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做了一個錯誤決定,錯失了一個大才,否則孔明不會累死五丈原

劉備做了一個錯誤決定,錯失了一個大才,否則孔明不會累死五丈原

公元234年,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未竟之志,發動了第五次北伐。然而,這一次司馬懿打定主意,與他打消耗戰,一直不敢正面交鋒,哪怕是他故意派使者,給司馬懿送去了女裝。結果司馬懿不僅沒有被激怒,反而從使者口中,打聽出了諸葛亮的近況——一天吃不了一升米,還事必躬親,於是司馬懿斷言,諸葛亮命不久矣。不久之後,諸葛亮果然因為操勞過度,病逝於五丈原,留下了「出使未捷身先死」的遺憾。

對於此事, 有的人僅是嘆惋,有的人卻提出,如果法正沒有英年早逝的話,諸葛亮大約不至於累死五丈原。畢竟比起「理民之干,優於將略」的諸葛亮,法正更擅長軍事謀略,諸葛亮本人也親口承認過,法正對蜀漢的重要性——夷陵之戰後,他曾感慨「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可是,人死不能復生,法正英年早逝是一個無法挽回的悲劇,因此這樣的假設,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不過,蜀漢曾有一個才能可以與法正媲美的大才,曾說過三句話,如果被主公聽從,每一句都能改寫歷史,可惜因為劉備的一個錯誤決策,他最終無奈降敵,蜀漢錯失了這樣一個大才。這個人是誰呢?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此人名叫黃權,原本是劉璋的屬於,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漢中之戰的時候,黃忠能夠陣斬夏侯淵,都是法正的籌劃,但《三國志·黃權傳》記載:「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因此稱他是能夠與法正相媲美的大才,並不為過。那麼他曾說過,三句可以改寫歷史的話,又是怎麼回事呢?

最初,他為劉璋效力,當曹操打算派兵攻打漢中的時候,劉璋害怕益州受到威脅,於是接受了法正和張松等人的建議,打算請劉備入川,黃權卻勸阻說「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清。」也就是說,在法正等人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時,黃權一眼看穿了,請劉備入川的弊端,並提出了當時最正確的做法。如果劉璋聽從了他的建議,劉備取西川則入難上加難,歷史一定會改寫。

後來,益州易主,他隨劉璋一起向劉備請降,並開始為劉備打算,並在曹操拿下漢中之後,勸說劉備道:「若失漢中,則三巴中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他這一次算是遇上了明主,劉備很快就同意了他的提議,發動了漢中之戰,最終成就了霸業。想必,這個時候黃權會不由的感慨,劉備比劉璋這樣的主公,要省心太多吧?

可是,他很快就被打臉了——漢中之戰結束後不久,襄樊之戰爆發,與劉備情同兄弟的關羽,被東吳擒殺,於是劉備稱帝之後,堅持要東征伐吳。這個時候,有的大臣選擇了沉默,更多人的選擇了勸阻,黃權卻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那就是由自己率兵作為先鋒,前去伐吳,讓劉備親自鎮守後方。劉備卻堅持要率兵親征。最終被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病逝於永安行宮。

如果劉備聽從了黃權的建議,絕對不會有傷筋動骨的秭歸之敗,或許日後的北伐會更順利一些,甚至會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是,就因為劉備這樣一個錯誤決定,他不但錯失了良機,損失了大量的兵馬,還導致被派去監視曹魏動靜的黃權,被阻斷了歸路,無奈歸降了曹魏。於是蜀漢在損失慘重之後,又錯失了這樣一位大才。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憑藉黃權的能力,如果他沒有被迫降敵,而是一直留在蜀漢,成為諸葛亮的助力,那麼就算沒有法正,諸葛亮也同樣不會累死在五丈原。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劉備終究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讓蜀漢遺憾錯失了此人,也給諸葛亮和蜀漢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曹操麾下最悲劇的三位名將,個個能力卓越,卻被曹丕一一害死
水滸中有六大絕世佳人,如果你穿越回水滸,哪位美女你最心動?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