕見,缺乏普遍性。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2004年)劇照

剛剛我在看王安憶的一篇文章,寫的是她看史鐵生的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的感受,裡面有一段話講的大致也是這個意思。

王安憶說:

「這是一部純粹虛構的小說。我說『純粹虛構』,意思不是說還有不是虛構的小說。小說當然是虛構的性質,但小說是以現實的邏輯來演繹故事。我在此說的『純粹虛構』,指的是,史鐵生的這部小說擺脫了外部的現實模擬性,以虛構來虛構。

追其小說的究竟,情節為什麼這樣發生,而非那樣發生,理由只是一條,那就是經驗,我們共同承認的經驗,這是虛構中人與事發生、進行,最終完成虛構的依附。而史鐵生的《務虛筆記》完全推開了這依附,徒手走在了虛構的刀刃上,它將走到哪裡去呢?這實在是很險的。」

《來信》也是這樣,這裡面的人,這個陌生女人,缺乏現實基礎;她是個案,是奇人怪事,是稀奇。怎麼樣讓一個特殊人的一樁稀奇事,去打動一個普通人,一個被現實邏輯統治奴役的讀者,這是需要技術和竅門的。

3

我們古代,自魏晉南北朝起,有大量的「志怪」和「志人」小說,包括「唐傳奇」,講的多是奇人異事,或軼事軼聞,新鮮刺激,好看得很,也好記得很,聽了就可以轉述,一等的談資。但你很少也很難被感動,你可能會驚心動魄,但不會撕心裂肺。

為什麼?因為缺乏現實邏輯,缺乏人之常情、世之常理的依託和支持,你不會把自己放進去;你會覺得,這是古代的事、天上的事,落不了地的,更不會落到你身上,所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這種旁觀的心態;你會把它當作談資,不會化作心智。

這是這類小說基因里的風險,搞不好只是一個無關痛癢的東西,淺薄得很。

茨威格的許多小說,如《象棋的故事》《看不見的收藏》《舊書商門德爾》《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等,都是這類小說,主人公不是瘋魔的痴情就是天賦異秉,不是置身怪誕亂世,就是身處怪力亂神。

《來信》尤其如此,她不但讓作家陌生,也讓我們陌生。我們不禁會問,怎麼會有這樣的人?這不神經病嘛。當你這樣發問時,這小說已經處於墜落懸崖——被你拋棄——的風險中;當你最後確實認為,這是一個犯神經的女人時,這小說徹底失敗!

這篇小說就是這樣,從懸崖上開始生長,長在石頭縫裡,缺土少肥,吃風吃寒,很難長大的,長大了可能就會被重力和風力拽入懸崖。但最後墜落懸崖的不是它,小說,而是我們,讀小說的人。

這就是茨威格的了不得,他總是鋌而走險,而又總能涉險過關,有驚無險,化險為夷。這當中暗藏著大量技術、魔術性的東西,語言的魅力、刻畫的功力、人物的設計、情緒的收放、節奏的把控、細節的精緻打磨,等等。我不想也無須完全展開來講,挑兩個最淺表的例子講吧。

一個是小說中「你」的身份是一位作家,長相好,名聲大,夜生活豐富——經常深夜回家。後面這些且不說,一般都會這麼設計。說說作家這個身份。我們假設一下,如果他不是作家,是富商,或者官員、演員、畫家,小說真實的邏輯性就會受到一定傷害。為什麼?因為這封信寫得太好了!

感情細膩、真切,情緒飽滿,措辭考究,表達通透,前呼後擁,文學色彩這麼濃厚的一封信,一般人是寫不出來的。但現在「你」是作家,她作為一個暗戀作家的女人,我們就會給她一個特權:文學的特權。

人在青春期都愛看文學作品,因為單純,要通過文學來豐滿自己,這給一個十三歲少女暗戀作家提供了一定甚至是相當的現實基礎。然後她一直痴情於他——一個作家——於是我們可以想像,有理由設想,她一直沒有離開文學,至少在反覆讀他的書吧,或許還在日記本上反覆給他寫信呢。

這麼多年來,她「文采飛揚」我們便不足為怪,因為邏輯上她和文學的距離是近的;她是文學的鄰居,所以她可以獲得文學的特權。這權力,如果她是一個暗戀演員或者官員的女人,我們不一定願意給。給她,我們是願意的。

其次,因為「他」是作家,我們很容易猜想,這可能是作者本人的經歷,有一定自傳色彩。

作為自傳,它本身就是真實的;作為自傳小說,作者在這裡除了有些自戀外,更多的是在批判自己,沒有直接的懺悔,隱隱的是有的。

要的就是「隱」,話說一半,衣脫一層;脫光了就俗了,爆掉了。「隱」是引而不發,千鈞一髮,搖搖欲墜的,最讓人提心弔膽。這就是技術,小說家的把戲,也是小說最基礎的手藝。

小說,說到底必定是假的,虛構的,你為什麼明知是假還喜歡讀?孫悟空會七十二變,假得不得了,可你照樣喜歡看,信。這是技術和人性的合謀,配合好,上天入地,讀者都認。這是小說存在的理由,若沒有這個土壤,小說是長不出來的。茨威格通過一個「隱」字,透出一種誠懇,這種誠懇將和讀者構建諒解的暗道,諒解了,就真實了。

第二個例子,是信的第一句話:你,一個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的你啊!這句話是有豐沛的信息量的,它也為小說的真實性提供了牢靠的基礎。這個「啊」字和感嘆號,是感情強度也是時間長度,然後的「你,從來也沒有認識我」,這說明什麼?是暗戀,是單相思,高強度、長時間的單相思,一下把這個女人的某種特性烘托出來:好奇、多情、靦腆、內斂,多少也有些偏執、好強、要面子。

正因為這句話給我們提供了這些信息,給我們心裡打下了底子,於是後面的一系列稀奇,我們也有準備似的收下了。

卡夫卡的《變形記》,從標題到第一句話都和讀者約定:這不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是寓言,是象徵主義。所以,你看下去不會去要求客觀真實、現實邏輯,你要的是超現實,是現實芯子的東西,不是表面的真實,是芯子里的真實。

4

小說家和讀者的約定必須一開始就建立,茨威格是深諳這個門道的。類似的例子,就是把稀奇變成不稀奇,把「鋌而走險」化成「有驚無險」,小說里有許多。你有興趣可以去找一找,像拆槍一樣,把小說拆開來看一看,這是蠻有意思的一個過程。

想裝槍,首先要學會拆槍,從一定意義上講,小說也是一把槍,它的子彈直穿人心——只穿身體的小說,一定不是好小說。

最後順便說一下,茨威格去世後,巴西總統下令為他舉行了國葬,正是因為他寫出一系列像《來信》這樣深情精緻的文學作品。

沒有文學、宗教、藝術,人類也許早已經滅亡,或者變成野獸了,這就是我們在這裡相聚的意義。

文學不是一個專業,文學就是人生,我們在文學裡相聚的意義,是可以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從容,更寬廣。

匪夷所思的是,那麼多創造文學的人那麼急地去死了,似乎並不寬廣。

麥家,當代著名作家。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首位被英國"企鵝經典文庫"收錄作品的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有長篇小說《解密》《暗算》《風聲》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你必須限制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意義
在情場上,最要命的是什麼?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