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個人,曾刺殺中國一個人,說:這樣做讓中國少賠償1億元
1894年,甲午中日海戰爆發,事前清庭信心滿滿,以為可以輕鬆吊打日本小國,結果照實卻很殘酷,清朝苦心經營了20餘年的北洋水師敗得體無完膚。戰爭結束後,清朝派出了李鴻章為中方代表去日本商議和談的事情。
1895年,李鴻章到達日本之後,就與首相伊藤博文專使陸奧宗光商談和議細節。誰知兩人仗著打贏了勝仗趾高氣揚,對李鴻章是大喊大叫,並且開出了天價的賠款數字;李鴻章心中發怒,卻只能忍氣吞聲與兩人據理力爭,可是最終沒有結果。
就這樣雙方談判了5次都沒有結果。1895年3月24日,李鴻章坐著轎子回住所,突然有人開槍刺殺李鴻章,一槍打在了其左臉之上,鮮血頓時流淌得沾滿了官服。後來李鴻章回去躺了好幾天。
李鴻章被刺的事情馬上消息傳到了歐美等列強國家,國際輿論一片譴責日本之聲四起,為了平息國際輿論,日本政府只好逮捕了兇手小山六之助,並派伊藤博文前去道歉看望,日本天皇還派御醫前去醫治李鴻章。
後來日本政府判處小山六之助無期徒刑,隨後李鴻章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可是以後發生的一件事情卻很讓人不解,就是本來被判無期徒刑的小山六之助竟然因為「在監獄中表現良好」於12年後被釋放。一個刺殺他國使臣並被判處嚴刑的囚犯,僅關了10多年就被釋放,這種情況非常少見,仔細分析一下,也許其中另有隱情。
先來看看小山六之助是個什麼樣的人。刺殺李鴻章的小山六之助才21歲,是日本右翼團體「神刀館」的成員。就在當時小山六之助到底為何刺殺李鴻章的版本就有幾個:1,小山六之助為日本「憤青」,他想進一步挑起兩國矛盾,以達到雙方再起戰爭的目的;2,小山六之助為日本政府派出嚇唬李鴻章的棋子,因為雙方5次談判無果。
這裡就來仔細分析看看到底哪種可能性大。首先看刺殺造成的影響,雖然一度導致國際輿論譴責日本,可是幾天後雙方就和談成功,小山六之助不但沒有挑起雙方爆發戰爭,還促成了和談。再來看看刺殺會不會造成兩國再次打仗,清朝一連慘敗,已經沒有再戰的底氣,不可能再發動戰爭。
最後再看日本怎麼處置小山六之助的,本來判處了其無期徒刑,可是卻在關了12年後將其釋放;按道理說,日本政府既然不想再打仗而是想和談來敲詐索得一筆巨款,刺殺行為應該有違日本政府的意思,日本方面應該對其恨之入骨,就不應該後來將其釋放了。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小山六之助的刺殺行為只有一個目的:敲山震虎,嚇唬李鴻章,來促成和談快點成功。有人可能會說,正是因為小山六之助的刺殺行為,導致中國只需賠償2億兩白銀,較日本方提出的3億兩還「節省」了1億兩,日本不是虧大了嗎?
其實不然,日本方之前的開價就像買賣東西的賣家,開口價格虛高只是虛張聲勢,其實底價只想撈點巨額賠款,能夠多撈一些是一些,因此別說2億,也許1億都能「成交」。
以上分析完後得出來了結論:小山六之助的刺殺為日本政府指使導演的行為,目的在於逼迫嚇唬李中堂快點完成談判合約。


※康熙、雍正、乾隆死後各留下一物品,看過後,都說雍正才是好皇帝
※此人中國人聽了都怕,曾打敗三大文明古國,若來攻打中國會咋樣?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