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放話: 中國軍工被嚴重低估 遠超美俄 高居世界第一

俄羅斯放話: 中國軍工被嚴重低估 遠超美俄 高居世界第一

原標題:俄羅斯放話: 中國軍工被嚴重低估 遠超美俄 高居世界第一



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近日報道,中國領導人日前強調今後將繼續優先發展軍隊和國防工業,爭取儘快實現機械化和信息化,進一步發展傳統作戰武器裝備,使其具備信息網路中心戰能力。中國軍工業近年來突飛猛進,在個別領域已經超越了美國和俄羅斯,必然能夠確保解放軍擁有相應的戰鬥力。


俄媒稱,中國是世界上除了美國和俄羅斯之外,第三個既能為本國軍隊實際生產所有類型武器和軍事裝備,又能出口供應的國家。中國國防工業系統是在20世紀40-50年代在蘇聯大力幫助下建成的,隨後長期維持先前的技術狀態和組織結構,但在後來的經濟改革開放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最初中國國防工業像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蘇聯軍工系統一樣,進行無規則、不系統的軍轉民改革,反而加深了技術落後狀況,特別是在國家領導人改變優先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民營經濟之後,國防工業失去了此前的優惠地位。但是到90年代末情況開始發生變化,1998年中國成立國防科工委,2008年改革為隸屬工信部的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軍隊成立總裝備部。中國國防工業系統隨後進行重大改革,改變此前每種武器系統的生產商都由行政指定、科研院所與生產脫離的國防工業管理體系,組建11個軍工集團公司,其中核、核建和電子行業各1個,火箭航天(生產和技術)、航空、造船和陸軍裝備領域各2個。所有公司既生產軍用,也生產民用產品。每個集團都有幾個細分行業集團公司,比如中航一集團內部就有2003年專門成立的發動機系統製造集團公司和5個飛機製造集團公司,整合了幾十家,有時甚至是上百家企業、科研院所、實驗室和其他機構。科研和生產合為一體,內部引進競爭因素,從而提高了產品質量。每個集團公司65-90%的產品是民用產品。當然,還有許多軍工企業沒有併入任何一家集團公司,因此實際上無法準確地說出中國國防工業的真實規模到底有多大,從業人員到底有多少。大概估計,終端產品組裝企業約有300家,軍工企業總共多達數千家,從業人員數百萬人。



中國軍工企業生產大量民用產品,通常都是科技含量相當高的產品,而且對外出口供應,和平時期能夠保證整個公司贏利,而在受到威脅或者爆發戰爭的時期,可以迅速轉變生產模式,只生產軍用產品,能在幾個月內使軍品生產規模增加3-10倍。另外,集團公司內部軍用和民用產品聯合生產,還能通過技術交流提高所有產品的質量。中國軍工企業數量眾多,地理分布極其廣泛,大大提高了戰爭一旦爆發後的軍工生產穩固性。可以說,中國軍工企業的數量能和美國或俄羅斯軍隊現有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數量大體相當。中國60-70年代在國土縱深地區建設的三線國防企業已經在改革期間基本上全部轉產或停產,但是現在又恢復了在遠離沿海的內陸地區建設軍工企業的過程,這可以用國家西部大開發的總體政策來解釋,同時也能看到中國努力實現新經濟設施遠離沿海地區的意圖,畢竟那裡更容易遭受美國海基和空基巡航導彈的打擊。

俄媒稱,現在中國國防工業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技術水平,而且還在繼續借鑒、仿製和合成外國技術。實際上,中國一直在研究和仿製國外所有先進武器裝備,而且多數情況下是私自研究。當然,中國在仿製過程中,通常都會對外國產品進行創造性的發展和完善,哪怕只是幾個參數。而且中國在研製新武器裝備時,越來越頻繁地使用合成俄羅斯、西方和中國自主技術的方法。這種合成完全不同科技流派的軍事產品的方法,特別是在合成相當複雜的高科技產品時,要求中國自身必須擁有非常強大的自主研發設計能力,擁有自主科技流派。可以說,中國軍工業不僅借鑒國外出現的所有先進作戰裝備的設計理念,而且範圍非常廣泛,比如中國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同時研製兩種第5代殲擊機的國家,同時又在借鑒國外防地雷反伏擊車的構想,製造各種裝甲車輛用於反游擊戰。



顯然,中國在國防工業發展領域將會在較大程度上重復甦聯當年的道路。在20世紀20年代初,蘇聯國防工業和軍事科學的技術水平幾乎為零,被迫長期完全依賴外國產品和技術。但是到了60-70年代,蘇聯國防工業和軍事科學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能與美國相提並論,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儘管最近20年來遇到了無數的財政、組織、科技和人才問題,俄羅斯至今仍然維持了蘇聯軍事工業當年的水平。毫無疑問,中國國防工業可能重複這條道路,甚至會更加順利,因為與蘇聯不同的是,中國綜合採用行政計劃和市場方法,能夠更好更廣泛地借鑒國外技術。


俄媒稱,中國國防工業當然也有一系列問題,首先是發動機、高精武器、各種網路中心戰系統的生產,但是這無論如何不能說是原則性的缺陷,也不會對解放軍的戰鬥實力產生負面影響。因為中國國產發動機與外國產品的區別只是壽命稍短而已,這個缺陷可以通過增加生產數量來彌補,高科技彈藥的缺乏同樣完全可以用增加常規彈藥數量來彌補。現在越來越明確的一個事實是,西方軍隊過分迷戀昂貴的高精彈藥,在經濟上顯得很不划算,它們經常不是增強,而是削弱部隊的戰鬥力,畢竟高精彈藥消耗非常快,之後就會無法繼續戰鬥,生產新彈藥用時較長,費用又非常高。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軍隊在高精彈藥方面的落後,可以說不是缺點,反而是優勢,而且特別適合兩軍對壘的大規模傳統戰爭。


中國國防工業的發展定位正是準備應對這種戰爭,在此方面可以說是中國軍工業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它生產所有級別作戰裝備的能力甚至超過了美國,除了核潛艇和航母之外,遠遠高於俄羅斯,而其他任何國家則根本沒有機會與中國相提並論。雖然中國在個別方向的武器裝備質量不高,但是這種方向越來越少,而且還完全可以通過增加數量來彌補。一旦爆發任何規模的戰爭,中國眾多的國防工業企業能夠確保武器、裝備和耗材的不間斷供應。無論在任何一個方面,中國軍工企業都不會嚴重受制於國外部件和技術。


俄媒稱,非常奇怪的是,全世界幾乎都沒有意識到上述事實,甚至包括中國的鄰國。他們無視顯而易見的事實,仍然奇怪地認為中國國防工業技術依舊原始、老舊,中國只會仿製外國產品,而且性能較差。另外一個錯***國防工業能力的典型觀點認為,中國軍工業只能生產數量極其有限的現代化武器裝備。最不能容忍的是,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嚴重低估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和中國國防工業的生產能力,每年都聲稱中國核武庫只有200-250枚核彈頭。在此方面,估計中國軍隊最少擁有850枚核彈頭,最謹慎的評估數字是3500枚,最高估計甚至多達2萬枚。



至於常規武器裝備方面,中國在所有主要級別的產品生產方面高居世界第一,而且在一些武器方面,比如坦克,中國現在的生產規模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現在中國同時批量生產4種類型的作戰飛機,分別是殲轟-7戰鬥轟炸機、殲-16(蘇-30)、殲-11B(蘇-27)和殲-10殲擊機,每年現代化殲擊機和轟炸機的生產總量不低於100架,超過了北約所有國家,包括美國的戰機生產總和。在個別船舶製造領域,中國可能也已經超過美國,能夠最多同時建造6艘052C/D驅逐艦,而美國同時建造數量不超過2艘。中國每月平均裝備一艘056型輕護艦,而且在接裝新產品替代老舊裝備時,基本按照一對一的原則進行,即在維持先前裝備數量的情況下,根本性地改善武器質量。即便是與現在創紀錄的生產指標相比,中國國防工業系統的生產能力也能在數月內增加3-10倍。


俄媒稱,令人驚訝的是,俄羅斯也嚴重低估中國的軍事實力,不知為何仍舊單純地相信中國根本無法大量生產先進武器裝備,而且是性能遠不如俄羅斯產品的仿製品。俄專家與美國消息人士一樣,特別關注中國海軍的發展,完全忽視陸軍的發展。儘管中國在裝甲車輛和火炮系統生產規模方面,多年前就已超過北約28國的產量總和數倍。現在還有一個俄羅斯沒有發現的極具標誌性的實戰情節,南北蘇丹武裝衝突期間,中國96式坦克大顯身手,有史以來首次取得實戰勝績,令中國媒體非常興奮,因為它戰勝的是潛在對手T-72坦克。中國軍工企業已經為中國製造了3500-4000輛96式坦克和更先進的99式坦克,而且還在以每年數百輛的速度繼續製造,它們已經不再定位於應對與「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戰鬥,更不是與「豹」、「勒克萊爾」或「梅卡瓦」坦克的戰鬥。俄羅斯執意抽象地確信自己在武器裝備質量上優於中國,但是實際上中國在大多數級別的武器裝備方面已經追趕上,甚至已經超越了俄羅斯。中國新型坦克不比俄羅斯坦克差,決定兩者戰鬥結果的將不是什麼質量優勢,而是戰術環境、車組人員訓練本領和坦克數量。至少在數量方面,中國已經明確地超過了俄羅斯,無論是坦克、火炮,還是飛機和直升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情報 的精彩文章:

盤點世界十大明槍: 哪款是你心中最愛?
二戰五大重機槍: 希特勒電鋸, 日軍的雞脖子, 中國的死神鐮刀!

TAG:軍事情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