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碑主人衡方,字興祖。官至京兆尹、兵步校尉,有政績。門生故吏朱登等乃鐫石以頌其功德。碑文末行有兩行小字:「門生平原樂陵朱登字仲希書。」翁方綱氏以為朱登是書碑人。此碑自宋歐陽修以來,迭經著錄,為著名漢碑之一。碑字結體寬博,筆畫肥厚古拙,方圓兼備,風致高雅,體勢雄偉。在章法布白上,行密格滿,與《史晨》、《曹全》相異趣。碑額陽文隸書,尤有氣魄,結體嚴整,筆畫圓勁,看似平正而神采飛動。清翁方綱稱:「是碑書體寬綽,而闊密處不甚留隙地,似開後來顏魯公正書之漸矣。……蓋其書勢在《景君》、《鄭固》二碑間也。」(《兩漢金石記》)清姚華《弗堂類稿》跋此碑云:「《景君》高古,惟勢甚嚴整,不若《衡方》之變化於平正,從嚴整中出險峻。」何紹基稱其「方古中有倔強氣」。此碑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楊守敬說《衡方碑》「古健豐腴,北齊人書多從此出」。從唐代顏真卿的書法亦可窺見其流風所及。清代中後期,提倡漢隸和北碑,書風大變,著名書法家伊秉綬學《衡方》,深得其神髓。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衡方碑》釋文 建寧元年(168)9月 山東省泰安縣岱廟 京博整本 北京本

府君諱方,字興祖,肇先蓋堯之苗,本姓□□,則有伊尹,在殷之世,號稱阿衡,因而氏〔焉〕,□□□士,家於平陸,君之烈祖,少以濡術,安貧樂道,履該顏原,兼脩季由,聞斯行諸,砥仁〔癘〕□□□□士,階夷愍之貢,經常伯之寮,位左馮翊,先帝所尊,垂名竹帛,考廬江太守,兄鴈門太守,□□□孝,長發其祥,誕降於君,天資純懿,昭前之美,少以文塞,敦厖允元,長以欽明,耽詩悅書,□□□秋,仕郡辟州,舉孝廉,除郎中,即丘侯相,膠東令,遵尹鐸之導,保障二城,參國起按,斑敘□□,□本肇末,化速郵置,州舉尤異,遷會稽東部都尉,將繼南仲邵虎之軌,飛翼軫之旌,操參□□□綏來王之蠻,會喪太夫人,感背人之凱風,悼蓼儀之劬勞,寢闇苫,〔仍留〕上言,倍榮向〔袁,禮服〕祥除,徵拜議郎,右北平太守,尋李廣之在〔邊〕,恢魏絳之和戎,戎戢士佚,費〔省巨億,懷〕□□□,□靜有績,遷穎川太守,脩清滌俗,招拔隱逸,光〔大〕茅茹,國外浮諼,淡界繆動,氣泄〔狂〕□,□□□□,歸來洙泗,用行舍臧,徵拜議郎,遷太醫令,京兆尹,舊都餘化,詩人所詠,有亡新,君□□□,□隆寬慄,鶉火光物,隕霜剿姦,振滯起舊,存亡繼絕,恩降乾太,威肅剝,本朝錄功,入登〔〕□,□翼紫宮,夙夜惟寅,褘隋在公,有單襄穆謨之風,詔選賢良,招先逸民,君務在寬,失順其文,舉已從政者,退就巾,永康之末,君孝桓,建寧初政,朝用舊臣,留拜步兵校尉,處六師〔之帥,維〕時假階,將授緄職,受任浹旬,庵離寢疾,年六十有三,建寧元年二月五日癸丑卒,詔遣使□□,弔賻禮,百寮臨會,莫不失聲,其年九月十七日辛酉葬,蓋雅頌興而清廟肅,中庸起而祖〔宗〕□,故仲尼既歿,諸子綴論,斯干作歌,用昭於宣,謚以旌德,銘以勒勳,於是海內門生故吏□□□采嘉石樹靈碑,鐫茂伐祕將來,其辭曰:峨峨我君,懿烈孔純,高朗神武,歷世忠孝,馮隆鴻軌,不忝前人,寬猛不主,德義是〔經,韜綜頤〕□,溫故前呈,英接秀,踵晏平,初據百里,顯顯令聞,濟康下民,曜武南會,邊民是鎮,惟□□□,憂及退身,參〔議〕帝室,剖符守藩,北靖□□,有□有聲,旋〔守〕中嶽,幽滯以榮,邁種舊京,□□□□,含澤戴仁,□□休寧,剋長剋君,不虞不陽,維明維允,耀此聲香,能悊能惠,克亮天功,入〔統〕□□,〔赳赳光光〕,法言稽古,道而後行,兢兢業業,素絲羔羊,誾誾侃侃,顒顒昂昂,〔蹈〕規履,金玉〔其〕相,謇謇王臣,群公憲章,樂旨君子,□□疆,銘勒金石,□□□□,□問□□,萬世是傳。門生平原樂陵朱登字仲□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漢衛尉卿衡府君碑》

東漢《衡方碑》

《衡方碑》全稱《漢衛尉卿衡府君碑》。東漢建寧元年(168年)九月立,隸書。20行,行36字。藏山東泰安岱廟。碑陰存題名二列,字甚漫漶。碑額陽文隸書「漢故衛尉卿衡府君之碑」二行十字,二行之間有豎格線。碑原在山東漢上縣西南十五里郭家樓前,清雍正八年汶水泛濫,碑陷卧,後重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邵岩「射墨成書」,是在戲弄大眾嗎?
不同版本《黃庭經》鑒賞

TAG:聞是書畫 |