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句詩人所共知,卻沒幾個人知道全詩,卻仍是難得的瀟洒生活

這句詩人所共知,卻沒幾個人知道全詩,卻仍是難得的瀟洒生活

很喜歡「偷得浮生半日閑」這句詩,但卻從未去可以了解一下。今天專門去賞讀了一遍,這是唐代一個叫李涉的詩人寫的一首詩,以前並不知道唐代有一個叫這個名字的詩人,但他詩中的那句"偷得浮生半日閑"卻是早就聽說過了,今日重讀更是感慨萬千。

題鶴林寺僧舍

唐代: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這是唐代洛陽詩人李涉題寫在鎮江南山鶴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李涉一生頗不得志,青年時遭逢兵亂,避亂南方;後入仕不久即遭貶峽州(今湖北宜昌),過了「十年蹭蹬為逐臣」的生活。這首詩當是李涉還在南方躲避戰亂時寫下的。寫此詩時,李涉還不知道,更多的「終日錯錯碎夢間」在等待著他。這次「竹園逢僧話」,對於他坎坷的一生來說,還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閑」了。

這首詩曉暢易懂,卻又耐人尋味。「終日錯錯碎夢間」,也就是說整天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忽聞春盡強登山」,忽然看到桃花落了,李花謝了,天氣熱了,蟬兒叫了,周圍傷春感懷的詩句陡然多了起來,才忽然驚醒,「哎呀,春天未見來,卻已經過了,辜負了花信,誤了花期啊!」於是乎趕緊彌補,「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那就登山追尋春天吧,而且登山還能強健身體、振奮精神,還能轉換、開闊視角,讓人從紛擾的塵世間抽身出來,回歸大自然的寧靜。

所以詩人「聞春盡」而「強登山」是很正常的選擇。「因過竹院逢僧話」,一個「過」字,一個「逢」字,說明詩人起先並未想來鶴林寺找僧解悶,他只是這鶴林寺的一個過客,偶逢寺僧,聊了一些閑話。聊得什麼內容,詩人沒寫,但卻給出了極高評價,那就是「偷得浮生半日閑」,僧人的話讓詩人醍醐灌頂,心徹底回歸寧靜,甚至感到活了這麼多年,都是浮生, 只有這半日,才是真正的自己。

其實不獨詩人這樣,「終日錯錯碎夢間」,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常態。莊子就說我們人可憐的很,終日「身為形役」,「不亡以待盡」。是什麼造成了我們這樣的人生狀態呢?有客觀的原因,我們要為生活奔波,不得不變成賺錢糊口的機器。最終越陷於深,越掙扎越痛苦,對生活的體驗日漸麻木,氣質日漸獃滯,脾性日漸暴躁,生活的痛苦越來越多,變得毫無意義,渾渾噩噩,昏昏錯錯,不覺將大好的韶光虛度。

倒不如,留個半圓給自己靜心,留個缺口給別人走路。一讓一修之間,我們的浮生才會閑下來。不用再去寺里聽什麼竹僧閑話了。我們就是佛,我們就是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只有蘇軾才能一語道破:百年人生,原本是一場徹底的大流浪
明明寫愁卻美得令人心醉: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