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彭靜山:介紹四種疾病的快速療法

彭靜山:介紹四種疾病的快速療法

彭靜山老的《針灸秘驗與絕招》是我初入臨床時的針灸入門書,當時對「大接經調肝腎」法就覺得非常神奇,試用了兩次,可能是取穴不準,或精神不集中,沒有看到想像中那種很神奇的療效。諸位同仁不妨試試,來留言區討論一下。

彭靜山:介紹四種疾病的快速療法

疾病快速療法

作者/彭靜山


一、針刺後遺症

有一種病人主訴:周身某處作痛,視之皮膚如常,其痛處恰在穴位上。問其原因由於針灸後所發生。詢問原治療醫生,針處既然沒有改變,醫生也無法解決,也不能算做治療失誤,但患者確實疼痛。我的治療方法很簡單,在發生疼痛穴位的相對處針之。例如內關痛針外關,陽陵泉痛針陰陵泉,如果兩穴對得準確無不應針而愈。無以名之,故名為「針灸後遺痛」。

病例:王某,女,50歲,家庭婦女。

主訴:左手腕內側有一小塊疼痛,由於怔忡失眠,醫生曾作針灸,病癒而此局部痛,其痛可以忍受,但干擾日常生活。曾去詢問原治療醫生,無法解決。針處既無紅腫,醫生也無責任,但其痛不止,服藥無效,我試用相對繆刺而愈。類似這樣的病例不勝枚舉。

二、大接經調肝腎

《內經·海論》中敘述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經絡分布周身各處,上懸貫於腦,內聯於臟腑,通暢氣血往來,各經保持相對的平衡,自然無病。經絡不平衡,人就會生病,經過針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接經的針刺方法。

(一)治法

具體做法是:只用一根1寸長的28號針,每次只針一側,針刺十二經的原穴和絡穴,依照經絡循行的順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針。每次只針一側,下次針另一側。共針4次,久病則由原穴到絡穴,新病則由絡穴到原穴。

1.由原穴到絡穴

肺原太淵—大腸絡偏歷—胃原沖陽—脾絡公孫—心原神門—小腸絡支正—膀胱原京骨—腎絡大鐘—包絡大陵—三焦絡外關—膽原丘墟—肝絡蠡溝。

2.由絡穴到原穴

肺絡列缺—大腸原合谷—胃絡豐隆—脾原太白—心絡通里—小腸原腕骨—膀胱絡飛揚—腎原太溪—心包絡內關—三焦原陽池—膽絡光明—肝原太沖。

(二)病例:劉某,男,40歲,某設計院會計師。

主訴:近3個月來,四肢倦怠,飲食減少,睡眠不安,周身無力,大便秘結,小便澀少,經治不愈,而且日漸加重。近來並出現早泄、遺精。

診見:面色萎黃,精神不振,舌潤無苔,神情落寞,六脈沉細,右關左尺,尤為明顯。

辨證:四肢倦怠,飲食減少,脾胃兩虛。睡眠不安,尿澀早泄,病原肝腎俱虧。宜用針刺補法。

取神門以治心,太溪以補腎,足三里健胃,三陰交助脾。久治不效,脈更無神。

改用大接經由原到絡,由絡到原各2次。逐漸好轉,再針前述各穴5次,面色紅潤,精神旺盛,飲食增加,二便通暢,遺精、早泄消失,睡眠香甜,神完氣足,而病痊癒。

三、腰痛針術

人身的經絡都是前後呼應,左右相通。任脈為前正中線,相對督脈脊椎正中線,腎經對華佗夾脊(今名脊穴),胃脈對膀胱第一行,肝、脾對膀胱第二行,手足六經亦前後相應。所以繆刺取穴,往往速效。

治法

治療腰痛繆刺法:在腰痛部位,用手按壓找出最小而最痛的部位,如大面積一片疼痛而找不到最小痛點的不適用此法。

找好痛點,以最痛處一點塗以紅藥水為標記,再找到命門穴為計算總穴。例如最痛點在命門左15厘米,再下6厘米。讓病人仰卧,量臍左15厘米再下6厘米處腹部針入1.5寸,恐痛點對得不準,將針刺入,提出1/2,再向四周探刺,不留針。讓病人翻身俯卧,按壓痛點消失,腰痛即愈。

命門:督脈第四號穴。

部位:俯卧位,在脊椎正中線上,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前方與臍相對,然而練氣功的人則臍向下移少許。

此法頗有立見功效之妙,但找痛點要准,與腹部痛點相對處要准,針刺要准。掌握三準,應手而愈。

病例:夏某,男,45歲,某工廠司機。

患腰痛9個月,俯仰維艱,行步腰椎不敢活動,痛苦很大,不能工作。各處治療,服藥280多劑,西藥也不少,針灸70多次,其痛不止,焦躁萬分。

診見痛苦病容,面色微暗,精神不振。舌潤微黑,脈來沉遲、兩尺無力。診為腎經虛寒之所致。讓其俯卧,指頭大痛點在命門左3厘米,指壓時其痛難忍。畫一記號,讓其仰卧,翻身時分吃力。針臍左3厘米,把針提出1/3向前後左右探刺已畢,讓其翻身,兩腳踏床面竟能抬腰離床5?6厘米,口中連呼「輕快」,俯卧再按其痛點已消失。

當時行走俯仰均未覺痛,大喜而去。第二天來複診,自己開車來的,滿面笑容地說:「休息9個月,現在上班了。只覺腰部稍微不適,疼痛全無。」壓其痛點,略有微痛,又依法針刺而痊癒。

四、痛點止痛法

針灸的繆刺取穴法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即選好病側的穴位而針其健側的同名穴,效果較好,是調整經絡平衡的治療方法。這個「痛點止痛法」是專為治療小面積疼痛的一種止痛方法。周身不論何處疼痛都可以使用,但只限於直徑1厘米以內的小範圍疼痛。

該法操作簡便,效果迅速,能夠達到針入病除。具體做法是,用30號1寸針一支,在其痛點的相對側快速刺入,其痛無不應針而止。例如痛處恰當內關,可針外關;痛處恰當陽陵泉,可針陰陵泉。頭面胸腹四肢任何部位疼痛都可使用這種刺法。也有不很明顯的相對處,如頭頂部有痛點,由於頸項的關係,不可能兩側相對。

比如痛點適當前頂,可針廉泉,如痛點在百會,即無相對處。然而,這僅是很少的局部痛,如果文縐縐地說「無關宏旨」,周身各部位絕大多處是有對立面的。還有關節部如「網球肘」的痛點下面是肘關節,肉少骨多,不容易找准相對點,其效較差。然而這僅是極少的局部。周身各處絕大多數是可以找到絕對的對立面的。

這種方法最為簡便,可以「應針取效」,甚至不必留針,點一下子,疼痛如失。病例很多,不勝枚舉。1993年門診來一頑固性前額局部痛的小兒,痛3個月,各處治療花費1000多元無效。經用此法針後即愈,僅用10元挂號費而已。

——END——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針灸秘驗與絕招》,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李小五

⊙運營編號:GYZX000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腹痛、水腫找公孫
丈夫突發心梗!她用60分鐘跑贏死神!請把這篇救命指南轉給所有人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