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國:低調的國慶節

德國:低調的國慶節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視頻:1990年,東、西德統一資料影像。

每年10月3日是德國國慶節又稱統一日。28年前的這一天,東德和西德正式宣布統一。

與大多數國家在首都舉辦慶典不同,德國官方國慶活動是在16個州首府輪流舉行。

由於二戰的痛苦記憶,德國國慶節慶祝活動低調而謹慎,對歷史的反思也多於歡慶意味。

艱難誕生的國慶日

二戰結束後,德國分裂成蘇聯佔領區成立的東德,以及法、英、美佔領區成立的西德,並且各自擁有不同的國慶節。

1989年,數百名東德人正逃往西德大使館。圖/德國政府官網

1989年,大批東德人經他國逃亡西德,在這樣的情勢下,東德政府開始計劃放鬆東德的旅遊限制。11月9日,東德政府宣布柏林牆開放。當日,數以萬計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圍牆。

柏林牆的倒塌,標誌兩德統一進程的開始。11月9日也成為德國民眾一個特殊的紀念日。

但統一後德國政府並沒有選擇這一天作為國慶節(統一日)。因為這一天同時也是二戰前夕「水晶之夜」的發生日:1938年11月9日,納粹黨衛軍在德國全境襲擊猶太人。

1990年,東、西德統一進程加快,35歲的默克爾(右)擔任當時東德政府的一個副發言人,這也是她政治生涯的開始。

1990年10月3日,東德正式併入西德,民眾在柏林國會大廈前歡呼國旗再次升起。

最後,兩德統一條約確定將東德正式併入西德的1990年10月3日,作為統一後的德國國慶日。

民眾的節日

因為德國參議院議長由各聯邦州行政長官輪流擔任,所以官方國慶活動也有輪值議長所在州的首府來承擔,活動包括一個盛大總統的招待會,教堂儀式,以及公民節(Bürgerfest)活動。

2010年10月3日,由不來梅主辦的國慶慶祝活動現場。

2013年10月3日,巴登符騰堡州首府斯圖加特,當地正在進行國慶慶祝活動。

2014年10月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左)和總統約阿希姆·高克在漢諾威參加正在當地舉行的國慶「公民節」活動。

不過,對大部分德國民眾來說,這一天只是例行的公休日或者是一個略感沉重的紀念日。2014年,一項德國民調顯示,63%的德國人認為在國慶節這天,反思歷史比歡慶節日更為重要。

德國聯邦政府每年都會在第四季度,公布研究東、西德統一狀態的年度《團結報告》(annual report on unity)。

2016年10月3日,民眾在柏林勃蘭登堡門前參觀德國國慶即統一日活動。近年來,勃蘭登堡門在國慶這天都會舉行音樂會等活動。

2018年9月26日,在德國慶祝第28個國慶節前夕,最新的《團結報告》發布了。該報告顯示,28年以來,東德地區和西德地區的經濟差距在不斷減小,但「傷口依舊在疼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品牌力量 推動「川味」走出去
一入梨園七十年,京劇是學戲源頭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