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各國間諜遍布神州大地,中國上演諜影重重,一場風暴正在進行...

各國間諜遍布神州大地,中國上演諜影重重,一場風暴正在進行...


商人茶葉盒裡暗藏SD卡、拉攏大陸學生、策反某部公務員……這些「台諜」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隨著「

2018-雷霆

」專項行動的推進,百餘起台灣間諜案被破獲,一百多名涉案人員相繼落網。


 


這些間諜無孔不入,通過各種手段物色「下線」,編織出一張情報大網。


 


在央視曝光的案件中,戎評註意到有一個機構出現得非常頻繁——

台灣軍情局


 


誰能想到,這個半世紀前由老蔣建立的、台灣間諜的大本營,直到今天仍然有著巨大的能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別看台灣省面積不大,這隻小麻雀里可是五臟俱全。就台灣情報部門來說,足足有六大系統:


 


國家安全局

」、「

軍事情報局

」、「

警政署

」、「

調查局

」、「

海岸巡防署

」和「

憲兵調查隊

」。




 


其中「國家安全局」坐鎮中央,掌控全局,做的主要工作是協調各部門,順便保護總統家庭成員,並幹些反間諜的活。


 


「警政署」、「海岸巡防署」和「憲兵調查隊」基本上對內不對外,活動範圍就台灣島那一畝三分地,除了維護地方法制和公共秩序,更多的是充當耳目。


 

「調查局」的前身則是「

中統

」,現在由台灣「法務部」統屬。它的側重點偏向重大社會犯罪與「政治偵防」,也是個對內不對外的部門。


 


於是台灣所有的對外間諜活動,基本上都落在了「軍事情報局」身上。畢竟它的前身是「

軍統

」,相較其他部門也有著強大的業務基礎與底蘊。



無論是在戴笠手中,還是在毛人鳳治下,「軍統」一直都是老蔣藏著暗處的利刃。而在美國的幫助下,這一部門的能力也逐漸增強。






 


在冷戰時期,「台灣軍情局」相當活躍。除了派遣間諜前往周邊的社會主義國家,還動用美國提供的先進偵察機獲取情報。



那時候,包括我國在內的機密情報,一份交由老蔣參閱,另一份則擺上了白宮的案頭。




這老蔣為何要把辛辛苦苦拿到的情報給轉遞白宮呢?




畢竟美國人可不會做慈善,當年為「台灣軍情局」忙前忙後,給錢、給裝備還派人培訓,最後都是要「

收費

」的。




在台灣當局檔案保險柜的最深處,可是藏著一份由台灣軍情局、美國CIA、英國MI6以及日本防衛廳情報本部簽訂的

情報共享協議




在央視曝光「台諜」之時,台灣綠媒和政壇還妄圖百般抵賴,聲稱這些都是「

假新聞

」。








可是沒想到,「打臉」來得如此突然。




路透社報道稱,台當局目前正與本地區一些國家謹慎地培育安全關係,不但努力想與印度分享大陸的軍事情報,還盯上了澳大利亞和新加坡。




在各國一言不發、不予置評之時,台灣新南向政策重點,想結交的

印度

站了出來:「我們依賴台灣,因為他們持續關注著中國大陸。」




一句話,扯下了台灣當局最後的遮羞布。




要知道「台灣軍情局」的重點目標是大陸東南沿海,這裡既是中國的經濟引擎,也是各型先進裝備的部署要地。




1996年

的時候,美國為何敢果斷派出航母干涉台海?為何李登輝可以大放厥詞?「台灣軍情局」的間諜就是關鍵所在。


 


在進入新世紀之後,一場激烈的暗戰更是在這爆發,它的影響可比96年的案子更為驚人。


 


震懾東南的大案


 


2003年秋天的夜晚,台北「總統府」內的燈光徹夜未熄,時任台灣領導人的陳水扁收到一份絕密文件。






 


他與幕僚們討論許久,分析著情報上的地點與數據。權衡之下,陳水扁覺得時機到了。


 


11月30日,為了向支持者們爭取來年大選的選票,和推銷同期進行的「

防衛性公投

」,陳水扁在「扁友會」上發表講話。


 


他得意地聲稱,大陸在沿海

600公里

範圍內部署了

496枚

導彈,還明確指出解放軍在江西樂平、贛縣和廣東梅州各部署

96枚

,福建永安和仙游分別有

144枚

64枚


 


一石激起千層浪,陳水扁的精確情報讓全球情報界一片嘩然,心想台灣怎麼會讓如此的情報「白痴」當領導人,也讓大陸安全部門驀然驚醒:有內鬼!


 


陳水扁是情報「白痴」,但大陸的安全員們可不是。陳水扁給出的情報或許真真假假,但是

江西樂平

的96枚導彈可再真實不過了。


 


能接觸到這個情報的人,絕對位高權重,是一條罕見的大魚。而能夠與這條大魚聯絡的情報網,恐怕也不太多,層級必然很高。


 


此外,為了驗證這條情報的真實性,江西樂平必定有「台灣軍情局」的人。畢竟干這行的都不見兔子不撒鷹,免得被假情報給騙了。






 


經過一番緊張排查,

高國寧

進入大陸安全部門視野。這個40多歲的中年男子是湖北襄樊人,偏偏在樂平的農村裡開了家飯店。




這地方除了本地人經營的飯店,就高國寧這一個外地人做這等生意。況且他還經常行蹤不定,經常以「進貨」為借口出門,隨後又突然出現。


 


一個外地的中年男子,在窮鄉僻壤里開飯店,還時不時鬧「失蹤」,怎叫人不懷疑?


 


雖然鎖定了目標,但是大陸的安全人員沒有急於動手。這種在第一線做偵查的,多半是個小卒子。想要敲掉源頭,還需要順蔓摸瓜。


 


12月2日,陳水扁講話後的第三天,安全人員們久候的機會來了。高國寧再次外出,與遠在南京的李姓台灣商人接上了頭。


 


農村裡開飯店的外地老闆,和遠在南京台灣商人會面,這要是沒問題那就是安全員們的腦子出問題了。








當日,高國寧就被批捕,這個李姓台灣商人也進入了情報人員的視線。


 


經過突擊審查,高國寧將一切罪惡供述出,也讓安全員們發現,南京那頭的台商問題很大。




南京的李姓台灣商人全名

李運溥

,他與高國寧交換情報後,並沒有察覺到異常,仍在經營他的「南京實力克醫學研究諮詢部」。


 


這個機構只是李運溥從事情報工作偽裝,接著這個殼,他組建了「

天63364號

」情報網,下設「

藍天

」、「

白雲

」以及「

吳大衛

」三個情報組。


 


前來接頭的高國寧,就是「白雲」情報組的負責人,也是李運溥的親外甥。


 


而李運溥的情報收集工作,側重點正好是解放軍的導彈,他甚至滲透到了解放軍內部,建立了「

陳志漢情報組

」。


 


李運溥也借著這些成績,升任「軍情局」

上校

,他的級別,足以知曉究竟誰是「內鬼」。





 


大陸安全部門當機立斷,在李運溥察覺之前實施了抓捕行動。尚未離開南京的李運溥完全沒能想到,只不過因一次例行接頭,就讓自己身陷羅網之中。


 


在被捕後,李運溥知道已經無力回天。由於事先沒有任何準備,自己有太多的把柄落到了大陸安全部門手中。


 


看著牆上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他只得與大陸有關方面合作,將情報網內情全盤托出。


 


拔出蘿蔔都要帶出泥,更何況李運溥這樣的「大魚」?

半個月內

,根據李運溥的情報,總計

36名

涉案間諜相繼落網。


 


隨著案情明晰,大陸安全部門迅速鎖定了「內鬼」。2004年的春天,這個牽連廣泛的涉台間諜案落下了帷幕。




境外湧入的魑魅魍魎




但是無獨有偶,可不只有台灣間諜在華活動,境外勢力對華的情報戰從未中斷。







2016年,法新社做了個統計,稱在華間諜數量有

115675人

,其中外籍人士有

48564人

,而另外的

67111人

則是中國籍。


 


當然,這個報道不值一哂。就算是把美國CIA、英國MI6、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法國對外安全總局的人召集起來交換情報,都不可能會得到如此精確的數據。


 


但這個數據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嚴峻的事實,在華間諜可不只有外籍人士,還有被他們招為鷹犬的中國人。




這些鷹犬數量眾多,雖然大多處在情報網的末段,但給中國造成的損失,可一點都不小。


 


如此前戎評在《

美國「戰爭」襲來,在這場「百萬級」的較量中,紅色東方被逼上了戰場!

》一文中所提到的胡士泰,他一人就讓我國鋼鐵行業損失了

7000億





 


2003年,中國與世界三大礦山——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進行價格談判,而這也成了胡士泰的舞台。


 


價格談判中最有利的武器是什麼?

情報!


 


談判開始前,中國代表還盤算著怎麼隱藏自身需要,爭取個合情合理的價格。




那時候,國內可是有一系列大項目。要麼準備開工,比如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東線泵站群;要麼敲定計劃,比如上海規劃好的臨海新城。




每一項工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鋼材。要知道2001年時,我國鋼產量增長為

15.8%

;2002年,增長達到了

20.6%




2003年呢?增長再上新高,增幅為

20.7%

!同年,我國鋼產量突破了

2億

噸大關。







需求是旺盛了,但是國內鐵礦石品質較低,開採成本較高,難以提供足夠的優質礦石進行冶煉。




再加上國內鋼廠鐵礦石庫存量不足,不得已只得大幅依賴進口鐵礦石,對外依存度超過

70%




只有爭取合理的進口鐵礦石價格,才能最大程度保衛國家利益。


 


談判開始後,中國代表傻眼了。中方還沒摸清世界三大礦山的供給量,對方卻對中國市場了如指掌。




在談判之中,中方代表極為被動。無論是

庫存量

還是

談判底線

,彷彿沒有對方不知道的東西。





 


這場價格談判以中方完敗而告終,從2003年開始,鐵礦石價格一路飛漲,最大漲幅高達

71.5%




而在2008年的時候,世界經濟危機席捲之下,三大礦山更是趁火打劫!




那年粉礦價格上抬了

79.88%

,塊礦價格漲幅更是達到了

96.5%

!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漲幅紀錄。


 


實際上,這樣的情況歷史上極其罕見,甚至可以說是頭一次。




1980年,鐵礦石年度長協定價機制開始形成,直到2001年為止,這

21年

間日本一直主導著國際鐵礦石價格的制定。




這一段時期,國際鐵礦石價格穩定,日本作為需求側代表,牢牢掌握住了

定價權







直到2003年,中國才加入「鐵礦石談判」。當時,中國已經是最大的鋼鐵產國和消費國。




可是這6年里,中國在每年一次的價格博弈中

屢戰屢敗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鐵礦石買家,卻沒有定價權。


 


中國吃了悶虧,但意識到這個悶虧背後肯定有「鬼」,最終促成了「力拓案」。


 


2009年7月5日,胡士泰因竊取中國國家機密在上海被拘捕。而在對他的辦公室進行搜查時,搜查人員就掌握了決定性證據。




胡士泰手上掌握有大量紙質或者電子文件,國內大大小小數十家鋼廠的

採購計劃

原料庫存量

生產安排

等數據一應俱全,甚至比工信部的文檔還全面。




2010年3月,「力拓案」開庭審理,胡士泰獲刑

10年

;2010年同期,鐵礦石長協談判破裂,沿襲了多年的鐵礦石年度定價方式被終止。




儘管胡士泰被捕獲刑,國際鐵礦石也開始隨現貨市場價格波動,但胡士泰在2003年到2009年這6年間造成的損失,已經追不回來了。





 


更令戎評心驚的是,胡士泰不過是眾多「鷹犬」中的一隻,境外間諜對中國的滲透極為嚴重!




2011年,「黃宇間諜案」告破,但那

15萬份

被泄露的機密文件,是難以彌補的重大損失;


2014年,在四川軍工車間供職的文某,為獲得每月

3200元

的額外報酬,向間諜提供所在單位生產軍品的型號、月產量、使用的特殊材料等

涉密信息


2015年,獲刑8年的韓某,向境外人員非法提供重要軍事目標照片

數百張


 


這些案例一樁樁、一件件,境外間諜對我們的威脅已是近在咫尺,絕非所謂的「

共和國之蘚

」!




這些間諜對中國的滲透,造成了太多的悲劇,也讓我們向境外伸出的友好之「手」,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近期央視曝光的「台諜案件」,台灣情報部門就把魔爪伸向的大陸學生。學術交流是兩岸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開啟的友好大門。




可是這些「希望之花」,卻被「諜影」環伺!




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項目的宋哲,本來有著大好的前程,卻在台灣交流期間被台諜拉下水,不僅泄露出數百份研究資料,也毀掉了自己的未來;


本是去台灣參加學術研討會的陸偉,也在不經意間被台諜纏上,用部分學術期刊交換報酬後,國家安全機關就找上門來。




這些被台諜盯上、策反的學生,本處於自身發展的上升期,有著良好的前景。可是現在呢?全都是鏡花水月。




外國人來捅刀,我們可以坦然視之,然後以眼還眼。




可是在海峽對岸,台灣如此挾洋自重,勾結外國勢力,著實令國人心寒!




面上的都只是冰山一角


 


當然,面對如此危局,我們的安全部門不會坐視不管,「2018-雷霆」專項行動就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現實中的諜戰,可不是華麗的電影大片。




無論是《碟中諜》還是《諜影重重》,亦或是《007》,

帥哥

美女

槍戰

爆炸

等要素,都不能是暗戰的一部分。


 


雖然我們不能全面知曉這些暗戰,但從各方消息中,還是可以窺見隱秘戰線上的片鱗半爪。


 


2017年6月,日本政府向在華工作的日本人及赴中國的日本遊客發出提醒,要求謹防被懷疑從事「間諜行為」。


 


為啥?因為從2015年5月開始,兩年間共有

12名

日本間諜落入法網!


 


這些日本間諜打著

民間交流

科學考察

等名義,採取

利用公職

偽裝身份

重金招募

等手段,刺探神州大地上的一切情報。


 


尤其是我國的軍港重鎮,是日本諜報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些落網的間諜,大多就在

大連

青島

一帶活動。





 


日本的間諜活動雖然頻繁,但是與CIA相比較,還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情報部門的業務能力相當不俗。

數字化

成建制

隱秘性強

都是CIA的標籤之一。


 


可是從2010年底開始,CIA在華情報突然枯竭了,整個間諜網路彷彿在一夜之間被癱瘓。


 


根據CNN的報道,2010年到2012年這兩年時間裡,

30多名

CIA的情報人員被快速準確地清除,

20名

最重要的線人被陸續處決或收押。


 


驚怒之下,CIA聯手FBI展開「蜜獾」行動。那時候美國人還以為是內部出了問題,結果6年過去了,他們一無所獲。


 


直到今年的8月15日,美國著名國際時事刊物《外交政策》雜誌才給出了答案:CIA通信網路被破解,中國安全部門可以找出每一個在華CIA間諜和他們的下線。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更何況如今的太平之下,仍然暗流涌動。


 


戎評奉勸那些對境外勢力心存僥倖的人,丟掉他們天真的幻想。


 


大國博弈,每一處都是必爭之地

國家之間,「利益」為先,更無「憐憫」可言。


 


家國大事,匹夫有責。國人必須要提高保密意識,讓境外的「蒼蠅無縫可叮」。


 


至於那些態度搖擺的人,戎評只有一句話送上: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2018年中國第一批逃兵,戶口本印上四個字,一輩子翻不了身
關於中美貿易戰最深入的解讀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