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Blood:腸道菌群產生的吲哚可通過IFN1限制移植物抗宿主病

Blood:腸道菌群產生的吲哚可通過IFN1限制移植物抗宿主病

導語:腸道菌群所產生的吲哚代謝可通過I型IFNs限制與清髓性放化療和急性GvHD相關的腸道炎症和損傷。


來源:梅斯醫學

中心點:

微生物產生或口服的吲哚可限制移植物抗宿主病,且不影響移植抗白血病效應。

吲哚通過I型干擾素信號保護和修復粘膜損傷。

摘要:

異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受體的腸道菌群可調節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供體T細胞所引發的全身炎癥狀態可導致結腸炎(決定GvHD嚴重程度的關鍵因素)。腸道菌群色氨酸代謝所產生的吲哚或吲哚衍生物可限制由不同應激源所引發的腸道炎症,因此,研究人員在MHC錯配的allo-BMT小鼠模型中評估吲哚及吲哚衍生物抗GvHD的作用。通過對allo-BMT受體小鼠色氨酸酶陽性或陰性染色的大腸桿菌的定植來評估吲哚的效應,或者通過外源予以吲哚衍生物吲哚-3-羧基醛(ICA)來評估。

ICA治療可限制腸上皮損傷、減少經上皮的細菌移位,同時減少炎性細胞因子產生、減輕GvHD病理以及降低GVHD死亡率,而且不影響供體T細胞介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反應。ICA治療還可促進受體特異性耐受移植T細胞。轉錄譜和基因本體分析提示ICA治療可上調與I型干擾素(IFN1)反應相關的基因,這些基因已被報道可抵抗放射誘導的腸損傷和減輕GvHD病理。因此,在缺乏IFN1信號的小鼠中,ICA在放射暴露後的保護作用被消除。

總而言之,本研究提示腸道菌群所產生的吲哚代謝可通過I型IFNs限制與清髓性放化療和急性GvHD相關的腸道炎症和損傷,而且不影響抗腫瘤反應,或可為有GvHD風險的BMT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原始出處:

Alyson Swimm, et al. Indoles derived from intestinal microbiota act via type I interferon signaling to limit Graft-versus-Host-Disease. Blood 2018 :blood-2018-03-838193;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8-03-838193

本文系梅斯醫學(MedSci)原創編譯整理,轉載需授權!

改善醫療質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斯醫學MedSci 的精彩文章:

JACC:多攝入海產品可降低外周動脈疾病風險
NEJM:超重或肥胖患者給予氯卡色林治療的心血管安全性分析

TAG:梅斯醫學Med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