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明明有12位皇帝,為何在故宮只找到11個牌位?因為他沒資格

清朝明明有12位皇帝,為何在故宮只找到11個牌位?因為他沒資格

原標題:清朝明明有12位皇帝,為何在故宮只找到11個牌位?因為他沒資格


清朝在中國歷史上持續的時間還是比較長久的,一共將近三百年。只是清朝閉關鎖國,讓中國落後於西方,再加上後期腐敗嚴重,軍備落後等原因,使中國處於落後挨打的狀態,讓國家陷入了大禍亂之中。


最近隨著清宮劇的熱播,讓清朝又走進了人們的視線,長達300年的清朝,一共出了12位皇帝,依次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順治、清聖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慶、清宣宗道光、清文宗咸豐、清穆宗同治、清德宗光緒、宣統帝溥儀,但是故宮的靈位只有11位,也就是說靈位少了一個,少了誰?為何少了他?這是怎麼一回事?專家解釋說因為他沒有資格。



1912年,隆裕太后以太后的名義發布了《退位詔書》,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雖然溥儀不當皇帝了,但是仍舊住在紫禁城內。政府定期給他撥付銀兩作為生活費,這期間,他手下的這些太監們,都開始為自己打算,紛紛將紫禁城中的「皇宮用品」偷偷運出,並低價出售。1914年,一位太廟的管事太監,實在沒東西偷了,就打起了皇帝靈位的主意,他將其中一個靈位偷走,並賣給了一位德國商人,這個靈位的倒霉蛋主人正是最近熱播劇的主角,大豬蹄乾隆。


那麼德國商人為何要買乾隆的靈位呢?這位德國商人名叫戴賽爾,他是乾隆時期天文官戴進賢的後代,他將乾隆的靈位帶回了德國,並將其與祖宗的牌位放到一起,一併拜祭。


後來這位商人去世了,他的後代當了牧師,牧師也看不懂滿文,不知道這個靈位是誰的,而且只是個靈位而已,又不是什麼金銀做成的貴重物品,所以,牧師當它是個沒用也沒價值得東西,隨手就扔進了一個地窖當中。



但是乾隆的靈位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就是因為這個牧師將它扔進了地窖,所以這個靈位才能得以完整保留幾十年之久,雖然待在暗無天日的地窖中很久,但總比被破壞了要強。後來,經過一些人的努力,終於找到了這一個靈位。


只不過,被拿出了以後,乾隆的靈位就被拍賣了,還好有愛國人士出錢拍了下來,後來又將乾隆的靈位送還給了故宮,就這樣故宮清朝皇帝的11個牌位,終於集合完畢,又一次聚在了一起。看到這裡,有些人就很奇怪了,不是說清朝有十二個皇帝嗎,怎麼現在只是11個配位,你就說集合完畢了呢?



因為少的這一個就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也就是溥儀,因為後來清朝都被推翻了,溥儀也下了台,他就不再是皇帝了。溥儀的人生波折不斷,被廢以後,又成為了偽滿政權的皇帝,後來被蘇聯俘虜,又被送會了中國,接著在戰犯所里進行改造,出來以後,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公民生活,而溥儀對於這種平常人的生活還很滿意,因為他的前半生都在控制下生活著,沒有自由快樂可言。


成了普通公民的溥儀,不是皇帝了,自然就沒有資格把靈位放進清朝皇帝的靈位行列之中。而溥儀在生前的時候,也曾經提出想把祖先的靈位都給領回家裡供奉著,但是故宮方面拒絕了他。因為這些清朝皇帝的靈位是國家文物,是有很大的歷史意義的,歷史文物屬於國家,而不屬於個人,而且以溥儀的經濟條件,也沒辦法保存好這些文物,可能會造成文物的損壞,所以出於種種考量,最後國家沒有把這些靈位交給溥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兩謿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德軍一三五埋雷,英軍二四六排雷,有一天英軍沒來…
康熙寫了個「墨」字,眾皇子皆答錯,只有小乾隆一人答對了下聯

TAG:南北兩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